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

萬曆十年。

張居正居輔的第十個年頭。

也是萬曆皇帝登基的第十個年頭。

國人喜整數,特別在這第十年的整數上。

爲酬張居正十年來輔政之功,天子加其太傅誥命。張居正位極人臣,其恩遇大明開國以來,無一大臣臨於之上。

而臨近新年,皇室內也有喜事,皇后王喜姐誕下一女,雖不是皇子,但也是皇家嫡女。

另當初懷龍嗣的王姓宮女,也就是王恭妃臨產在即。

天子登基十年,皇后誕女,另有一妃懷龍嗣,兩宮太后都十分高興,命皇宮上下大肆操辦慶典。

初一這日,天子御皇極殿,接受百官朝賀,並設宴賞賜諸大臣,賞賜大臣銀幣,至於三位輔臣,五位講官另厚賞了彩幣,銀兩,綢緞。

而居於家中,被勒令冠帶閒住的林延潮,自不能赴宴,當然也沒有賞賜。

冠帶閒住後,林延潮的牙牌被上繳,連紫禁城都不能進。

初一至初三,紫禁城熱鬧非常,一片君臣同樂,共享太平盛世的景象,唯獨林延潮似被朝堂上下遺忘了一般。

但對於忙碌奔波了一年的林延潮卻沒什麼失意,反而打算藉此過一個好年。都察院封印,林延潮免去都察院報道,正好抽空在家陪林淺淺度佳節。

不過雖是少了公事上的煩惱,但林延潮卻仍是不得閒,反而府上是車馬如市。

林府的大門前,來拜會的讀書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陳濟川又拿着厚厚的一疊拜帖來找林延潮。

手中拿着這麼多拜帖,陳濟川卻對林延潮苦惱地道:“都是聞名而來的士子,要麼是送禮上門,要麼是景仰大名投帖,最難辦的卻是這些投拜師帖子。”

林延潮笑了笑不說話。

徐火勃點點頭道:“是啊,這要拜入老師門下的,可是不少!老師在宮門前所講\‘明月映萬川\‘後,這事功學在京城士子裡是真正流傳開來了。”

“衆士子眼下都將永嘉之學,直接稱爲林學,不知多少士子每日習之,投帖上門的,送上拜師程儀的,都是要拜在老師門下。”

陶望齡點點頭道:“幸虧老師現在冠帶閒住,否則來得更多,而且多是趨炎附勢之輩,現在門外才是真心求學之人。”

陳濟川聞言道:“老爺,這帖子的事,你可需斟酌一二,若是再推卻,則是傷了不少士子之心。況且裡面還有不少老爺你的同年同僚引薦呢,這些人的面子可不能掃。”

正說話間於伯走了進來道:“老爺,門外有一人持翰林陳學士的帖子,說陳學士引薦他要拜入老爺的門下。”

聽聞是陳思育介紹,林延潮當下對孫承宗道:“既是光學士引薦,不可怠慢,你先替我應酬一二。”

孫承宗應了後,連忙離去。

下面又有人持帖子上門,有數人還是拿着六部部堂的帖子,說是他們的親戚,子弟要拜在林延潮門下,研習事功學。

林延潮自不可能親自迎接,於是只能派孫承宗,陳濟川,徐火勃,陶望齡見客。

上門的士子來頭大一些的,由孫承宗,陳濟川接見。

普通的士子,就讓徐火勃,陶望齡代己接見。

忙碌了一整日,好容易送走了這些熱情的士子,幾人都是累得不行。

徐火勃不由道:“老師,孔聖當年教授三千弟子是如何辦得?我等今日見了十數人,已是力竭。”

陶望齡在旁笑着道:“三千弟子孔聖也不是一一授之,子夏,曾子也曾代師傳聖賢之道。”

林延潮看了陶望齡一言,微微點頭,然後對二人道:“這幾日上門說要拜入我門下的弟子,你們以爲如何?”

二人一併道:“老師,大多人其意甚誠,並非是一時興起,還有數十人都是來了一趟二趟,甚至好幾趟的。”

林延潮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一旁孫承宗道:“東翁,這講學之事,還需謹慎,眼下東翁冠帶閒住,身處嫌疑之地,若是在此講學,難免會觸人之忌,洪近溪可是前車之鑑在前!”

