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

張居正通過左都御史陳炌,向天子奏請讓林延潮復官。

這政令此刻未下達,所以林延潮仍是絲毫不知自己已是官復原職之事。

眼下他最關心的就是事功刊行,這對於他而言纔是大事。若是事功刊興辦得好,那麼下一步就可以順勢推動報紙,時報的行。

如此自己這隻小蝴蝶,終於看到掀起颶風的希望。

若是不行,那麼意味着林延潮文教戰略有問題。

活字印刷開啓的歐洲文藝復興,以及當今互聯網之世引起的知識大爆炸。都告訴我們再先進的思想,再先進的明都猶如一個種子,這種子沒有合適的土壤來承載,就不能生根芽。

以林延潮計算,京師郭內郭外人口過百萬,在大明是人口僅次於金陵的大城市,放到整個世界,也算是第二大城市。

大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無疑有利於思想傳播,而且社會分工明確,導致階級差距放大。在京師裡有這麼多在朝京官,覲見外官,藩屬使節,勳官貴戚,待試舉人,坐監監生,遊京生員,以及無數商賈。

這意味着能讀書識字的人遠遠過其他地域。

換了文藝復興前,那識字率不到百分之一歐洲,你辦報紙試試看,絕對哭死。

以林延潮估計,京師裡能讀書識字的人口,可達十幾萬之衆。那麼自己的事功刊,定以七日一刊,一刊八百份計,應該在容許範圍之內。

只要兩百人裡有一個人買自己的事功刊,那麼就足夠了,所以這裡有成功的土壤。

不過京城辦刊,也有不利的地方,就是天子腳下,輿論相對不是那麼自由。故而林延潮爲何要在辦刊時,扯張居正,申時行,張四維的虎皮,也是爲了防止日後有人找碴。

不過林延潮的擔憂也是因自己一貫的謹慎。明朝文字獄不似清朝,而且後期更比前期開明,萬曆朝被後世一直譏諷爲開創了中國‘無政府’主義的先行,所以思想禁錮一詞幾乎在明朝不存在。

在衆人焦急地等候中,事功刊第一日行之結果馬上要出來了。

不少弟子都是焦急地在學功堂裡踱步。

這事功刊是否能一炮而響,關乎着事功學之將來,與他們也是休慼與共。

與弟子們的焦急不安相對,林延潮則是身在學功堂旁的捲棚裡,自己給自己沏茶,緩緩品茗,然後平靜地等待着結果。

林延潮閉目養了會神後睜開眼睛,桌上茶碗上的霧氣悠然蒸騰,他拿着摺扇輕輕搖了搖,端起茶碗輕輕呷了一口。

茶香盈滿口中,林延潮舒服地往太師椅上一靠,仰望着窗外的天邊雲捲雲舒。

若是沒有俗事纏身,這會是一個不錯的午後。

這愜意的功夫只過片刻,就聽得門外喊道。

“售罄!”

“售罄!”

“不到半日全都售罄了!”

外頭趕來的弟子們擦着汗水奔走相告,原本焦急的神色,在大家的臉上一掃而空。

真太好!

弟子們鼓掌叫好。

學功堂裡奔出的弟子們,擁抱相慶。

徐火勃,陶望齡,賀子明等人也是迎了出去,從在外趕回的弟子口中得知了銷售的狀況。

然後三人臉上都帶着喜色,一併來到林延潮所在的捲棚門前,正要叩門,林延潮從窗旁見了笑了笑道:“進來吧!”

三人一併進入後,賀子明喜道:“先生除了三百分贈刊,其餘七百份報刊不到半日即行售罄。”

陶望齡道:“大明門外的書肆裡,有聲遙堂,文繪堂,五柳居等掌櫃都侯在外面,說要與我們預購下一刊的‘事功刊’。”

林延潮聞言問道:“他們要訂幾份?”

“聲遙堂最多,說是要一百二十份,文繪堂,五柳居則是五十份和三十份。”

林延潮向賀子明問道:“以你之見,要以多少價錢給他們呢?”

賀子明道:“若有書肆代售,也省去我們僱傭刊童辛苦,而且聲遙堂乃京城有名的大書肆,渠道很廣。我看聲遙堂可給兩分八釐,文繪堂,五柳居可給三分。”

林延潮點點頭道:“善。”

賀子明道:“先生,如按眼前而論,我們之前定得每刊八百份也是太少,以我看一千兩百份,至一千五百份也是使得的。我之前問過孫匠人,以他製得雕版,一次印作兩千份都不會浸紙走字,再多也不是不行,只是雕版時需用好板。”

徐火勃道:“既是雕版印刷,那麼一套板印得次數越多,那麼成本就降得越低,八百份淨得利三十五兩,一千兩百份?一千五百份又是多少?”

