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

學生時代,大部分人都作過考試時間不夠,然後被嚇醒的夢。⊙,

這個夢不可怕,最可怕是,醒來以後發覺,這真的不是一個夢,然後當場吐血。

皇極殿之外,天色已暗,馬上就要入夜,這時候大部分考生已是在寫第二篇了,而且快寫完了,但林延潮卻一個字沒有動。

這樣的體驗着實太糟糕了。

這時候執事官已是開始分燭了,幾名考生自信地擺了擺手,看來是不等天黑就要謄正完畢交卷了。

林延潮看了一眼,就斂下心神,開始讀第二道題。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看了這一題,林延潮不由佩服,這題目出的實在是妙啊!

完敗林延潮見過所有策問題目,與會試時‘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換了一般的考生,連這題說的什麼意思都不明白,但就算看的明白,能答得好的更難,而放在別有用心的人,一看有種細思恐極之感。

這一題說的是什麼意思?

裴度何人,李唐名相,具體事蹟不多說。

這題目正出自新唐書裴度傳。

背景是唐時爲了肘制相權,令宰相奏國家大事,要金吾密奏天子,不可以私下議事。裴度爲宰相時,唐朝中央附近藩鎮林立,

裴度認爲要剷除藩鎮,於是請天子允許宰相,可於私第裡,招天下英豪詢問籌策,與朝臣商議朝政。天子允許。之後裴度剷除藩鎮,成爲李唐一代名相。

這段故事放在當時確實是佳話。但到了眼下卻很微妙了。

這道題考的是什麼,乃將君權下授相權。

這道題目,是不是很誅心?

林延潮揣測殿裡大部分考生,他們會怎麼答?恐怕這一場裡捧張居正臭腳的人會有很多吧。

張居正曾有一句名言,吾非相,乃攝也。

這也就是張居正敢說此話。換了大明其他任何一位首輔,敢這麼說,都要被拉出午門,彈jj彈到死。

大明朝政治和諧時,天子掌‘批紅’,內閣掌‘票擬’,六部尚書掌‘辦事權’,各司其職。

換句話說,這就是中國版的三泉分立啊。

批紅權等於決定權。票擬等於議事權,六部尚書行駛是行政權。這個構想脫胎於三省六部制,但在權力制衡上更進步了。

然後張居正說,吾非相,乃攝也。

就是要以相權代行君權,你這是要有幾個意思?

不過張居正這麼說,很多讀書人也十分贊成。咱們大明就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咱們一直實行的是虛君政治。

皇帝你只要蓋個章就好了。天下事交給咱們讀書人來辦就好了。什麼你不信任,咱們自小四書五經白讀的?你要相信咱們的節操嘛。

裴度當時要君權下授相權。是爲了對付藩鎮,而張居正要君權下授,是爲了變法。

沒錯,古今變法之事,一定要大權獨攬。張居正通過在殿試上考這道題,就是想讓自己攝政更名正言順一點。讓士子爲自己鼓吹來製作輿論,這也是他一貫的手腕。

所以策問這第二道題纔是重點,士子爲了殿試裡有個好名次,必是在文章裡捧張居正的。

但是林延潮卻不能這麼寫啊!這殿試文章,將來關係到自己的政治立場。

林延潮不是張居正的人。自己的座師是申時行。

申時行是什麼人,除了內閣大佬外,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帝師。沒錯,他是教導過萬曆皇帝的,史書上說,萬曆皇帝對他這位老師十分信任,要不然怎麼當了十年首輔。

所以申時行是一個‘保皇黨’,那麼想也不用想,自己將來也是保皇派。

因此在會試時,自己在策問中,支持張居正變法,自成格局,不必如王安石那般託古言制,丟掉那張皮,殿試第一道題,林延潮也可以替張居正洗白,雖沒有內聖,但也可以外王,先聖不是外王先決之路。

但是你第二道題,你說要以相權代行君權,那就不行!

立場問題上,不能含糊。

林延潮毫不猶豫下筆就寫。

王者承天意以從事。

天以天下授堯舜,堯舜受命於天而王天下。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夫聖王未嘗不待賢臣已成其功業。

