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

本院命你當堂作一首詩來!

劉堯誨一語落地,衆人都是側目,這一句居高臨下的意思很明顯,盡顯其一方諸侯的派頭。

在場有不少撫臺,藩臺的官員,聽了劉堯誨這話,都是附於其後道:“解元郎,這是撫臺大人賞識的才華!”

“不錯,撫臺大人擡舉你呢解元郎。”

‘無需敝帚自珍嘛。‘

少有幾人不客氣地道:“解元郎,你這不是怯場吧。”

“解元郎不擅詩詞,傳出去不是爲人笑話,速速依撫臺大人之意作來。”

在官員看來,上官指下屬當場賦詩是很正常之事,但衆舉人多是飽讀詩書,雖是嚮往做官,但對於官場一套規矩還是不習慣,彷彿有人強行逼着他們作詩一首來般。

王世貞在旁清楚,劉巡撫也有透過這一手來顯威風的意思。

林延潮是解元郎,舉人之首,他人拿官場那套規矩,來使喚他了。這叫自視爲天之驕子的衆舉人不免不舒服,不免生起同仇敵愾之心。

林延潮神色淡淡地,這時鄉試第六人黃克纘站起身道:“解元郎前幾日考場大病,此刻或許還未病癒,不如讓在下替他代作一首。”

衆官員心想這也可以,代作詩詞也是常有的事,劉堯誨手撫長鬚,眯着眼道:“本院現考校得是解元郎,一會自會輪到你。”

黃克纘本來抱着不平之意,但劉堯誨一眼瞪來,不由有幾分心底發毛,心生懼意,忿忿坐下。

陶提學皺眉,他看過林延潮歷次童試卷子,五言八賦詩都作得平平,否則院試那一次自己就拔了他爲案首了。眼下並非怕林延潮作不出來,若是他一般舉人作得差一點也無妨,但他偏偏是解元郎,萬一拿不出鎮場詩來,必會名聲大損。

劉堯誨對左右低聲吩咐了一聲,當下一名官吏端着一杯酒走到林延潮身旁。這意思很明顯,答得好就是敬酒,答不好就自飲罰酒。

到了此刻,林延潮不作也得作了。

但見林延潮平平站起身來,向劉堯誨作了一禮。

卻見劉堯誨露出了一分笑意,看着自己,但自己在眼中不過是螻蟻一般。

林延潮環顧衆人朗聲念道:“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林延潮聲音清澈,衆人都聽在耳裡。

鍾銘即是鐘上的銘刻,謗書即攻訐文書,屠羊說乃殺羊的屠戶,當年隨楚昭王逃亡時,立下大功,楚昭王復國後要封他爲三公,但屠羊說道,我豈能因貪圖爵祿而使我的君主有行賞不當的名聲,我不要三公,只要回去殺羊。

這首詩大意是左邊是褒獎,右邊是惡評,人間萬事沒有一定對錯,倒不如學屠羊說淡泊名利,神馬一切都乃浮雲啊!

聽了林延潮這話,衆官員們額頭都是冒出汗來,不是這詩作得不好,而是因這詩實在說得不客氣。林延潮分明是借詩道,前日我才中得解元,今日你給我上敬酒,罰酒,不過沒關係,當學屠羊說,你的誇獎還是責怪,與我而言都是浮雲。

衆舉人聽完後,都是神色亢奮,這是什麼,這纔是讀書人的風骨。

眼下他們還未官場那場是是非非打磨,尚有銳氣在身。面對當朝二品大員的爲難,林延潮這一首詩不亢不卑地頂了回去,纔是讀書人的骨氣。

若非沒有人敢作出頭鳥,必是一併喝彩起來。

王世貞,陶提學亦是欣賞的點點頭。

他們都知,詩作得言辭絢爛等等都在其次,最重要是能以其詩觀其志。這首詩非心胸遠大之人不能作。

若是一名經歷宦海幾十年,看透世情的官員作來此詩更合適。只是林延潮不過一介少年怎麼會有如此的閱歷,這般心胸?

衆人都揣測劉堯誨的反應,林延潮雖沒有過線,但還是落了他的面子,敬酒罰酒就看看這位劉巡撫氣度如何了。但見劉堯誨雙眼半開半合,平靜如常,城府深沉,看不出絲毫喜怒來。

巡撫不表態,衆人皆覺得實在氣氛實在壓抑。王世貞,陶提學都做好,林延潮若被訓斥,他們出言力保的準備。

劉堯誨將蟒袍一拂,從案上舉起杯來,崩出了三個字:“作得好!”

這一聲猶如一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被壓抑了許久了,堂內衆人都是爲林延潮這首詩喝起彩。衆舉人都是將掌都拍得通紅。

劉堯誨將酒杯遙遙對林延潮道:“解元郎真驚世之才,本院敬你一杯!”

說完劉堯誨淺呷一口。

“謝中丞大人!”林延潮一手托杯一手掩袖,然後一飲而盡。

衆人見林延潮出了這麼大風頭,但是如此淡定,不由都是佩服,這纔是如方纔詩裡所說,這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氣度。

稍後衆人也是賦詩,不過在林延潮這一首鎮場詩之下,都是黯然失色。

宴會散去,衆人盡興而去。

劉廷蘭,黃克纘,何喬遠,看着遠處燈火處,王世貞,陶提學拉住林延潮似在叮囑什麼。

見到這一幕,令幾人不由羨慕。

“此人吾不如矣。”劉廷蘭不由發出這一聲感慨。

衆人都是問道:“劉兄何必這麼說?你的才華不在解元之下。”

劉廷蘭搖了搖頭道:“才華倒是次要,若是今日換做你們,你敢在巡撫面前賦此詩嗎?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啊!‘

衆人都是點點頭。

黃克纘道:“見劉兄佩服他人倒是第一次,不過以我看來是好事,劉兄今日之不如,他日之如也。”

聽了黃克纘這麼說,衆人都是大笑,劉廷蘭更是大笑,然後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走吧!”

“我和陶兄說的事,你回去再細細思量。”王世貞對林延潮道。

“是,弟子一定會盡快給老師答覆。”

林延潮說完向王世貞行了一禮,趨步向後再轉身離去。

王世貞,陶提學二人目送林延潮離去,陶提學向王世貞道:“鳳州兄觀此子如何?”

王世貞沉吟良久這才道:“原本本官以爲此子不過文章作得好,今日卻覺得銳氣逼人,令本官不由想起了一個同年。”

王世貞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這是含金量最高一屆進士,陶提學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不由問道:“不知是哪位同年?”

“張江陵!”

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九百九十章 儲相五百七十二章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五百零七章 家宴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四章 叔侄定計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第六十八章 冬衣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一千章 經史並重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七百零五章 託付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大結局上篇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四十九章 神童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