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

林延潮與傳旨太監一併入了會館。

這名傳旨太監姓孫名隆,林延潮就稱他爲孫公公。

孫隆見會館簡陋的樣子,不由道:“狀元公,住的地方真是清貧啊!”

林延潮笑了笑道:“孫公公,此地尚好,吾少時所居不如此許多。”

孫公公點點頭道:“難怪狀元公能道出家貧子讀書的詩來,不過也是苦盡甘來了,釋褐之日,天下將望狀元公爲卿相。”

林延潮心底有數,自己進士及第,又是頭甲狀元,進翰林院是榜上釘釘了。

狀元授官是從六品,也就是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則是翰林院檢討。

除了三鼎甲,二甲三甲的進士要想進翰林院,只有館選,考庶吉士這個途徑。

就算考上庶吉士,也不一定真正留在翰林院了。

只是一個見習翰林,三年後還要經過‘轉正’考試,合格授官,稱爲留館,不合格出翰林院,稱爲散館。散館後的官員,雖仍被視爲翰林,但入閣的機率基本沒有了。

而身爲頭甲狀元,直接跳過見習的,一上來就是正式工,這等滋味真是酸爽。

至於入了翰林有什麼好處?

大明官場有一個鐵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翰林院是入內閣的必經之路,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裡,所有的三鼎甲,最後入閣爲相幾乎達到四成之多。

故而翰林,又有儲相之稱,也就是宰相的預備隊。

“對了,翰林院的黃鳴周黃翰林與狀元郎有鄉誼吧!”孫隆一面喝茶,一面沒來由道了這麼一句。

林延潮心底奇怪,這傳旨太監怎麼會認識翰林呢?林延潮猜道:“可是泉州府的黃翰林?”

孫隆笑着道:“正是這位黃翰林,當年咱家剛入宮不久,在內書堂受過他的指點呢,關係好着呢。”

原來如此。林延潮恍然大悟。

孫隆說的這位黃翰林,乃是泉州府進士黃鳳翔,字鳳鳴。黃鳳翔是隆慶二年的榜眼,對林延潮而言是翰林院裡的同鄉前輩。

至於這傳旨太監也是不凡啊。在不落痕跡中,點出自己是出自內書堂。

如果對於文官而言,非翰林不入內閣。那對於太監而言,也有一個規矩,那就是非內書堂出身的太監。就不能任秉筆太監。

秉筆太監握批紅權,內閣握票擬權,二者是大明的至高權力。

在皇帝怠政下,握有批紅權的秉筆太監和手握票擬權的內閣首輔,兩邊可謂鬥得難分上下。

縱觀明朝歷史,二者爭鬥,一般都是內閣大佬輸的多,而秉筆太監輸的慘。

“原來孫公公是內翰,纔想的言談清奇,出口成章。”林延潮誇道。

出身內書堂。進司禮監的太監,都是以內翰自稱。內翰也就是宮內的翰林,顯然是以知識性官員,不,是知識性太監自居,把自己與那些打雜太監區分開來,也別有一番優越感。

孫隆聽了林延潮稱他爲內翰,不由喜上眉梢。

文臣裡面上尊敬太監,背地裡罵太監的不少,而以林延潮的身份。能主動稱他一聲內翰,自是令他倍有面子。

孫隆笑着道:“好說,好說,狀元公以後身爲翰林。必有入宮行走的機會,有什麼要咱家辦事的,別磨嘰,儘管說一聲。”

林延潮聽了不由感嘆,有明一朝還是文人藏激激,太監坦蛋蛋的多。讀書人出身的文官尿性多。反而是太監們倒很乾脆,是友是敵一句話不囉嗦。

見孫隆的示好,林延潮心想自己以後不僅要抱皇帝大腿,難道還要走閹黨路線嗎?完蛋完蛋,會不會背千古罵名啊。尼瑪的,早知道如此我該再晚穿越三十年,直接投奔魏忠賢啊。

是啊,縱觀萬曆一朝,沒有出過劉瑾,魏忠賢這樣的權閹,那自己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宮中有人好辦事啊!

林延潮道:“謝孫公公賞識了,以後少不了要勞煩孫公公呢,眼下正有一事要勞煩呢。”

這麼快,孫隆差點一口茶噴出來。

林延潮道:“久仰黃翰林大名,但可惜未曾一見,到時候還勞公公引薦纔是。”林延潮是心想自己在翰林院沒有門路,正要拉關係呢。

“當的,當的。”孫隆放心下來,引薦黃鳳翔給林延潮不費什麼功夫。何況黃鳳翔在內書堂教過自己的老師,二人有師徒關係,將他介紹有同鄉之誼的林延潮,大家還可以進一步加深關係嘛,這是大有好處的。

孫隆一口答允下來,然後言自己還要奉駕,就先走了,臨走前林延潮還送了對方一包銀子。孫隆沒推辭,坦然受了。

這時候會館內左右一併幫手,將‘三元及第’的匾額,在會館的正堂高高掛起。

會館之外,爆竹齊鳴,四面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掛起的一刻,會館內外數百人都是齊聲拍手叫好。會館裡掌櫃,夥計、廚子都是一併跑來觀看。

衆人擡起頭但見‘三元及第’四個燙金的大字,懸於橫樑之上,天子御賜金匾,是難得的風光。

一名閩籍的大商人對身旁人道:“狀元及第的匾額,雖是稀有,但咱們也曾見過,可是三元及第的匾額,恐怕是百年一遭。”

另一人也道:“是啊,而狀元郎雖少但也是三年一個,但咱們大明自太祖開國兩百年以來,三元及第的狀元郎不過兩位,真可謂是百年一出,今日算是開了眼界。”

這兩人一問一答故意說得很大聲,不少人都是聽見了。

衆人都是呵呵一笑,這正是錦上添花之時,這一幕也在各處興起。

有人故意逮着掌櫃道:“以後你這會館生意也不用做了,直接開飯館客棧吧。”

掌櫃裝傻充愣地問道:“這是爲何啊?”

那人道:“三元及第的匾額在這裡掛了一個月,天下想要中狀元的舉人,爲了沾這三元及第的喜氣,還不得跑到這裡來啊。”

林延潮站在堂中,數不清的人向他道賀,偶爾他擡頭一睹,看着頭上金字匾額心道,嗯,三元及第,我做到了。

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四百章 不收禮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大結局上篇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五十八章 質疑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四百六十章 幕客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