通篇說下來,君權天授,賢君有賢臣輔之。堯有四臣宰,舜有臣五人,都天下大治(託名古人是必要的套路)。

正如天子要承天意行事,那麼宰輔也要受命於天子行事。大意如此,然後長篇大論。

林延潮言辭也不鋒芒畢露,罵相權竊君權,那肯定是找掛科的,但通篇上提倡權操於天子,相權來自與君權所授,這你不能說我有錯。

這時候皇極殿外光線已暗。

日已是西垂,落入西山後,天邊浮出晚霞。

堂上張懋修,蕭良有,顧憲成,劉廷蘭,黃克纘等人都已是將卷子寫完交到了受卷官那。

雖說殿試沒有謄寫,但還是有糊名的。受卷官一拿到卷子,就先行彌封。

堂內數位讀卷官,有的已是拿着考生彌封好的文章,迫不及待地先讀了起來。

隨着考場上的考生一一離去,剩下的考生也是在最後謄寫文章。殿試裡給考生兩支燭,不過有不少士子就沒有用的。

待他們寫完文章交給受卷官後,步履輕鬆地走出殿外,在殿門外碰見相熟之人,還傳來一兩聲低低的笑聲,笑聲裡聽出擺脫壓抑後的舒暢。

至於其他考生,也多是不急不忙的謄寫,陸續皇極殿上的位置一個個的空了。

考生從殿上交卷離去,但林延潮對此恍然未聞。

此刻寫出合乎當權者的文章,已是林延潮次一層的追求了,此時此刻的他,只想寫出心底的好文章,只是在有些字眼上作了淡化處理。

林延潮全神貫注地寫着,不知不覺間眼前突然一暗,原來第一支蠟燭不知什麼時候暗了。

林延潮不急不忙,拿過第二支蠟燭來,此刻皇極殿內,大部分位置都空了,唯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考生仍在做題。

殿裡燭光星星點點,這一刻多麼似曾相識,讓林延潮想起了,當初在濂江書院的二梅書屋時,自己秉燭夜讀的一刻。

那時也是大部分同窗都離開了,在書屋裡,唯有自己和幾個人同窗支着蠟燭,猶自在讀四書五經。

寒窗十載就是爲了今日這一刻,這也是自己讀書生涯的終點了。

看着殿上的燭光,林延潮有些恍惚,這時纔想起現在不是想這麼多的時候。

林延潮第二題寫的已是差不多了,當下點上蠟燭繼續寫。由於之前第一道題花了太多功夫思考,現在對林延潮而言時間不充裕了,第二道題寫完後看來沒有辦法修改稿子了,只有直接謄寫至正捲上了。

索性一邊謄正,一邊修改,只要自己有整篇文章架構在腦海裡,如此就不怕謄寫時出錯。

林延潮手腕懸於捲上,運筆如飛,一個字一個字在筆下現出。既是正卷,要求每一個字必須寫得工整美觀,而且林延潮還需在正捲上完成修稿,難度還是不小。

但林延潮此刻心底無比沉靜。

無論是四周陸續起身交卷的考生,還是幾位身爲閣老尚書的讀卷官走考場上巡視,都不能干擾此時此刻他的心境。

多年讀書養氣,令林延潮有了一種遇大事能有靜氣的涵養。

此刻張居正從外間走至皇極殿來,皇極殿旁有一暖閣。

方纔他剛與天子在暖閣裡奏請了編輯歷朝寶訓,實錄之事。現在張居正目光在皇極殿上一掃而過。

但見殿上已是空曠,考生卻寥寥無幾,只有十七八人在那秉筆直寫。

到了這一刻,考生都是額上冒汗,露出焦急之色。張居正知道越是到最後,心底就越亂,寫出來的文章就越差。

不過衆考生中唯有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人坐在殿角,不過十**歲的樣子,雖仍在寫卷,但背心卻是挺得筆直,懸腕運筆透着一股從容不迫的味道。

“元輔大人!”

申時行見張居正行了禮。

張居正將目光收回道:“今日殿試試兩道題頗緊嗎?”

申時行笑着道:“尚好,不過就是寬限都兩日,也是會有人寫不完的。”

張居正沉吟道:“士子畢生之業,在殿試一舉。若是考生未畢,不用催逼,且容至四更好了。”

申時行道:“是。”

於是申時行轉過頭將張居正的話一說,這十七八個考生都是神情一鬆。

林延潮擡起頭,但見在殿旁宮燈之下,一名五十餘的官員站在那,此刻面有美髯,身材頎長,若不說年歲,乃是一個翩翩美男子。

見對方正盯着自己看,林延潮停筆拱手,然後又垂下頭繼續寫文。

對方則是捏須笑了笑。

林延潮繼續從容不迫的寫卷,待第二支燭暗之前,將兩篇策問盡數寫完。

看着已是大功告成的試卷,林延潮不由一笑,當下拾卷而起,來到受卷官前道:“學生寫完了。”

交卷之後,林延潮走出皇極殿,不由心情舒暢。

看着殿外月明星稀,他不由心道,這紫禁城的月色,真是好啊!

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第六十八章 冬衣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二十八章 民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九章 被恐嚇了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三十章 奇才七百九十章 對策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單章兼請假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