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

這漕船把總在路在中央,對方見了林延潮後當下抱拳道:“在下遮陽總把總楚大江,見過解元郎。”

林延潮笑着調侃道:“幸會,楚把總,這麼巧,出來散步?”

楚大江連忙道:“解元郎取笑了,之前船上不知解元在,故而有所得罪,望請見諒,在下替弟兄們來答謝解元郎,這是一點心意。”

說着漕船把總生怕誤會般,取了一紅綢攤開,裡面包着幾錠銀子,然後沒有直接遞給林延潮,而是捧至陳濟川面前。

陳濟川取過後。陳濟川掂量了下,低聲對林延潮道:“大約二十兩銀子。”

林延潮沒有讓陳濟川收下,而是問道:“楚把總,這是什麼意思?”

楚大江道:“一點小意思。衙門給在下實到手不過一百二十兩,這二十兩實是不多,讓解元郎見笑了。”

一旁展明問道:“三百石漕糧,按米價折銀,以及修船的船價銀,聽聞那船老大賠了一百五十多兩,怎麼楚把總到手才一百二十兩?”

楚大江嘆了口氣道:“這位兄弟不知,官場上的陋規,少的部分,是給衙門官吏孝敬的常例。”

林延潮聽了道:“楚把總,這錢得來不易,這二十兩我不會要的。”

楚大江道:“解元郎,萬萬不要如此,我楚某實生平最怕欠人情!”

林延潮笑了笑道:“無所謂人情,我之所以不揭穿你,一來一路見得船老大貪婪,早有心除之,二來看在你做事還算蠻橫,但下手還算餘地,至少你選的是妓舫,而不是百姓的漁船,算得上是一條劫富濟貧的好漢吧!”

楚大江聽林延潮這麼說,又是感動。又是慚愧地道:“在下當時也想搏一把的,手下弟兄家裡都背了債,不拼不行,否則就算一路平安到了通州倉場。也抵不了債。”

林延潮問道:“你既是糧沒了,還是要去通州嗎?”

楚大江道:“是啊,雖是糧沒了,但是朝廷規矩,漕船還是要到的。還需將折銀送至,否則監兌官會將我等充軍的。所以解元郎的大恩大德,咱們無論如何也要還啊!”

說到這裡林延潮與展明和陳濟川相顧一笑。

之前吳知縣本來是備下一艘去蘇州的船,讓林延潮到蘇州後,再轉搭其他船入京趕考的。從蘇州至北京,若不是包船,運氣不好,要轉搭別船兩三次。對比下來漕船雖比民船慢一點,但直抵通州倉場,不用半路‘轉公交’。無形就方便多了。而且在運河擁堵時,漕船有優先通行權,不用如民船排隊等候。

林延潮道:“把總,你若真要報答我們,這一回我赴京趕考,就請你順路載我們一程好了。”

見林延潮有求自己,楚大江當下一拍胸脯欣然道:“解元郎要搭我們的漕船,自是我們弟兄的榮幸,只需解元郎不嫌咱們漕船簡陋就是。”

坐漕船進京趕考,林延潮再一次體驗什麼叫‘公車私用’。

港口上之前撞江山船的漕船。瞬間早就是補好了,還多了兩條船。

這楚大江身爲把總,手下自是不會只有一條船。大明運兵軍制,是上設漕運總兵一名。一名漕運參將輔之,下設十幾名把總,每個把總下轄幾千運兵,幾百條船不等。

楚大江所在的遮洋總,乃是爲了隆萬海運所設,下面本有幾十條遮洋大船。這遮洋大船是走海路運漕糧。而不是走陸路的。

但可惜隆萬海運已是被叫停,遮洋總面臨被撤的風險,原來幾十條船都被其他把總瓜分了。楚大江現在手下只有三條五百料的遮洋船,仍承擔着一千石漕糧的糧額,故而必須用海船走運河運送漕糧。

於是林延潮上了楚大江的遮洋船,三艘船也從吳江起錨,從杭州至蘇州的水路,雖是繁忙,卻還算十分好走,幾日後,船到了蘇州,即在胥門外登岸。

楚大江與林延潮道自己下船採辦土宜,大約需在蘇州停泊一日。土宜就是私貨,漕船夾帶私貨過關,這不是秘密,而是朝廷公開允許的。

之前運兵受不了漕運之苦,逃亡嚴重,幾乎逃了三分之一,朝廷也是不得已,放開了一條口子,允許北上入京的漕船,在不接受商家的請託下,夾帶部分土宜入京販賣。

楚大江去採買,林延潮三人也是乘着下船,去逛了下寒山寺。

這等天下聞名的禪林不去,林延潮回去實不好意思對人提自己去過了蘇州。在寒山寺裡林延潮進香,又在寺內吃了一頓豐盛的齋飯後,這才返回漕船。

至於楚大江也是採買了很多土宜,因少了三百石的糧額,三艘船空出很多地方,故而採買的私貨就不免多了一些。

楚大江見了林延潮,頗不好意思道:“讓解元郎見笑了,這都是生活所迫啊!我知你想什麼,雖說省卻了三百石漕糧,但其中辛苦不足道來。”

林延潮道:“願聞其詳。”

楚大江苦笑道:“既是解元郎要聽,我也只有一一道來,咱們運兵有三苦,一是水次之苦,說的是未開拔之前的。”

林延潮不由問道:“還未開拔有什麼苦?”

楚大江道:“解元郎有所不知,如漕船開拔時,需漕院令箭牌票差扎,每船按常例需給五兩銀子,去州縣領取糧書,每船也需賄五六兩銀子。”

展明問道“若是不給呢?”

楚大江搖搖頭道:“不給,就誤了漕期,不能在十月前抵至京師,我等都要充軍。這船未離水次倉,就費了幾十金了,這也就算了。就算領了領書,到了州縣水次倉領了漕糧,但也要遭一層盤剝。如糧書上說是一千石,但我滿打滿算,領到的還不到六百石,其中多半還是雜色,至於補貼運兵的耗米,腳米和輕賁銀,也只給了兩三成。但到了通州倉場卻得給足一千石,若少了就需問責,這其中的缺額不靠我們運兵自己貼,能行嗎?”

林延潮三人聽了都是無語。

楚大江繼續憤憤不平地道:“這也就算了。咱們當兵就是爲了吃糧,但連糧餉也從沒有給足過。”

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五百三十章 回京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五百零三章 鼎邊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第一步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不是後記的後記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單章兼請假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一步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四百七十一章 ********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七十八章 背書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