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

閱卷官姓方,乃是教職出身,點爲會試閱卷官後一直戰戰兢兢。

同樣身爲考官,可是閱卷官和同考官,可謂是天差地別。同考官雖說與她們一般辛苦,但考完一房後總能收得二十名門生,這在將來可都是人脈啊。

但閱卷官了,吃苦受累,揹負壓力不說,考完後毛都撈不到。

此刻這位方閱卷官,已是很煩躁了,昨夜只是睡了兩個時辰,今日一早起來就是讀卷,一個字一個字讀了幾十篇文章,雙眼佈滿血絲。

這纔剛剛拿起林延潮的卷子,還未看卷,心情就是沒來由一陣煩躁。這一次本房薦卷差不多已滿,剩二三十卷裡再取一兩卷最多了。

故而這方閱卷官一拿起卷子,即是以一種批判的眼光,來讀卷。

不過這位閱卷官也不敢真的隨意應付,要知道作文易,衡文難,自己寫一篇文章好壞自己知道,但別人的文章,可不能輕易一言而決。

這閱卷官拿林延潮的文章讀了起來,首題破題,聖人之心,惟知有禮而已。

破題不過泛泛而已,面閱卷官又看面幾行文字,文章言簡意賅,並非是自己所喜的。文章並不合閱卷官的口味,但他也不敢貿然,將卷子罷落。

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考生心血所在,身爲閱卷官的他也儘量減少憑一己好惡取士的弊病。

當然也有隻論個人喜好,而不論文章高的考官,那樣的文章就算是王世貞寫的,到了不喜歡復古之風的考官眼底,結果也是丟在一旁。

看寶易,看文字難。閱卷官嘆了口氣。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於是拿出另一篇文章來比對。

這也是考官看卷的辦法,同房的考生七篇文章題目一樣。答題都是差不多,同樣兩篇文章對比起來。很容易判出高來。

拿來與林延潮對比的文章,是一篇待定卷,所謂待定卷就是寫的還算上乘,但略又不足,處於可入可不入之列。

這閱卷官拿兩篇文章pk,當然是勝的留,差的淘汰。

閱卷官初時對林延潮的文章不以爲然,但兩一對比後。卻態度轉變了。

“這裡的文字,如此寫來,確實比另一卷高明多了。不,不是高明多了,而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承筆,轉筆,運用的很高明啊!“

“這等雄健之詞,非老學宿儒不能到。“

待七篇讀完,方閱卷官嘆道:“原本這等文風,我是從來不喜的。但今日讀來卻令我不得不取,幸好險些沒有因爲個人的偏頗,而錯失一名棟樑之材。“

當方閱卷官拿起文章來。向同考官何洛書走去道:“何大人,此篇可入薦卷。“

何洛書正在讀卷,見對方持卷而來,笑着道:“先放這,待我看完再說。“

方閱卷官當放卷子,停腳步,本要讓這位何大人,再認真看一看這篇文章,但方閱卷官。隨即心想何大人,乃是當今翰林。怎麼看不出這篇文章的妙處,何況他眼新得首輔的青睞。自己是萬萬得罪不得的。

於是方閱卷官,轉身走了。

而另一旁何洛書正伏案上閱卷,身爲本房房官,他不僅要看面閱卷官呈上的薦卷,要從閱卷官判的落卷中,看看是不是有不足之處。

不過這兩日來何洛書都是很滿意,他面三名閱卷官評卷,確實算得上公正。

何洛書喝了口茶,當取卷讀來,卷子草草看了十幾行後,突然精神一震,將椅子一拉,從剛纔一目十行讀到半篇的地方,又是重頭讀起。

“好文章,淳實典雅,而不浮華。”

何洛書點點頭,繼續讀去,從頭篇讀至最後一篇,他都是心覺滿意,心道如此的文章,篇篇都可作科場範文的。

到底是哪個才子寫的?湯顯祖?顧憲成?蕭良有?魏允中?

不對,他們都不是治書經的。

何洛書又重讀一遍,但覺得文風有幾分似曾相識之感。他突然記起在當初在西山文會時,讀得那篇漕弊論的文章,陡然恍然,對了,這林解元不正是治

書經的嗎?

他的那篇尚書古文註疏,自己身爲治尚書的名家,也是讀過的。

這等文風旁人輕易模仿不來,再說四篇經義,論專研之深,恐怕近千治尚書的考生,也無人出其之右了。

這篇文章,若是呈上,不說經魁,就是會元也是可得啊。

但是,但是,林延潮你實在運氣不好啊!五經你什麼經不選,非要選書經!

何洛書放文章,長嘆一聲,尚書經魁,早已有人選。張相爺的兩個兒子張懋修,張敬修,也是治書經的。

那麼林延潮的文章毫無疑問會拿首卷,如此至張相爺的兩個兒子於何地?要知道會試前五名,也是如鄉試五經魁排列,各房各取一人,名額只有一人。

若是林延潮這篇文章呈上,與張懋修,張敬修二人的文章一較,高立判。就算不說二張的文章,就算五千舉子中,恐怕也沒有人可與他相提並論了。

除非正副主考,連自己在內的十七位同考官一併指鹿爲馬,集體作睜眼瞎。

既是如此,又何必多此一舉,弄得那麼麻煩,自己直接將此卷,在此無聲無息地罷落就好了。

何洛書心底已是有了決定。

最後何洛書惋惜又讀了一遍林延潮的文章,心底更是感慨,王世貞稱此子必爲一代文宗,果真半點不假,希望這一次打擊不會令他一蹶不振。

也是當年張相不也是這麼過來的,明明十三歲可以中舉人,但湖廣巡撫顧璘卻阻擾,讓其落榜,此乃是磨礪栽培之意啊!

我也是爲了研磨他的心性,若是真乃大才,受此小小的打擊,再等三年又何妨?到時候會元對你而言,唾手可得啊!

何洛書想到這裡,自覺的爲自己一番行爲找到了藉口,於是心底就子就舒坦了。

於是何洛書將林延潮的文章拿過來,從頭到尾再讀了一遍,這一遍不是爲了別的,而是在雞蛋裡挑骨頭,想要找出違制,或者欠妥的地方,好名正言順將文章罷落。

但讀了最後,何洛書用了整整一個時辰,將文章反覆讀了十幾遍,也沒找到半點差錯來。

林延潮這七篇文章作得是四平八穩,滴水不露,自己想盡了辦法,也是束手無策。

這着實令何洛書絕望。

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一千四十章 交換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感謝書友們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