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

從從六品官升至正六品,林延潮的官服,乘輿都沒什麼變化。若說真有變化,那就是每個月俸祿增加了,歲俸從原來的每月八石,增加至十石。

一年一百二十石,這是正六品官的俸祿標準,是從九品官的兩倍,是從四品官的一半。其中本色俸六石半,每月支糧米一石,其餘折換銀,絹,剩下爲折色俸三石半,一般拿布和錢鈔對付。

另外從六品官可支四人的柴薪皁吏,若升爲正六品則可支五人,也就是說每月又多了一兩的收入,總體說來俸祿比以前多了兩成半。

不過這些錢財,對於林延潮現在而言,有些看不上了。最重要是正六品,以及宮坊官的地位。

幾日後升官的任命以下,林延潮依舊入直辦差,按照道理,身爲宮坊官辦公地點是要換一換的。

詹事府官員辦公地點在哪?

那就是經筵舉行的文化殿,文華殿左側殿稱爲左春坊,右側殿稱爲右春坊。林延潮身爲左春坊左中允,以後的上班地點就是文華殿左側殿。

不過小皇帝還不是沒有太子嗎?所以詹事府也就是一塊招牌而已。

所以林延潮的差遣依舊還是在內閣。

到了內閣東房,林延潮開鎖進門,方纔坐下沒多久,就聽得門外一陣腳步聲。

林延潮聽有異響,於是離座開門,打開門露出一條縫瞅了一眼,就見得門外階下,站了二十幾號人,既有中書舍人,也有堂吏,值役等等,這些人都是隸屬於東房。

林延潮想了下,整了整衣冠後,將門打開。

這還未張口,就見得這二十多人低首作賀道:“賀林中允開坊升轉,青雲直上,步步高昇!”

陡然得這麼多人祝賀,林延潮有些反應不及,但他畢竟也是在官場歷練過一段了,立即回過神,心道差一點顯得小家子氣了。不過見這麼多同僚都齊聲道賀,真是何等風光,何等面子。這喜悅之情,噌噌地就漲上來了,渾身上下只覺得好似泡在溫水之中,無比的舒坦。

這官員升遷,同僚道賀也是官場的慣例。

林延潮看了一眼,眼前琉璃黑瓦的文淵閣,想起一件事來。

當年張居正因丁憂之事去位三日,呂調陽由次輔暫攝首輔之事,衆翰林以及內閣僚屬,都是如今日這般,還身着紅袍,隆重地向呂調陽道賀。當時呂調陽竟當衆受之。

結果呂調陽因此爲張居正所忌,歷經三朝,號稱不倒翁的呂調陽,半年後被迫告病致仕。

想到這裡,林延潮收斂喜色,連忙幾步下了臺階道:“各位同寅的好意,小弟心領了,小弟能有今日實多虧了幾位中堂的栽培,以及諸位協助,說來是小弟要先謝過諸公纔是。”

說完林延潮反而向衆人一揖。

張元忭見此哈哈一笑道:“宗海,你這麼說倒是見外了。”

林延潮連忙道:“不是見外,句句是肺腑之言。”

衆官吏見林延潮得志不驕,紛紛道:“大家都是協恭辦事,相互提攜。”

“是啊,林中允以後得志,不可忘了我們啊。”

林延潮笑了笑,他輪值入閣期限終也是有到了一日,說來與衆人早晚也是要分別的。

於是大家給林延潮送上帕儀爲賀。這帕儀不過是意思一下,每人幾錢幾兩銀子。

此刻在文淵閣二樓中,張居正負手站在窗邊,透過竹簾的細縫,看着東房此發生的一切,見了林延潮辭去的這一幕後,略有所思然後對身後的張四維問道:“子維,這三個月林中允在你任下辦事如何?”

張四維抱着手爐十分乾脆地道:“此人辦事幹練,內閣無論大小輕重之事,他都能勝任,我用得很稱手。”

張居正點點頭道:“後生可畏。”

說完張居正與張四維閒聊了幾句,張四維即回到值房裡。

張四維到了值房中,然後披上一件厚衣。

儘管值房裡放着炭盆,但他一貫是畏寒也畏熱。張四維覺得身子暖了,方纔坐下批改公文,不久聽得外邊敲門。董中書推門進來道:“閣老,東房林中允前來面恩。”

張四維擱下筆,想了下道:“讓他進來。”

片刻後,林延潮推門入內,然後將帖子奉上道:“晚生林延潮面謝中堂栽培之恩。”

但見公案後的張四維滿面春風,從座上起身對林延潮道:“中允,真是要賀喜你了,任官不過一年即開坊右遷,翰林中屬你乃第一人。”

林延潮見張四維如此很意外。

這張四維從來對自己是不假辭色的,每次向他奏事,都說不上幾句話,就被他打發出門。但一次居然笑着和自己說話,這真是頭一遭啊!

林延潮想起內閣裡對張四維的風評,說他對下屬一貫如此,唯有對他看得上的人,方纔破例。

自己這一次升官也成了張四維看得上的人了?林延潮心底這麼想,面上連忙道:“這實多虧了中堂對下官的栽培,下官唯有竭力相報。”

張四維擺了擺手道:“宗海無需過謙,對了,首輔那去了嗎?是首輔向天子提拔的你,你若先來我這,實是失禮。”

林延潮道:“去了,不過元翁只收了我的帖子,卻沒有見下官。”

張四維聽了若有所思,臉上的笑容也是淡了幾分道:“元輔日理萬機,確無法分身,你既晉中允,但職事仍與原先不變,反而要更着力纔是。”

林延潮道:“下官謹記中堂教誨,能在中堂下面辦事,聞中堂耳提面令,實是令下官獲益匪淺。”

張四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於是端起了手邊的茶。

林延潮見張四維端茶,知是要送自己的客了,於是起身告辭。

從張四維值房裡出來,林延潮又去申時行的值房前。

申時行今日沒在值房,林延潮將帖子遞給值吏。

然後林延潮告假出門往吏部一趟。

走在宮裡的甬道上,林延潮想到,方纔去張居正值房面謝時,張居正居然沒見,這實在是頗有疏遠之意啊!自己這一次提拔,雖說是天子授意,但畢竟還是經過內閣題請的,吏部才下的文書。

自己找張居正面謝,張居正居不承這情,這背後是什麼意思呢?

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五百一十九 來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七百八十章 進言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三十章 奇才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七十八章 背書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