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

見林延潮說,學問不在於論各家之長,而在於每日所知所得皆可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衆弟子都是醍醐灌頂。

郭正域道:“何爲新,康誥有云,作新民。如何興以教化,開啓民智?我就在於‘新民’二字。”

作新民正是大學裡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註釋。

陶望齡道:“新,乃自新,使民更新;教民向善。”

“還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徐火勃亦道。

屈橫江起身來頌道:“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屈橫江頌得是,詩經裡的文王,這一句也是大學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註釋之言。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

衆弟子們隨着屈橫江頌至,面色認真,言語中誠懇,興起而頌,喜而歌詠,悠然似見到古人之風。

林延潮亦是點了點頭,撫膝低聲隨聲低頌。

屈橫江念畢,衆人都覺得意猶未盡。

一併認爲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九字作爲經學的刊題再好不過了。

湯顯祖道:“吾以爲雖說學問不在於論各家長短,但理不辯不明,古人有云,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經學這一版還是以各學派爭鳴爲主。”

林延潮點點頭道:“善,正是如此,只是本報立場,不偏不倚,持中而講,讓各派在本報爭辯,不作評判,至於立論高下,讓讀者自見。”

盧萬嘉笑着道:“這一次我們時報,多虧了有湯前輩這等賢才幫忙,這才走了許多彎路。如連載小說中的紫釵記,因選自霍小玉傳。這霍小玉傳京師百姓是耳熟能詳,故而不少書肆老闆見了都很喜歡,故而這一次才售得三千份。”

聽盧萬嘉誇獎,湯顯祖謙虛了幾句。

屈橫江拍腿道:“什麼湯前輩,多客套,我覺得以後都叫湯主編好了。”

堂上一片笑聲,湯顯祖也是露出赧然之色。

見弟子們一起共事時,唯有學術上爭執得面紅耳赤,但私下共處時卻其樂融融,林延潮欣然點了點頭。

他們用力做事的幹勁,臉上勃勃的生氣,這纔是古之士風,讀書人的進取精神。

林延潮轉念想到當今朝堂卻有些灰心。

眼下張居正去位不足兩個月,因國庫充盈,邊事無憂,又是高壓之後的鬆懈,朝堂上高層中張四維,馮保爲了權勢明爭暗鬥,至於其他官員不要忙着站隊,就是置身事外,官場難免也有了幾分安於享樂,懈怠於事之風。

林延潮記得明朝就是在這樣一片風花雪月,末世繁華中,漸漸走向衰亡。

而西方文藝復興後,列強已是開始奮起直追,將明朝漸漸甩在身後。

或許幾十年之後,林延潮會隨着時代同朽,士風同化,又或許自己能作些什麼,改變什麼。

就在林延潮出神之時,陳濟川走入屋內至耳邊與林延潮說了幾句。

林延潮聽了與衆人道:“我不日要去應天爲主考,不在京師。而燕京時報的事,要靠你們來辦了。”

衆人一併道:“請老師放心。”

林延潮點點頭當下走出屋外。

屋裡衆弟子們行禮之後,臉上都是喜色。

屈橫江道:“老師這一次去應天又不知道要收多少門生。”

盧萬嘉道:“江南多文才,此番老師事功之學,可以道南了。”

衆弟子們知林延潮要去任應天府主考,都是顏面有光。

林延潮來至書房,但見屋子裡有幾份的名帖。

林延潮隨手取過一件但見是蠅頭小字,細書於青面手板,下面寫着年侍生河間府推官潘靜敬賀端午之喜,芹獻大衍一部,密雲龍茶一斤。

官場上同年間投刺,一般自稱年弟。

但是若同年宦途顯達了,二人身份不匹配了,那同年在名刺裡就要敬寫‘年侍生’或者是‘年晚生’。

若是再恭敬幾分,則連‘年’字也不能說,直接稱‘侍生’或‘晚生’,而且在書末都要列銜。

這潘靜是林延潮那一科的進士,後去任河間推官。

二人以往也有書信往來,多是節禮問候。

但以往潘靜自稱是‘年弟’,但今年卻自稱起‘年侍生’,大約是知道自己任日講起居官的消息後,才改了稱呼。

至於大衍,大衍之數五十,則是紋銀五十兩的代稱,文人嘛,就算行賄也是雅緻之事,直接說不好聽,當然要編上些文雅的詞。

往常若幾兩銀子也就算了,林延潮以往也不是沒揣入腰包過,但這一次五十兩,可不是一般的孝敬。還有這密雲龍茶也是珍品。

外官給閣老,尚書的賀儀,纔到這個數的。這潘靜備上這厚禮,必是有事相求,還是問明白的好。

林延潮對陳濟川問道:“他所求何事?”

陳濟川道:“他來府上投貼的下人說,他有一弟弟爲淮安府生員,品學兼優,懇請老爺在今科南闈時關照一二,他潘家上下感激不盡。若事成事後還有厚禮。”

林延潮不由皺眉道:“這南闈主考的聖命未下,我也未出京師一步,這就有人來上門鑽營了。”

陳濟川稟道:“老爺,你任應天主考之事,於官場上並非秘密,稍一打聽就知。”

頓了頓陳濟川道:“老爺,這禮咱們收不收?”

林延潮想了想道:“眼下我身爲禁近之臣,不知多少人眼紅,而且此去應天,我又答允過陛下秉公取士,不爲私請,眼下尚不用因此小利而壞了大節,故而此禮不可收。”

陳濟川道:“可是這潘推官一貫對老爺甚是恭敬啊。”

林延潮道:“同年饋贈,也是官場常禮,卻之確爲不友。我也不是要博那清廉如水的名聲,如此你告訴來人,就說這密雲龍茶我就收下,但這五十兩盡數退回。”

陳濟川稱是。

林延潮又取了一封名帖來看,原來又是一名請託自己在應天鄉試中關照其家人的官員來信。

這裡面有的人是託同年,同鄉,同僚的關係,有的則是沒有關係,也要強行與你生關係。

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十九章 回家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答書友問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一步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九百七十章 羊報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五百零二章 返家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二章 家有悍婦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