“我看不過多久,大家都可以當富家翁了。”賀子明笑着道。

幾名弟子都是齊笑,室內充滿歡快的氣氛。

林延潮笑着道:“不用,就定以一千份。”

頓了頓林延潮又道:“你們並告訴衆弟子們,若有人文稿得事功刊錄之,以百字計酬,下一刊起,每名責編也可得薪資。”

聽林延潮這麼說,衆人都是大喜。

事功刊大賣之後,即成爲學功堂一份新營生。這也是事功學,時時貫之學以致用的話。

從此以後,學功堂分作了兩處。

從學功堂開闢出了一院落。這院落是學功堂這間大宅子的外進,但卻給‘事功刊’一衆編輯徵作了辦公所在。

外進裡的兩間門市,以及三間廂房,都被徵用。

兩間門市一間用以售刊,一間用以接待書商。

至於三間廂房,一間爲徐火勃,陶望齡二人的主編室,一間則爲衆編輯的編輯室,作爲編輯排版校對之用,另一間則是財會室,由賀子明與兩名弟子兼差。

刊房一啓用,學功堂的正門被徵作了‘事功刊房’正門,而要往學功堂去的弟子們,改走另一側的單門,至於原先的正門則只爲事功刊房出入之用。

至於外進通往學功堂的大門仍在。

事功刊一衆編輯白日上課是弟子,放了堂則從事編輯之事。

事功刊房裡所有差事都由學功堂的弟子兼事,不從外面聘人,眼下事功刊房已是井井有條,已是初步上了軌道了。

但事功刊是一個開始,林延潮用事功刊來檢驗是否有在萬曆朝出報紙的可能。

眼下見來事功刊的成功,意味着報紙的實行也變爲可能。

當然這個時代,明朝已是允許民間設立報房。不過這報紙與今日的報紙性質不同。

報紙之意,本就是朝廷邸報。當時的報紙,多是對邸報中重要之事進行摘抄,很少有自己的創作。

如吏部急選一批官員,民間報房就會將這批官員姓名,履歷,新任官職寫明立即刊,如此讓想攀交情,攀關係的人快一人一步。

還有就是科第之事,讀書人中舉人了,中進士了,民間報房就會立即登載士子情況等等。這樣的報紙不定時不定期,唯有大事生時才突然出了一期,官員士子們也沒有一直訂閱的習慣。

而林延潮定的報紙,自然是與今天接軌,採新聞大小之事,記錄報上,並且做到兩日一版,甚至一日一版的程度。

但下面的問題也就來了。

既是報紙,比事功刊更注重時效性,也就要求更快的度印刷出版。那麼意味着一個字一個字刻錄的雕版印刷,已是不適應報紙這樣的新事物了。

以明朝而論,民間報房仍是採用手抄或者是雕版印刷,唯有到了崇禎十一年時,纔出現了第一份木活字印刷的報紙。雕版印刷固然省錢,但林延潮出報紙爲了顧及時效性,卻只能用活字印刷,這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可是選用哪種的活字印刷,問題已是擺在林延潮眼前。

銅活字當然是上上之選,但模具昂貴,一套十幾萬兩白銀搞起,除了國家外,民間財力根本無法支撐,所以不在考慮的範疇之內。

排出了銅活字,那麼就只有木活字,鉛活字在林延潮的選擇範圍之內了。

在活字印刷裡,這時候木活字的技術已是相對成熟了,可以馬上拿來用的,價格也不會比雕版印刷昂貴太多。

但木活字的弊病也是同樣明顯,如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等。其中最主要,就是木字較銅字,十分容易損壞。稍稍損壞,印出來的字往往筆畫損壞、殘缺,印出來後就不成樣子,幾乎看不出字來。

若木字的模具損壞太重,那時候就必須立即重新刻字。

清朝時民間報房競爭頗爲激烈,幾個報房採用木活字印刷,多是趕工出品,但木活字印刷後的效果簡直慘不忍睹。讀報的人幾乎是在捏着鼻子在看,一面看,一面連蒙帶猜的揣測這印壞的字是什麼意思,就跟作完形填空沒什麼兩樣。

活字印刷裡模具在於重複利用,由這一點看出,木活字實在不適應。

至於鉛活字,則是將來趨勢,在現代激光排照出來前,許多中文報紙仍是採用鉛字印刷。

不過問題就是鉛字印刷,在大明朝好像沒什麼人會。

於是難題擺在林延潮眼前,將來的報紙,到底是採用鉛活字還是木活字呢?

ps:今天繼續求推薦票啊!就差不到五千票了,兄弟們幫一幫啊!

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第二十八章 民意第七十三章 講會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一千四十章 交換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二場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答書友問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四百七十一章 ********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第四十七章 面試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