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

在唐朝時,禮部試不糊名。@

故而考生在考試前,拿着得意文章,私下呈有地位者或主考官,求以推薦,此稱爲行卷。

採用糊名制後,行卷才大大減少。

但也不是沒有,事實上士子私下將文章給官員,甚至主考官,就有事先約定門生的意思。

到了本朝唐伯虎科場案的例子就不說了,當初林誠義也曾將文章在考試前,交給胡提學。

京城裡還有個笑話,說一名士子住在一名大官的官邸邊,他特意在牆上作一輪竿,專門將自己的詩詞投於大官院內,希望能得到他的賞識。這士子還將輪竿美其名曰詩鉤。

故而當初林延潮拜訪申時行時,也將文章給他看。

申時行收下了,沒說什麼,那時他還不是會試主考官,收下卷子也無妨。

申時行看似閒聊,向餘有丁問道:“餘兄,找到你千古一遇的文章沒有?”

餘有丁聽了皺眉道:“這倒是沒有。奇怪啊,不應如此的……”

申時行聽餘有丁的話,知道林延潮的文章,確實沒在這三百零二卷之列,不過面上卻沒有反應,只是笑着道:“餘兄莫非說的是之前在考場看得那篇文章,不過沒什麼,馬有失蹄,就算餘兄你,也有走眼的時候嘛。”

餘有丁聽了急道:“申翁,這實在沒道理的……”

申時行打斷餘有丁的話。道:“下面各方呈上的卷子,我們已是審閱了。下面就是搜落卷,定草榜了,明日就是二十五,一般在二十六日定下草榜,二十九日如期放榜。算算還是充裕。”

會試在定草榜前,有主考官去各房搜落卷的規矩。之前有一次鄉試。主考官對同考官的薦卷不屑一顧。專門在落卷中選拔人才,不過卻犯了衆怒。

到了後來,主考官就很少搜落卷了,或者是走個過場,作個形勢。若是對搜落卷十分較真,就表示主考官對各房同考官眼光的不信任,這可是得罪一片人的事情,大部分主考官不會這麼作。

餘有丁正猶豫是否要提出搜落卷,但聽申時行方纔話中沒有反對的意思。於是道:“申翁,文卷浩繁,時日所限,我等不可自謂。去取必皆允當,而無一遺才。我看落卷之中未必沒有滄海遺珠。”

申時行聽了繼續‘引導’道:“如此啊!不過若是搜落卷太過求真,恐怕各房考官會說我等通關節啊!”

餘有丁當下道:“這有何妨,只要我等一心爲公即可,量也無人會說。”

申時行道:“餘兄果真是一心秉公,既是如此,本閣部就隨你下各房巡查。”

餘有丁聽了十分感動道:“有閣部在堂。量那些人不敢有異議。”

當下申時行與餘有丁自去幾房搜卷,易經五房自是最先去的。

申時行,餘有丁二人從落卷挑出卷子來看,首先是看閱卷官與同考官的評語,與文章是否比對。

捲上有考官說文章違制的地方,只需在文章上找出無誤就行了。

比如有些要避諱的字,考生需缺筆避諱的,考生沒有,或許是直呼聖人名諱,破題中不小心罵題的,那麼只需看一處,其他都不用看,就可以直接丟了。

所以搜落卷也是很快,只是在考官在評這篇文章,文理不菲,文章不通等等時,才需認真看的。

即便如此二人,也是費了一個上午,纔將易經五房的落卷審了一遍。

餘有丁當下問道:“申翁,明日就要定草榜了,看來十七房不能一一去了,你看下午去哪個房?”

申時行猶豫了一會,道:“易經審過了,詩經也是五房,若是再一一看去就太繁瑣了,至於春秋,禮記各只有兩房,又太少了,不如選尚書吧!”

餘有丁笑着道:“申翁高見,書經三房,一個下午必是可以搜完,我們這就去!”

當下申時行,餘有丁來至何洛書的房內。

何洛書是庶吉士出身,而餘有丁之前是庶吉士教習,當下何洛書以門生之禮拜見餘有丁。

既是門生,餘有丁毫不客氣,對何洛書指着數堆落卷道:“各房之中,屬你呈卷最慢。”

何洛書肅然道:“學生以爲三場之後,再薦卷出房,方顯鄭重。”

申時行與餘有丁對視一眼,也是點點頭道:“有理。”

於是餘有丁,申時行查落卷,何洛書照規矩要不在當場,以示迴避。

房內只有二人與三位閱卷官在。

餘有丁在查卷,申時行則是找三人一一問話。

申時行待問至方閱卷官,二人聊了幾句,方閱卷官突然道:“啓稟閣老,卑職三日在考房內見得一件怪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申時行溫和地道:“但說無妨。”

方閱卷官道:“當時卑職正在考房中批卷,半途倦了,故而坐而假寐,半夢半醒時見一人着衣冠立燭影下。”

申時行聽了露出慎重之色,考場上鬼神之事很多,故而衆人都不敢輕忽。

申時行道:“此莫非是歐陽公朱衣取卷之事?”

歐陽公就是歐陽修,傳說歐陽修當考官每閱卷時,就見一朱衣人向自己點頭,凡點頭就說明這篇文章作得極好。這一幕只有歐陽修可以見,其他人都見不到。

故而歐陽修曾說,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一點頭。後人用朱衣點額,指文章被考官看中。

申時行當下問道:“那朱衣人在何處?”

方閱卷官朝一堆落卷上一指,申時行走到落卷旁抽卷連讀數篇,突翻到一篇落時停下,脫口而出道:“好文章,怎委屈在此?”

申時行說完拿着卷子來至餘有丁面前道:“你先看看此卷。”

餘有丁從申時行手裡接過卷子,突道:“幾乎失之交臂,申翁,我與你說的就是此卷!你從哪裡得來的?”

申時行當下將方閱卷官叫來,將朱衣人的事說了一遍。

餘有丁嘆道:“真是多虧了這位方兄啊!”

方閱卷官正色道:“兩位總裁,下官豈敢居功,此乃神授,蒼天不願見朝廷失此文魁。”

說完方閱卷官將官袍一撩,朝天一拜。

聽方閱卷官這麼說,申時行,餘有丁頓時都是肅然起敬。

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三章 能否讀書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