林延潮點點頭道:“多謝孫先生提醒。”

陳濟川道:“可是老爺,這些弟子中不少都是大臣顯貴所薦,若是貿然拒之,於這些大臣顯貴的面上,也是不好看。”

“以你之見呢?”林延潮問道。

陳濟川道:“我看老爺不妨先收了這些人的拜師帖子,也算是收錄門下,如此老爺不用出面講學,觸人之忌,也可收攏人心,爲己之用。”

“這不是拜師帖子成了門生帖子?”孫承宗皺眉道。

沒錯,就是門生帖子。

如林延潮一干同年,身上要常備一封申時行的門生帖子,如此出去辦事方便。

這按道理來說,三品以上官員或者督學,地方正印官收門生帖子絲毫不稀奇,只是林延潮這區區正六品官,還是被奪職在家的官員,也收門生帖子,那就十分罕見了。

林延潮想了想,官場上對於收授門生忌諱也不忌諱,如果你是會試,鄉試主考官,或者是一省督學,國子監祭酒,這就是公開收門生的途徑,朝廷官員知道也不會有二話。

但是如果你不是通過這途徑,大肆收納門生,那麼就有結黨之嫌了。而且隨意給了門生帖子,很多人就可以拿這門生帖子出去招搖撞騙。

這個時代師生之間,有權利和義務關係。

比如歷史上顧炎武落難,有人求錢謙益幫忙,錢謙益說行,你讓顧炎武向我遞一封門生帖子,我就幫他。於是此人冒名給錢謙益送了帖子,顧炎武知道後表示拒絕,我怎麼能當你這大漢奸的門生呢?於是就向錢謙益要回門生帖子,否則就要在衆人面前澄清事實,錢謙益不得已,只好將帖子還給顧炎武。

故而林延潮也不好濫收門生,再說這些士子多是慕林學而來,想要研習經學的。若是林延潮收門生帖子,不就成了官場利益關係?成了結黨營私之途?

林延潮想了想道:“也好,若是再拒之門外,未免也不近人情。若是這些人明日再來,就告訴他們拿幾篇趁手的文章在身邊,我看過後若是合意就收下,算是記名在旁,其門生帖子我會收下,但給不給,卻要考覈其功課品行。”

聽林延潮這麼說,衆人都是說妙。

一般官場上遞門生帖子,都是請德高望重之人引薦,爲師之人看過可以,就收入門下,兩邊就結成師生關係,這是比較重利益關係的方式,至於指點門生學問品行,那基本沒有。

如此就脫離了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了。

但林延潮不同,若是不合自己的意,就不收你的門生帖子,就是合意,只是收下你的門生帖子,好比學武裡面的投帖,記名弟子。

之後林延潮還需考覈學生的學業品行,若是林延潮認可,就在門生帖子上寫上自己大名,交還給你。真正的門生帖子都是一式兩份,以後士子就可以以林延潮門生的身份在外行走了。

這認可的方式,就好比是佛學裡的印可一般。

這也是將師生關係,真正變成傳道授業解惑的那等,而非官場上利益關聯的師生關係。

如此既能收錄真正要學經學的士子,也避免了結黨營私,或者說就算是結黨營私,也避免了當上此罪名。

“老師此舉極是,寧缺毋濫,也免得有宵小在外借着老師名頭行事,敗壞了老師的名聲。”陶望齡第一個贊成道。

徐火勃也是笑着道:“是啊,如此我們以後不更是老師的左膀右臂了嗎?”

林延潮看向徐火勃一臉高興的樣子,自是知道他高興什麼,徐火勃,陶望齡二人可謂是林延潮一手培養的,將來是可以傳衣鉢的。

若是以後拜師人多了,他們二人自是水漲船高。

林延潮不由心想,自己這一劃分,不就成了仙俠小說宗門裡,外門弟子,內門弟子,真傳弟子如此模式。

比如收帖子的叫記名弟子,給帖子認可的,叫門下弟子,然後如徐火勃,陶望齡這樣的入室弟子,到最後還有傳以衣鉢的衣鉢弟子。

而孫承宗,陳濟川這等的就是長老。

這簡直是開啓了武俠幫派模式嘛,自己不就變成堂堂掌門了?

這腦洞確實開得有些大。

次日。

林延潮有意收錄門生的消息一放出去,頓時士子云來。

雖說他們被告知,暫時不能先給門生帖子,但仍是有不少人願意一試。

孫承宗他們依林延潮所說的辦法,當場叫來人當場寫了一篇事功學爲心得的文章,以及趁手文章,薦書,履歷等一併交給林延潮過目。

投獻文章這一套,古人稱爲行卷。行卷也是士子自薦信,若是對方收下你的文章,就有提攜你一把的意思。

當初林延潮得胡提學賞識,也是獻他一篇文章,得他收錄。

林延潮將文章一一過目。

林延潮收錄也是綜合數面考量,比如引薦這名士子的人,很有背景,或者是這個士子是顯宦家子弟,當然優先考慮。

要麼就是舉人,監生出身,或者是科試中獲得不錯名次的。

還有就是文章裡觀點有一見之得,真知灼見的,這樣的士子着重收錄。

當然也有門生拜師禮送得特別豐厚,其他方面差一點,也是可以的,有教無類嘛。

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六章 離家求學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九百七十章 羊報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六百一十章 拿人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