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章 自陳表

明朝官員被彈劾了一般怎麼辦?

首先這是看你是被誰彈劾?

要知道嚴嵩之後,言官如掙脫牢籠的鳥兒,開始發憤論事。

其中隆慶年就有一位,令人聞風色變的言官歐陽一敬。

林延潮在穿越前,看的明朝那些事兒裡,明月就將歐陽一敬封爲‘罵神’。

罵神,何等霸氣的名字,令人聽了就抖三抖。

歐陽一敬是首輔徐階的打手,他可怕之處,不在於他彈劾的都是二三品大員,而可怕的是他彈劾誰,誰倒臺。

歐陽一敬奏章所到之處,連內閣大學士高拱,吏部尚書董份這等大佬都不能倖免,‘亡’於他的筆之下,其餘總督,巡撫,總兵,錦衣衛指揮使更是不堪,紛紛被奪職,罷免。

據統計,歐陽一敬的嘴炮下,一共躺着二十多餘三品以上官員。對歐陽一敬而言,朝堂上的閣老,尚書,都是土雞瓦狗,不是‘罵神’的一合之將。

如果林延潮被歐陽一敬點名,不用想了,回家寫辭職報告就是。

其餘海瑞,詹仰庇等就不說,連皇帝都敢彈劾,彈劾完還表示,俺沒事,活蹦亂跳的,俺還刷了一把聲望,取得了‘彈劾皇帝’的成就。

林延潮現在已是連吃數本彈劾奏章,問題是這還沒完,按照大明官員的尿性,一本不算完,二本不算多,三本纔有點意思。天子就算有意袒護官員,一概將奏章留中,也是沒用,因爲皇帝敢這麼做,言官們下一步就改罵皇帝了。

除非是碰到那等臉比城牆厚的大臣,一般官員遇到這等情況,都要上書自劾了。

在明朝被彈劾不是新鮮事,不被彈劾纔是新鮮事。

官員遭到彈劾也是習以爲常,按照慣例而言,被彈劾的官員爲了免於言官‘奪命連環彈劾奏本’,都會主動上表請求向天子辭官,也是表示我知道錯了,請言官大爺手下留情好不好。

天子接到官員自劾奏章,再決定官員去留。若是真的被罷免,官員也是主動辭官,不是被別人趕回家。

就如同京察,每名京官在都在京察前寫好,先請罷斥疏,自劾疏,陳乞賜罷疏,以待罪之身自處,並向皇帝辭官。

若是京察過了,皇帝就溫旨挽留,那時你就沒事了。若是京察沒過,那皇帝就會同意你的辭官請求,這也是朝廷給官員留下讀書人的顏面。

之前王家屏,朱賡說是讓林延潮請罪上疏,這不過是委婉說法。

實際上按照明朝官員被彈劾後的慣例,大多都是要上疏辭官的,並且要放下手頭上一切政事,交給衙門裡的同僚,自己停職在家等候朝廷的旨意,這就是停職待劾。

王家屏,朱賡的意思,林延潮先上書辭官,認個錯,表示你確實在經筵上有失言罪名,不該給事功之學唱讚歌,而是擁護理學纔對。

林延潮道個歉,皇帝就不會從重處罰,因爲這不是大事,可能罰你幾個月俸祿,就算完事了。

不過林延潮擔心的是,自己就算認錯,言官也不會放過自己,因爲我大明的言官盛產瘋狗這等優良品種啊!

什麼是瘋狗?追着咬人不放的那種,不把你碾回家不行。若是林延潮上書承認自己錯了,那麼下一步他們有可能蹬鼻子上臉,覺得皇帝你實在判得太輕了,直接讓你滾蛋回家。

出了朝房時,林延潮已是拿定主意,既是如此,又何必認錯!

認錯,也就是否定了自己的事功之學,此乃林延潮旗幟所在。認錯,就如同人沒有了脊樑骨,如何立身?

退朝之後,林延潮冒着風雪返回了家中。

林延潮先去見了林淺淺,說了幾句體己話後,在丫鬟服侍下更衣,換了常服就直接去了書房。

窗外的風一陣烈過一陣,打得書房窗棱一陣直響。

林延潮拿起火鉗,往桌下的炭爐又添了幾塊紅羅炭,片刻之後屋裡更是暖和。

林延潮坐在椅上,他已是決定上疏自辯,眼下正醞釀奏章的文辭。這自辯表就是與那般言官打嘴仗筆仗。

林延潮在撕逼上,可是從來沒輸過!

林延潮近來已是很少長考寫文章了,但功夫卻沒有落下,他一面構思,一面取過桌上的玉蟾硯滴在手中把玩。。

此硯滴乃林延潮重金所買,乃是心頭之愛,玉蟾,也有蟾宮折桂之意,恰好應了狀元及第的口彩,天下間在也沒有人適合比林延潮更適合用此玉蟾硯滴了。

玉能養人,觸手不寒!

林延潮把玩一陣,隨即滴水入硯,再取了一錠徽墨。

一錠好墨,猶如名將之良馬,可用來馳騁殺敵。

研墨要輕,不能承壓墨錠,需重按輕推,遠行近折。待墨腚化開,墨色濃如油,林延潮取硯滴破水澆之。

林延潮從筆架上取來硬毫筆,重重一舔,字落於紙上,如同活了過來一般。

文章條理早已是心中醞釀好了,林延潮文思如泉涌,不擇地而出,滔滔汩汩,隨物賦形。

字是好字,墨是好墨,文章更是第一等的好文章。

但見林延潮寫到,臣年少家貧,然有讀書向學之志,九歲從塾師受業,十一治尚書,十四補博士弟,十五舉孝廉……

林延潮在文章中先是自述出身,讀書從學的經歷。

想起年少時,林淺淺日以繼夜,不辭辛苦編織草蓆,供學費,讓自己能夠讀書求學,之後授業於林誠義,得胡提學賞識,入濂江書院,拜林烴爲經師,三年之後,童子試連捷,成爲縣學生員,之後三元及第。

在文章中短短几行字,卻是林延潮年少時的經歷,寫得是情真意切,想到艱辛之處幾乎落下淚來。

蒙陛下簡拔,不以臣卑微,簡拔翰林,時年尚少,意飛揚……

寫到這裡林延潮筆鋒一轉,說得是自己兩年多爲官的事,大意是我官場新丁,年輕氣盛,難免有得罪人的地方,還好陛下你大人有大量,而且百官們也不介意,容我一個後輩在朝堂上放肆。

總之林延潮寫的是很謙卑,加上文采的加成,這等文章令人一看,忍不住就目視口誦,自顧着琅琅上口的唸了起來。

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三章 能否讀書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第六十三章 林府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五百七十章 賞賜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五百零二章 返家感謝書友們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一步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一步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一千一百章 出山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二十章 蜆子湯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