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

跪禮在明朝官場上很盛行。

比如地方一個知縣,不說是見巡撫,見知府這一級要跪,與你平級的巡按御史也是要跪,除此以外上官都基本都要跪。到了清朝這一制度更嚴格,已是演化至官場至理‘多叩頭,少說話’的地步。

而林延潮身爲翰林,因爲是清貴之臣,故而即便遇上上官,這纔不用行跪拜之禮,否則初履其他官職,幾乎見官就跪,實是有辱讀書人的尊嚴。

眼下他回鄉省親,到了地方老百姓見他跪禮也是常禮了。

當然林延潮有權讓人免禮,但不讓人免禮,也是他的權利。尋常百姓,林延潮讓其從頭到尾跪着與自己說話,也算非常正常的事。大明的官員都是這麼幹的。

不過待謝總甲跪下後,林延潮還是雙手虛扶道:“原來是謝總甲,地上涼,起身說話。“

謝總甲也看出林延潮對他的疏遠之意,不過他立即嘿嘿地笑道:“狀元郎,眼下我幫着老爺子跑上跑下操持着鄉下事情,幾乎算是你們林家半個跑腿的,以前有得罪地方,就算了吧!“

一旁大伯也是道:“是啊,延潮,我泰山他幫了我們林家不少忙呢。“

幫忙?

以前自己林家沒發達時,謝總甲就一直藉着親家的關係,從林家那佔了不少好處。眼下林家發跡了,謝總甲卻好心來幫忙了?

當然林延潮也並非小氣的人,自己家發達後,讓親戚間\‘雨露均沾\‘也是可以的。家業大了以後,有些事總是要讓親戚打理的,那麼適當的分潤也是可以的。

不過謝總甲卻有幾分不知好歹。

當初林延潮在家時,大娘與謝總甲尚安安分分,老老實實的,但林延潮一進京趕考,這大娘,謝總甲就不安分起來。謝總甲原是辭掉了里長,但數年後又重新撈了回來,這一次由他兒子謝老三居之,但實際上還是他拿主意。謝總甲身爲里長,少不了要幫林家操持鄉下的事。不過賬目卻不清楚,三叔要查賬,謝總甲卻不給看。

到了後來,謝總甲還得寸進尺。林延潮中秀才後,在鄉下曾買了幾十畝免稅田。大娘向林高著討說讓謝總甲來代爲代理,但林高著可是沒有糊塗,家鄉的田產,屋產,只是交給鄉里族親打理。

林延潮對此事聽後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今日既是見了謝總甲少不了給他臉色看。但哪知謝總甲,還以爲林延潮小心眼,記着當初自己與他打官司的事。

謝總甲向林延潮賠禮,卻落得了自己心胸狹隘的印象。

老村長來與林高著道:“咱們老家的宗祠已是重修過了,還有狀元公爹孃的墓也是重新修葺了一番,這裡是條子,開支一筆一筆的都寫在上面,請過目。“

這個時代士大夫榮貴還家,必須上墓焚黃,盛宴親舊,誇耀鄉里。林高著早就盼着林延潮回家這一天,故而讓老村長早早先打理好老家一切。

老村長將條子拿來,林高著推了回去道:“叔,咱們多年的親戚,我信不過還能信誰,不要看了?“

老村長聽了笑了笑,將條子又拿回來笑着道:“既是這麼說,咱也不來虛的,這錢還餘二十幾兩,咱就先替你收下,鄉下的事還有什麼要吩咐的,儘管開口。“

這邊老村長說完,這邊謝總甲也是道:“老爺子,這次老家修社學,修堤壩的事,我也給你報備一下,這單子我沒有擬,不過你放心,一個子都不會少你的。“

老家的社學舊了要重修,堤壩壞了要重建,這都是費銀子,費伕役的事,而且民間集資,官府不會管你的。

林高著眼下雖不住在老家了,戶籍也移至了縣裡,但遇上這事,卻仍是很熱心、他總掛在口頭,說咱們雖不在老家住了,但祖墓仍在,老家的屋子也在,有什麼事都不要忘了他,要出錢的出錢,要出力的出力。

所以這重修社學,重修堤壩,林家不僅出錢,還出了大頭,謝總甲身爲出面募集的里長,自然要在此事上對林家有所交代,且賬目清楚,但他卻推說賬本忘帶了。

大娘臉色有些難看,也是怪自己老爹是不是太貪心了些。

林高著是個仁厚的人,不願讓謝總甲難堪於是道:“親家這是那裡話,就算賬目上短几十兩,多幾十兩又有什麼干係?只要你能將社學,堤壩修好就成了。“

謝總甲笑呵呵地道:“瞧親家說的,這事我盯着,到時候堤壩,社學修成了,咱們鄉里人八擡大轎,敲鑼打鼓把你迎回去看看,這也是親家我的風光啊。“

大家閒聊了一陣,謝總甲朝老村長使了眼色。老村長面露爲難,不過道:“對了,就是家廟裡誥敕碑也是要修了,這碑文我先拿給你看下,若是可以,咱立即就給你刻上。“

這官員封贈是一件大事,如四品至七品官可以封贈一代。

受封贈後,家裡要循故事慶賀,並要載入家譜,光耀祖宗。明朝官員受誥敕後,要在在家裡建誥敕樓,以封誥書,作爲仰忠俯孝之用。當年高拱歷官時,一共領過十七道誥命敕書,於是在家建誥敕樓珍藏誥敕,朝廷還賜名爲‘忠敬樓’。

