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

林延潮一席話後,令衆弟子都陷入了沉思。

換了旁人或許會質疑一句,林延潮又沒有去過泰西,爲何會對泰西之事如此瞭解?你不是在危言聳聽嗎?

但他的弟子對林延潮都十分信服,故而都不覺有疑。

衆弟子們聽了林延潮一席話,都認爲眼下我大明雖乍看乃是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盛世,但也需當居安思危。我等身爲讀書人,更該如此。

用事功學裡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此理念下,作爲學功堂雜論主編的陶望齡,徐火勃,都覺得任重而道遠。身爲學功堂雜論的創刊號,不僅要將事功學之思想傳播給衆人,而更應帶給廣大有識之士一種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危機意識。

在這普天之下並非只有一個大明,我等讀書人不可在仍沉浸於‘皇明混一海宇,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的美夢中,應該沉下心來放眼看世界,腳踏實地的務經世之學。

陶望齡,徐火勃二人與共創刊的十幾名弟子,他們左思右想一陣,將‘學功堂雜論’的名字改爲‘事功刊’。

再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爲創刊精神,寫在‘事功刊’的刊頭之下,之後纔是創刊日期萬曆壬午年,二月初六,另並註明此報七日一版。

當然此刊未出,憑林延潮三個字已是足夠的引人注目,加之林延潮當日與衆弟子們說的一席話,也是經弟子們之口傳了出去。

如泰西之國文明不遜色於我中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語,倒也是足夠令人一醒。

京城士子們翹以盼,只想看看這事功刊到底寫了什麼。

到了二月初六,正是大興縣縣試之時,林延壽躊躇滿志從府裡踏出,前往縣試考場。

而在國子監,大明門外,穿着小藍衣的刊童們揮舞着手中的事功報在那大呼。

賣刊!

賣刊!

賣刊!

看林三元的驚世之論!

讀經世之經,務致用之用!

通古今之變,宜放眼天下!

路過的官員士子聞言,都不由停下腳步心道,這林三元真好大的口氣!

也有人搖頭心道,林三元也真臉皮好厚,哪裡有這等自賣自誇的。

也是,當時讀書人寫了一本書,雖想讓天下人都看自己的著作,但也沒有這麼候着臉皮打廣告的。而林延潮這麼做,實在不是讀書人矜持的作爲,倒似街邊賣菜的攤販。

棋盤街上,一頂綠呢官轎正緩緩而行,而前方下人護衛手持大金扇,引棍開路。

戶部郎中李三才正坐在轎中閉目養神,這時候刊童一聲聲叫賣聲傳入他的耳中。

“讀經世之經,務致用之用,”李三才聞言不由一笑,自顧道:“林三元閒居在家,也不肯寂寞,總要做出點什麼事來。”

李三才用手敲了敲轎板,吩咐管家去買一份事功刊來。

不久管家將事功刊買來,李三才隨意一掃但見刊紙所用平平,印刷的字體也是當時士大夫不屑的宋體字。

宋體字毫無美感可言,只有計較成本的書販纔會用宋體字。而真正學問大家務求精美,都請善於書法的名匠刻工來制書的。

李三才不由眉頭一皺問:“此刊作價幾何?”

管家在旁笑着道:“回老爺的話,不貴,只要三分五釐。”

李三才道了一聲難怪同時心道,時人著書生怕別人不知他用心良苦,故而在紙張上刻工上考究,所賣都不便宜。

但林延潮此刊賣三分五釐,不說官員士子,就是販夫走卒也是買的起,也就相當京城裡一名攤販半日的工錢。如此廉價就能買到‘經世致用’之言,未免來得太容易了點,不合經不可輕授,法不可輕傳之道,實在是會被讀書人小看的。

李三才搖了搖頭,見事功刊不過七頁之數,刊頭‘事功刊’三個大字。

這三個大字倒不馬虎,並非是宋體字,而是請名家題的。李三才看一眼下面小字‘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申時行題’。

這,李三才頓時說不出話來。

請一名內閣大學士題刊頭,真好大的手筆,這可不是一般民間書刊所能做到的。

然後李三才目光往下,他本以爲下面是正文了,但沒料到卻是……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兼太子太師禮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賀……

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張四維賀……

資德大夫刑部尚書嚴清賀……

嘉議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許國賀……

通議大夫吏部侍郎兼侍讀學士餘有丁賀……

朝請大夫詹事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陳思育賀……

亞中大夫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事沈鯉賀……

前朝列大夫詹事府洗馬兼國子監祭酒周子義賀……

另外還有王家屏,朱賡,黃鳳翔,顧憲成,**星等等。

李三才變了神色,不知不覺整了整官帽,挺直了背,肅容將事功刊從頭看起……

就在此刻。

張居正府邸。

張嗣修拿着事功報看了幾眼後,不由一曬對一旁正在品茗的張懋修道:“你看你林三元這事功刊上居然還有父親的名字。”

張懋修一愣拿過事功刊看後,也是露出與其兄長同樣的神情嗤笑道:“這林宗海還真懂得往臉上貼金,當初他上門時,爹不過讓我等與他說了幾句客氣話,怎知被他當作賀詞引入刊上。”

張嗣修聞言哈哈一笑道:“我倒不這麼看。誰都知林三元此次奪職因爹而起。他此舉示好正也是向我們靠攏之意。”

“這你倒是誤會林三元的意思了。”

張嗣修,張懋修一聽,原來是張敬修攙扶着張居正來至到廳。

張嗣修,張懋修二人連忙起身道:“爹,你的身子。”

張居正擺了擺手,坐在椅子上道:“無妨,你們坐下。”

三人依言坐下,張懋修將事功刊奉上道:“爹,這是林延潮親自送上門的事功刊,爹請過目。”

張居正捏須道:“我先你們一步已是看過了。”

三子聞言都露出驚奇之色,沒料到張居正對林延潮的事功刊如此重視。

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四百六十章 幕客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十九章 回家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五百一十九 來客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