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

申府的府門外,上門來拜賀的官員貴戚可謂是充街盈巷。

官位五品,以及五品以下的官員,尋常都是見不着申時行。這些府外的不少官員,也是知道自己見不到申時行,所以也沒準備,他們只是把名帖奉上,再捎以禮品,表示自己心意已到,然後就回府了。

不過若是你能給門子的門敬分量夠‘重,’那麼會有機會見上一面。

不過這一面,還不是那麼輕易見得的。

在申時行回府時,門子會安排你去接官廳前站班伺候。所謂站班伺候,那等候之人必須一直幹站在那,手裡需捧着名帖,等到申時行回府才行。

申時行回府之時經過接官廳時會路過看一眼,若是他陡然見你‘儀表不凡’,會問你姓什名誰,或當場收下的名帖,那麼這位官員就有戲了,一會可以得到申時行接見。

若是接官廳前沒有召見,還有個機會,隨後下人會將你手捧的名帖遞上,再看申時行有無意思見你?

林延潮知道里面站着兩位,就是‘門敬’分量足得以入內的,準備在接官廳站班的。

林延潮僅僅是遠遠瞧了一眼,覺得二人氣度非比尋常,看來官都不小。不過這二人林延潮卻是第一次見,看來是外官入京,想要乘着年節時拜見申時行。

林延潮不管認識不認識,先遠遠作揖,二人亦是十分客氣還以一揖。

林延潮遞給申五紅包,是裝在硃紅的信封裡,這顏色看得十分喜慶,面上書着大衍二字。這大衍,就是紋銀五十兩的意思。

申五熟稔地用袖將紅信封遮住,然後納入袖中似笑非笑地道:“狀元公,你這手面可是不小啊!比總督知府出手還闊綽,你這與我送禮,心底有何圖謀啊?”

林延潮見申五拿話詐自己,索性半假半真地道:“申兄,既是你這麼說,你就權當我來與你專營好了。”

申五笑着拉着林延潮手道:“狀元公,我又不是真仙,你不該朝我這拜。”

林延潮笑了笑道:“那我就先拜先仙駕前的童子。”

申五聞言朗聲大笑道:“狀元真會說笑話,即使如此,你今日所呈之禮先給我過目。”

林延潮命陳濟川取來一包裹道:“備了一副字畫。”

申五未見先是滿意地道:“這是最好不過了。”

林延潮將字畫交給申五,申五攤開畫卷後連連點頭道:“好,好,好,這戴靜庵的春山積翠圖,閣老定是喜歡。”

林延潮道:“知恩師素喜宣和院畫,張擇端的畫,寸紙寸金咱買不來,宋時普通名家恩師也看不上,但這戴靜庵乃承襲院畫之風,且在本朝也算大家,料來恩師會喜歡,故而取來奉上。”

申五點點頭道:“你有這份心足矣,我保你閣老必會喜歡。”

林延潮放下心來,這官場送禮也是有講究,要的是投其所好,但也不能太過。

當年唐朝宰相元載喜歡吃胡椒,時人多送胡椒給他行賄,後被抄家時,抄出胡椒八百石。八百石意味着什麼?元載就算拿這八百石胡椒當飯吃,也要吃八百年。

只因人人都知他喜歡吃胡椒,故而送禮時常必備胡椒。

這就是投其所好,但投之太過的結果。

另外個例子就是前朝首輔嚴嵩了,嚴嵩喜歡下棋,結果其他官員就喜歡送他象牙,金銀棋盤,有幾百副之多。

至於申時行,林延潮跟隨他有一段時日,對他喜好也是揣摩個大概。

初來府上拜見申時行時,就覺得他是一位在生活上很講究,日子過得很滋潤的人。

這可能與申時行出身富庶之地的蘇州有關。

後來到申府上拜會,拿個最簡單的例子,申時行平常待客地方的擺放陳設,也是一時一時的更換,幾乎林延潮每次來都有不同。與申時行一併吃飯,飯桌上的一食一用都有來歷,林延潮就更確認了自己恩師好華衣美宅,錦衣玉食,且平日養尊處優。

當然申時行養尊處優,不等於林延潮可直接送他金銀。

到了申時行這個層次,就算送禮也要講究一個雅字,送到他的心坎上。

每次林延潮來都留心打量申府屋內各個牆上所掛字畫,這幾乎都是宋時翰林畫院的名家之作。林延潮留意之後,記在心底於是費了一番功夫這才花大價錢買得了一幅戴進的春山積翠圖上門奉上。

申五接着道:“今日河道總督要過府一趟,午後宴後,我替你與閣老說一說,到時見上一面。”

林延潮心道河道總督,這不是大名鼎鼎的潘季馴嗎?

不過此事並非他關心了,他能見到申時行纔是要緊的。

“也好。”林延潮點頭答允了。

這時門口又來了一撥客人,林延潮見此行目的已是達到,立即對申五道:“申兄,你且先忙日後咱們再聊!”

申五點點頭道:“也好,反正這府內你來了多趟了,就與自家一般,我就不作陪,不過你當先去見過夫人!”

林延潮道:“正當拜見師母,申兄放心,到時我自便就是。”

“也好。”

之後申五叫一下人來,引着林延潮往內宅而去。

路過前廳時,林延潮與站着兩位官員行了禮,然後大步入門而去。

那兩名官員看着林延潮背影,不由相互道。

“這狀元郎是往內宅去吧!”

“這是去內宅拜見夫人,登堂而入室啊,此可比我等在接官廳站班強了不知多少。”

這不避內眷只有兩種,一種是交情極好的朋友,第二種就是家人,後輩。如林延潮這等,申時行也是拿他當自家後輩看待了。

而二人官位雖都比林延潮高,但是隻能站班等候申時行接見,這彼此的待遇真是相差懸殊啊!

難怪他們心底不平衡啊!

下人領了路,帶林延潮入申府內宅。

這內宅可不是輕易進的,申時行此舉也是拿林延潮當自家人看了,不過林延潮一路走來還是眼觀鼻鼻觀心,跟着下人身後,不敢走錯一步。

這對林延潮而言,這越得到申時行信任,越不等於可隨意揮霍這信任。

九百五十章 價碼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四十六章 書院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六十八章 冬衣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五百一十九 來客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第四章 叔侄定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七百九十章 對策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