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

就在孫秀才在林府門外等候時,林延潮此刻正在國子監祭酒許國的家中。

林延潮來祭酒許國家裡,一來是向他恭賀右遷詹事府詹事,二來是爲了向他拜託程楠之事,。

程楠捐監的事,對許國而言,自是不值一提,打個招呼就好了,所以林延潮不準備正式的提。

林延潮主要還是來賀許國右遷詹事,掌詹事府事的。

這一次是官場上比較大的人事調動。

日講官陳經邦請病歸後,天子命內閣題補日講官的人選,於是內閣就將翰林學士陳思育,以及剛服闋完還朝的翰林學士沈鯉提了上去。最後天子讓陳思育充日講官。陳思育原來翰林院掌院事,充日講官就必須除職。

於是沈鯉以侍講學士掌翰林院,同時許國右遷詹事掌詹事府,周子義爲國子監祭酒,這任命三月會下達。

林延潮在內閣居官消息很靈通,這官位升遷的事,百官都沒有聽到風聲,自己早一步就知道了。當然林延潮主要目的,還是打聽陳經邦告病請辭日講官後,究竟由誰補日講官。

雖知道張居正不待見自己,故而機會很渺茫。但聽得張居正題請陳思育,沈鯉爲日講官,沒有自己的份後,林延潮還是不免一陣陣失望。不過失望歸失望,林延潮得知許國掌詹事府後不吭聲,馬上回府偷偷備了厚禮,搶着大家都不知道的時候,上門先向許國道賀來了。

爲何林延潮要搶着來給許國道賀,一來許國掌詹事府後,以後就是自己頂頭上司了,二來國子監祭酒爲從四品,詹事府詹事乃正三品,一口氣連升三級,下一步許國遷爲同是正三品的吏部或禮部侍郎後,就算走完入閣前這最後一步了。

所以許國馬上就是要入閣拜相的人,林延潮趕緊得來巴結啊!

當林延潮上門給許國道賀時,許國沒有一臉懵逼的神情,反而是一副早已瞭然在胸的樣子。

這也是當然,官場升遷的運作,不是偶然,沒有天下砸下餡餅的事。更不會有得知任官一刻,激動地在那說,感謝某tv的話。官員對於這次升遷調動能不能成,自己都會有個數,到了別人告之自己已是升官調動的消息時,其實早就知道個八九不離十了。

所以林延潮向許國報喜時,許國絲毫也不意外。

林延潮自不會問許國,在從國子監祭酒右遷至詹事之中,動用了什麼關係,其中如何運作。自己只需要搶在衆人之前向他來道賀,這就足夠了。

當然許國還是很謹慎問道:“宗海真耳目通天啊!這還沒準的事,就被你打聽到了。”

林延潮恭敬地道:“下官在許公面前何談什麼耳目通天,許公纔是手腕通天呢。”

聽着林延潮如此說,許國終於還是忍不住得意之情,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笑容。許國對於這一次遷爲詹事的事,心底雖是有數,但任命沒有下達一刻,心底終歸是懸着。林延潮在內閣辦事,聽聞消息立馬來告之,這是要賣自己人情啊!

當然這個人情許國必須要領,但見他斂去笑容,意味深長地道了一句:“多謝宗海私下相告,真是有心了。”

林延潮冒着泄密的風險,冒險與許國相告,要的就是他這一句話。

“下官以後在許公門下差遣,自當效勞。”

許國點點頭笑道:“宗海言重了,你是申公的得意門生,以後我還要多借重你纔是。”

林延潮心領神會,許國這是要自己與申時行搭線啊!

許國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庶吉士出身,而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按道理而言,二人都是在翰林院公事過,不會沒有私交。不過這些大佬位高權重後,彼此之間有一些不能直言相告的話,中間都需一個彼此信得過的人來傳話。

這可是個機會,於是林延潮立即應下。

談完這正經要事,二人就閒聊其他的,許國親自給林延潮沏茶,喝得還是他老家帶來的松蘿茶。

聊了幾句,許國突問道:“宗海,你清丈田畝論寫得如何了?”

林延潮道:“已是定稿了,準備擇日來請許公作序。”

許國聽了呷了口茶道:“不,宗海你不能讓我來作序。”

“請許公告之!”

許國壓低聲音道:“宗海,若我沒猜錯你下一步該是有志於日講官吧!”

林延潮笑了笑,算是默認了。許國捏須道:“其實不用我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從不掩對你的賞識和器重,此乃天家的恩典,多少大臣一輩子求也求不來的恩遇。換作我爲閣臣,早就揣摩聖心,將你題請爲日講官,侍奉天子了。”

林延潮點點頭,許國說得有道理。

日講官就是帝王師,天子的近臣,但凡翰林官,宮坊官都盯着這位子。眼下林延潮得天子賞識,就算自己不提,可滿朝大臣都認爲林延潮入選日講官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有那麼點衆望所歸的意思。

但是這一次內閣題請日講官,林延潮連候補名單都沒有入,只能說內閣裡某個人不同意。

林延潮道:“蒙陛下青眼,乃是在下三生有幸,眼下無法題請爲日講官,是機緣未到吧!”

許國笑着道:“宗海,官場上哪有什麼機緣,一切都是靠自己爭出來的。”

“所以清丈田畝論,就是下官的機會?”林延潮問道。

許國撫掌大笑道:“孺子可教,正是如此。”

聽許國說完,林延潮就明白他其中的意思了。爲官之人,都不喜歡把話說得太透,所以下面再講明白也就沒意思了。

清丈田畝論,是林延潮以自己在內閣的經歷,寫來闡述這一次朝廷清丈田畝,以及頒佈一條鞭法的過程,是一本參照鹽鐵論寫的著作。

他本意是拿此立言的,但是清丈田畝同時也是張居正的政柄。

若是林延潮在這清丈田畝論中爲張居正說話,表達自己維護這一次變革的立場。

以林延潮眼下三元及第的名聲,猶如文壇上半個王世貞的地位,無疑在天下讀書人那幫張居正作了一次政治宣傳。所以許國是想讓林延潮拿這本書請張居正指正,甚至作序,用來向他示好,以此作爲交換,讓自己晉爲日講官。

林延潮揣摩許國的話,當然是很有道理,這建議確有機會幫自己贏得日講官,但問題是自己不願向張居正低這個頭。

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二十八章 民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質疑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四百零四章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大結局上篇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第二十章 蜆子湯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六十章 辦報一千零六章 國本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章 能否讀書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七百零五章 託付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