這是誥書的待遇,而誥書上誥文,大明官宦人家,多會爲誥文修一誥敕碑,立於家廟裡。這碑文上,除了誥敕文章外,還要宣揚祖輩德行,忠孝之教,恩遇之渥,上書世系,序昭穆,第幾代子孫出生於多少年,當過什麼官,任過什麼職都要寫上去,

老村長拿了碑文給林高著過目,林高著看了這宗祠的碑文,

碑文上林高著原來是從六品乘務郎,但林延潮升爲正六品後,按照朝廷規定父祖散官變化,以子孫歷考升遷爲差,也就是一人升官,全家也跟着升官。故而吏部升授予林高著,正六品散官承直郎。

林延潮之父。林定也有秀才功名,按照官制官員三年考滿後,方可封贈父祖。林高著的誥命是天子恩賜的,不在此例,林延潮之父若要封贈,按照官場規矩,還要等林延潮三年考滿,不過林定封贈也是遲早的事。

至於林延潮本人更不用說了。這是榮耀啊,放在老家祠堂裡供給林家後世子孫瞻仰。林高著看的笑得合不攏嘴呢,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幕,當然是十分欣喜,咱們老百姓爲了就是這個面子啊!

這時候謝總甲裝模作樣地湊過頭來看了一眼,然後道:“真恭喜親家了,我等也是很有面子啊,只是,只是。。。。“

林高著正高興呢沒在意,隨口問道:“只是什麼?“

謝總甲道:“只是親家,你看你家二房是風光了,但是長房的小婿,只是吏員,這寫上去,哎,看得實在不光彩啊,恐怕後世子孫看起來,覺得跌了狀元公的份。“

衆人聽了一下子恍然,纔想的大伯,大娘今天這般獻殷勤,謝總甲今日又這麼巧到了林家府上。原來謝總甲是大娘請來給自己幫腔的。

但見謝總甲說完,大娘立即就道:“爹,你這說得是什麼話啊,吏員又怎麼了?別人見了我相公也是稱一聲老爺啊!“

謝總甲聽了立即道:“你知道什麼,這老爺又不是什麼真老爺,除了不懂世面的人,敬你相公是個老爺,哪個當官的,有功名在身的會拿他當回事。你不知堂堂狀元郎的大伯是吏員,說出去是件多沒面子的事。“

“這,竟有這事?“大娘滿臉訝異。

大伯道:“老泰山,也不是這麼說,我眼下是吏員,以後未必還是吏員。“

謝總甲道:“賢婿啊,話不能這麼說,你看這碑文一寫上去就不能改了,就算你以後當了官也是來不及了。“

大娘聽了道:“這樣啊,爹說得是,女兒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於是大娘看了林延潮幾眼,然後向謝總甲問:“爹,你說這該如何是好呢?“

林高著沉着臉打斷道:“不必這麼麻煩,該如何就如何吧!”

大伯聽了林高著的話臉色變了,拉住大娘道:“爹都發話了,咱們就這麼辦吧,我看吏員挺好。”

“什麼叫這就這麼辦?你不替自己也替延壽想想啊!”大娘不幹了,當下對林高著道:“爹,咱們一家是長房,你可要寵寵我們長子嫡孫啊!”

謝總甲見了也是一旁幫腔道:“是啊,親家,這是光耀門楣的事,風風光光的不能讓外人說閒話嘛。”

林高著已是勃然大怒了,但不願翻臉,口氣生硬地問道:“那依親家的意思該怎麼辦?”

謝總甲也是不好意思開這口,連忙道:“親家公,我哪裡有什麼主意,不如聽聽咱狀元公是怎麼說。”

這是要林延潮表態了。

大娘笑着道:“是啊,延潮你見多識廣,你說該怎麼辦?我們家,平日待你可不薄啊!”

“不薄,不薄個頭!”林淺淺唾了一句。

林延潮看了林淺淺一眼,笑了笑道:“大娘,你不就是計較大伯吏員身份不夠嗎?這個簡單,但朝廷缺錢,故而允民間百姓開例捐監。大伯可以向朝廷納粟百石,朝廷即會給大伯遙授官職。”

大伯,大娘,謝總甲聽了一愣,心道還有這等好事。

林高著問道:“何爲遙授?”

林延潮答道:“有官銜,無官職,無俸祿。”

林延潮一句話讓大伯,大娘,謝總甲三人同時從巔峰掉進谷底。

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五百零七章 家宴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第一步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