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

這時外周的風雪也是停了,屋內的炭盆正漸漸地散發着熱度。孫承宗換了衣裳後,林延潮又讓廚房給他端上一碗驅寒湯。

這驅寒湯是用老薑紅棗混燉的,熱騰騰的一大碗,孫承宗端着碗一氣吃了下去。但見孫承宗本是凍得煞白的臉上,終於透出血色,額角微微滲出汗來。

這一番贈湯贈衣的施恩,既是林延潮收買人心,也是打心底佩服孫承宗歷史上的敬忠國事。只是這番相遇,現在的孫承宗,還是歷史上的那位孫承宗嗎?

若是林延潮將孫承宗收入幕僚,不放他走,那麼孫承宗從此只是林延潮的一名幕客了。

林延潮與孫承宗閒聊起來,他得知孫承宗眼下處境是頗爲狼狽,聽他自述還欠了客棧三兩房銀,眼下在替人寫書信,字帖暫時維持生計。

照道理說,一名堂堂廩膳生,雖不至於有錢,但也不至於如此緊迫纔是,後林延潮才知孫承宗的父親花錢無度,將家產用完,而長子身爲四子的孫承宗這纔不得不出門爲自己謀生計。

林延潮與孫承宗聊得投機,孫承宗對於自己落魄之事,侃侃而談,就是父親敗光家產,令自己不得不外出謀生。孫承宗說來也多是苦笑,卻沒有多少怨懟父親之意。

林延潮不由心道,就算不知對方是孫承宗,但這樣坦蕩的君子,也正是我輩要結交的。

林延潮又重新拾起之前的話題:“那孫朋友在此遊幕兩年後,有何打算?“

孫承宗聽了答道:“狀元公,在下除了舉業外,別無所計。若是在下舉業毫無寸進,那麼之前那一番不離不棄的話,倒是肺腑之言。當年李斯曾觀倉鼠廁鼠,有言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某昔時在鄉間自處,今日見狀元公,知真乃當世大儒,故而有意在幕從而學之。“

聽孫承宗這麼吹捧,林延潮自是高興,笑着問道:“那孫朋友除了舉業之外,可有別的志向?”

孫承宗道:“說來有些令狀元公見笑。”

林延潮微微一笑道:“但說無妨。”

孫承宗道:“我少居邊關,久聞戎機。在下有一志願,想有生之年,結納其豪傑,與戍將老卒,周行邊壘,訪問要害阨塞,相與解裘馬,貰酒高歌。”

林延潮點點頭:“原來孫朋友有此之志。”

林延潮心想,果真是孫承宗,有錦繡之志,看他意思,確實不甘於一輩子只作一名幕客,既是如此與其強留他在自己幕下,傷了情面,倒不如早點將話說開。

孫承宗聽林延潮話風,知自己說錯話了,連忙道:“狀元公見笑了,孫某不過是隨口說說的,在下一個落第秀才,還談什麼其他。”

林延潮道:“無妨,我還要謝孫朋友能直言相告呢。若是孫朋友真有志,兩年之後,我可與你薦書一封,無論邊關博一個總兵幕,或去大同博一個巡撫幕,甚至你有意去哪位大人幕下,我都可寫信薦你。”

孫承宗疑惑地問道:“狀元公的意思是要我去別處?”

以往東家對幕客,都是來則用之,若是能得到東家賞識的,幕客要辭幕,東家會不高興,最後弄得兩邊都是不快。而林延潮不僅同意孫承宗辭幕,還願給他找下家。

林延潮笑道:“人往高處走,若是孫朋友豈是一輩子甘作一幕客之人。你若是將來飛黃騰達,我不高興還不及。再說你來我幕下,費兩年光陰,我自也不能薄待於你。”

孫承宗正色道:“多謝狀元公之言,若是將來孫某有成,必不忘今日之恩。”

林延潮見孫承宗答允,滿意地點點頭。

對於孫承宗這樣的大才,若是一生在自己幕下做事,那無疑是屈才。走上另一條軌跡,此孫承宗,恐非彼孫承宗了。但平白放過也實在太可惜了,這畢竟是有力臂助。

何況孫承宗有心科舉,他若如歷史上考上進士,入了翰林院,那麼他在朝廷對自己的臂膀,遠遠比在自己幕下幫助更大。

林延潮既將孫承宗收入幕下,就要想着如何治幕?

他想起年輕時初入仕途,動不動就喜歡研究成功學。國人的成功學並非研究卡耐基,而是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必讀胡雪巖。

林延潮就讀曾國藩的傳記,曾國藩平太平天國時,他幕下的幕僚都當時一時之選,人才彙集。

而曾國藩能彙集人才,治幕的手段也是古往今來沒人比得上的。

有一人曾再曾國藩與李鴻章二人幕下都供事過的。

曾國藩治幕,辦事時,先不吭聲,而是告訴幕僚事情情由,讓各幕僚者各進一稿,寫下自己意見。

如果衆幕僚都不合曾國藩意見,則將自己意見拿出,如果有人勝己,則說自己原先意見云云,今你的意見勝過我,我採用了,將自己的稿件棄之。而李鴻章治幕,每逢辦事,必出自己之意,合意的用之,不合意的擯之,無討論,無切磋,所以下面的幕客人人揣摩他的意見。

由此可見曾李二人高下。

歷史上出身曾國藩幕客的,最後有二十餘人官至巡撫,總督。

曾國藩儘管在世時,沒能如孔子,王陽明那般收弟子,但是他的學問,他的爲人,卻爲他的故吏,幕僚,家鄉效仿。以至有了近現代湖湘人才的井噴。而‘拼命做官’的李鴻章就曾任過曾國藩的幕僚。

正在這時門外敲門,陳濟川入內道:“老爺,飯菜都準備好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也好,將飯菜擺入屋子,我與這位孫朋友邊吃邊聊,對了,以後這位孫朋友就是家裡的西賓,也兼教書處館,你們不可怠慢!”

西賓在家裡的地位是很高的,故而陳濟川儘管身爲管事,見了孫承宗也是恭敬地叫了一聲:“孫師爺。”

孫承宗起身答禮。

林延潮又對陳濟川道:“晚飯再讓我兄長來此一趟,拜見館師!”

陳濟川答允出門去了,林延潮對孫承宗道:“我這位兄長難聽人勸,孫先生要替我多費心了。”

孫承宗道:“東家敬請放心,孫某一定盡心。”

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十章 趕出社學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八百八十六章 局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一千三十三章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四百七十一章 ********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五十八章 質疑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一千章 經史並重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