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

張居正每日批改奏章,忙得連蹲坑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內閣裡大小事都是由張四維來管。張四維在言語中暗示林延潮知道內閣現在誰做主,也算說得在理。

這意味着以後林延潮的直接分管領導,成了張四維。張四維此人城府很深,不苟言笑,林延潮在他手底下辦事,必須十分小心纔對。

於是張四維把林延潮叫來交代幾件特別要注意的事。

林延潮當着張四維的面一一聽了,若是換到現在林延潮肯定是要拿着個小筆記本,將張四維交代的事大略記下來。這樣做更重要是表現對領導交代的一種恭敬。

但到了明朝一切簡陋,肯定不能隨手拿着毛筆記在本子上了,何況誰都知林延潮既能過目不忘,定然也能過耳不忘。不過這也難不倒林延潮,他聽了張四維的吩咐後,當場將方纔對方的交代大致簡短複述一遍。張四維見林延潮複述的話,每一句都說在點子上。

張四維的目光中頓時對林延潮精幹露出了一抹訝異。

但張四維依舊沒有表示什麼,淡淡說了一句:“去辦事吧。”

然後舉起茶杯喝了口茶。

林延潮告辭,回到自己的值房之內。

要知道中書舍人有三類,有兩殿中書,兩房中書,中書科中書。

兩殿中書就是侍奉文華殿,武英殿的,雖說經常能看見天子,大臣,但什麼權力都沒有。

中書科就是抄抄寫寫的,更沒權力。

擔任這兩者官員,只能說十分清要,但與權力無緣。所以二者論及地位,完全不能與兩房中書相提並論。

兩房中書沒有定額,但一般不超過三十人。兩房中書也是不同,一等充作內閣隨員的,這是最令人眼紅的,私下裡大家就稱機要中書。

二等就是各房掌事,分管的中書,就稱掌事中書,如之前於中書這等的。

三等就是真正幹活的,最低級的文秘,如果要隨便取個稱謂,就叫書辦中書。

林延潮現在協理,等於分了部分東房掌事中書的權力。東房主要幹什麼呢?或者說他手中權力具體有什麼呢?

一是起草誥敕,實際上如平夷詔那等重要詔書,一般是由誥敕房裡文章寫得好,富有文采的翰林官,中書舍人起草。

二是勘核制敕,西房送來的制敕,敕書,也就是普通奏章,都要由東房翰林勘定。

三是六部到閣手本審覈勘定,書寫揭貼,以林延潮到閣辦事幾日的經驗,東房分到兵部,戶部的手本比較多,但也不一定,其他各部的手本,他也有處理過,只是比較少罷了。

其餘就是如替內閣代擬題本,找四夷館的人來翻譯外國文書等等。

如果能掌管整個東房,那權力可就大了,不過協理二字,就差了一些,但也差不太多。

林延潮坐在值房裡,上衙時間一到,雲板響起。

不久張四維的機要中書來了。張四維的機要中書姓董,其性格與張四維都是不隨便與人套近乎那等,但是董中書表現更爲傲慢,普通內閣屬員見面連招呼都不打那種,至於不得勢的堂部官也是隨便一揖了事。

唯有董中書碰到三位閣老,那反應纔不一樣,林延潮有次看見他在張居正面前,那臉笑得如花一樣。

但見董中書入了林延潮值房內,拿着眼睛瞧着天花板,手中有三本手本道:“次輔讓你勘對後,擬一揭帖。”

話才說完,就立即一扭屁股走了,彷彿一刻不願在林延潮值房裡久留纔是。

這樣的人,林延潮也是拿之當空氣,反正他對內閣裡大部分人也都這個樣子。林延潮將三本手本拿過後,先看封皮。兩封是兵部到閣手書,一封是戶部到閣手書。

林延潮想了下當下在桌上搖鈴,外周值守的內役走進值房問道:“林修撰有何吩咐?”

林延潮拿了兩本兵部手本道:“這給劉編修,這給張修撰。”

內役聽了當下允諾一聲,拿着手本出去。

看官要問,爲何林延潮自己不送去?按照誥敕房的規矩,兩房中書當值時是不能隨意竄門的。

但事情久了,人也懶散了,衆人也不太遵守了。

可於中書一出事後,張四維三令五申,大家又得重新按照規矩做了。

而以前林延潮都是等着掌事中書,將從內閣送來的手本發給自己處理的。哪位翰林,哪位中書舍人,處理哪本手本,都是由掌事中書分配的。但眼下東房沒有掌事中書,林延潮等於得到了部分分配權。

這權力乍看不起眼,但實際上套路很深。

換句話說,林延潮只要願意,可以得到經過東房,任一手本的勘對權,以及擬揭貼的權力。這與原來被動上門完全是兩等不同的待遇。

若是林延潮有心,嗯?某位尚書,我看你不爽,好嘛,就不要怪我挑你奏章上的毛病了。

這奏章上毛病都是在模棱兩可之間,屬於既可判,也不可判的那種。作爲一名合格文職人員,都有一身雞蛋裡挑骨頭的本事,若真心找你的碴,在我的地盤,有一百種方法讓你待不下去。

如手本上哪裡哪裡不對,丟回衙門重寫,或者手本上寫的不對地方,一一列出,給閣老們看。有時候手本還是能正常通過,但噁心一下你總是可以的。

所以這也就是爲什麼,顧憲成的老闆戶部尚書張學顏一得知,林延潮協理東房,立即派顧憲成來送錢的原因。

官場都是這麼一級爲難一級的。

至於林延潮將戶部手本留下,倒不是存了噁心張學顏,顧憲成的意思,只是很‘厚道’的堅持了,拿了錢就要給人辦事的原則。

林延潮看了戶部送來的奏章,原來是河道總督潘季馴請疏通清江浦河道撥款七萬兩,戶部尚書張學顏答曰,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於是林延潮給張學顏手本的揭帖,認認真真地寫了。寫完後林延潮到文淵閣,得知張居正不在閣內。林延潮只好拿出鑰匙,在閣吏監視下,將兵部手本放入內閣銅櫃裡鎖好,就算完事。

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四百章 不收禮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九百零四章 榜樣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大結局上篇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九百六十章 官吏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章 被恐嚇了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千零五章 歲初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