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

盧知縣上門自不是爲了幫林延潮斷案的。

之前他也有遞了數次帖子,但林延潮回府數日除了去拜見林烴一趟,都是閉門謝客。盧知縣自是發愁,這一次好容易見了林延潮,賣了一個順水人情,自是要藉此機會好好留下加深感情了。

林延潮當下也是設宴款待盧知縣,身爲侯官縣衙典吏,大伯也是上席,不過是陪席。

在家中家宴大伯席位可以在林延潮之上,那是因爲大伯是長輩,但到了這場合,卻要以官場身份論尊卑,儘管盧知縣有推請大伯上座,但大伯在衙門混了這麼久好歹還是知道規矩的,堅決不肯陪了末座。

席上三人就聊了起來,其實多是林延潮與盧知縣在聊,大伯想要搭話,卻發覺層次不夠搭不上話。

談及方纔之事,謝總甲被廢除里長,實際上是他兒子謝老三被廢,父子二人論罪。謝老三被革去了里長之位,這當然只不過盧知縣討好林延潮的籌碼而已。

盧知縣道:“謝家如此不爭氣,年兄實也是仁至義盡了,不過謝家去後,永安裡裡長空缺,我不明鄉情,恐舉人不當,不知年兄可有推薦之人。”

林延潮笑着道:“下面人一時做錯事,父母官不必往過錯往身上,我回鄉數日,見民風淳淳,可知本縣平日還是治理有方的。”

盧知縣聽了不由大喜。

然後林延潮才緩緩地道:“不過若論舉賢嘛,僕以爲洪山村村長可以勝任。”

盧知縣點了點頭。

盧知縣既是主動與林延潮通氣,那麼下面的事也不用多說了。到了這一步林延潮不由感嘆,原來謝總甲是自己仰望的所在,而今已是一句話可以任命里長人選了。

一地知縣看起來無數百姓仰望,但實際也不過供地方勢力官紳使喚而已,若是地方真有出過閣老,尚書這樣的家族,那麼地方官真的只有將他們當大神般膜拜。

“年兄,此行回鄉省親,不知可有向恩師辭行?餘在閩地爲官,經年不見恩師,怪是想念!”

林延潮笑道:“恩師身體一貫康健,請寬心。”

“那就好,我身在閩地爲官,離京師有萬里之遙,不能如年兄這般在恩師面前聆聽教誨,實在遺憾,唯有備一些土貢,倒是還請年兄上京時轉贈給恩師。”

盧知縣這麼說,是要通過自己抱申時行大腿了,還隱約透露出想要遷爲京官的意思。

萬曆八年取中的三百多進士,除了幾十個在京爲官的,其餘全都外放爲官。申時行能將他們名字記全了就很不錯了,不要說將人對上號。

故而盧知縣也知求申時行將自己升調不容易。儘管二人是師生關係,但畢竟面沒見個幾次,話沒說上幾句。二人地位太懸殊,申時行辦與不辦,在模棱兩可之間,不是靠師生關係就一定給開了綠燈的。

故而盧知縣求林延潮,也是官場上請託拉關係的常用套路。

他轉託林延潮,在他與申時行關係中找一箇中人。這中人關係要恰處於二人之間,兩邊都能說得上話,且都頗有交情的。

他求林延潮一是因爲他是會元和狀元,是申時行親點的得意門生,這是衆所周知的。二來林延潮與他乃同年,身份相近,又有利害關係,比較好開口。換句話說,林延潮很難拒絕自己。

就這不知比大伯和大娘高明多了,若大伯真要在林延潮這謀個一官半職,不是覺得自己是林延潮大伯,就一定能行,最好要先說動林高著或者三叔,讓林高著和三叔先幫襯幾句,有點把握了,最後自己再上門找林延潮。

直接找林延潮,被拒絕了,以後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對盧知縣的請託,林延潮只是笑了笑,口頭上做個順水人情又有什麼不行。

即便林延潮肯如此,盧知縣已是很感激了連連道:“多謝年兄了,到時還請年兄在恩師面前再替我美言幾句。”

“一定一定。”林延潮也不着急,盧知縣是通過自己來探申時行口風,這遠遠比他直接向申時行懇求勝算高。

於是林延潮半答允下來。

大伯哪裡知其中那麼大訣竅,在旁看得雲裡霧裡的,不知所然。

盧知縣看了一眼大伯,對林延潮道:“世伯在我這任下多年了,眼下戶房司吏年歲大了,正要致仕,林典吏在戶房操辦多年,精明能幹,到時能助我一臂之力,暫署一房就好了。”

大伯心底激動,這盧知縣是舊事重提,讓自己升任司吏,雖是林延潮拒絕他出仕爲官,但吏員中能從典吏遷至司吏,可謂是實權在握,城中多少人從此以後就要求着他辦事了,那是多風光,多有面子的事。

大伯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低下頭來掩飾心底的熱切,心底一直盼着林延潮能夠答允下來。

但見林延潮這時開口了:“多謝父母官擡愛,不過我大伯年事已高,且有隱疾,總司一房怕不能擔之,倒是令父母官失望了。”

大伯聽了猶如當頭被人澆了一盆冷水,之前他要林延潮保舉他爲官,林延潮不肯,而眼下盧知縣賞識他‘精明能幹’,要提拔他爲戶房司吏,卻給林延潮一句話給拒絕了。

這。

大伯心中頓時茫然了,他是仁厚之人,對林延潮卻沒有什麼怨懟,只是心底反覆想着,我今年不過四十歲出頭,爲何延潮說我年事已高。而且我身體一直很好,爲何延潮未說了隱疾。

我要不要起身解釋一下?說我自己足以勝任。

不過盧知縣見他拋出戶房司吏打動不了林延潮,也是沒有太意外。要說動林延潮,二人還要繼續‘加深關係’才行,身爲地方官有的是辦法,所以也不急於一時。相反一上來就和盤托出,那真的是有點交淺言深了。

二人聊了一陣後,盧知縣就告辭了,不過約了下一次來拜會的時間,林延潮也是答允。

而大伯呢,此刻腦子是亂成一團,這時就聽林延潮道:“大伯,你不會怪我沒向盧知縣保舉你吧?”

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九百九十章 儲相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四百零四章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五百三十章 回京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六十三章 林府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封推感言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八章 背書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