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

深秋時節,桂花飄香。

夜空中繁星如鬥,涼爽的夜風,夾着桂花香氣撲撲地吹打在馬車窗簾上,車內暗香浮動。

催夜的鼓聲由鼓樓傳來,路上行人更是匆匆,街邊家家宅院前一盞又一盞的風燈亮起。

巡撫衙門,張燈結綵,歌舞昇平。

馬車在巡撫衙門前街口停下,機兵盤問道:“爾等有請帖嗎?”

馬車上展明將請帖遞給對方,這機兵連連道:“是解元郎,失敬。”

“好說。”展明一策馬鞭。

馬車直駛至衙門口前停下,林延潮下了馬車。以往鹿鳴宴,都是在貢院的,但今年鹿鳴宴卻移至巡撫衙門舉行,聽說這是巡撫大人的意思。

鹿鳴宴還未開始,但林延潮到時大多數新進舉人都已是到了。

巡撫衙門一堂內正奏着雅樂,如小兒手臂粗的大紅燭高掛點着,席案上皆用紅綾裹起。衆舉人與同年們互拜以及拜會師長。堂上四處都是充滿了喜慶。

林延潮一走到堂前,衆士子們高聲談笑和雅樂,鼻尖則是嗅着美酒佳釀的香氣遠遠飄來。

衆舉人見林延潮,亦是向林延潮行禮道:“解元郎。”

林延潮一一還禮,然後拜會了自己的房師,再又拜會了陶提學和王世貞,分別謝舉薦之恩,算是定下師生名分。三人都很高興,對林延潮說了一番勉勵的話。

下面開宴尚有空暇,林延潮在衆舉人也就是翁正春,林世璧等人相熟,此外認識的人不多。

林延潮索性走到一旁席上坐下,附近不少不擅長應酬的舉人,也是默默坐着。林延潮斟滿一杯美酒,看着樂師輕輕敲着編鐘,調琴鼓瑟,享受着此刻的良辰美景。

“撫臺大人到!”

隨着官兵一喝,衆舉人皆是停止議論垂首而立,雅樂亦是停下。

福建巡撫劉堯誨邁着官步而來,堂內氣氛頓時肅然。

林延潮想起在貢院前,見到劉堯誨的一幕。當初他以爲周知縣算是官威很重了,但與福建巡撫劉堯誨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到任兩年來,劉堯誨有首輔張居正的支持下,兼平倭戰功,權傾一省,連左布政使萬思謙也很難說上一兩句話。

王世貞等官員都是垂首向劉堯誨行禮,而劉堯誨自顧走到主位上坐下,一旁撫衙官吏才宣佈鹿鳴宴開始。

對於赴過簪花宴等的士子,對於鹿鳴宴早已是瞭然。

至於爲何叫鹿鳴宴,意爲在宴會上要唱鹿鳴詩。

爲何要唱鹿鳴詩?一說鹿通音祿,鹿鳴即是祿名,中了舉人從此就能當官,祿名自滾滾而來。

還有一說鹿鳴三章的首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說的是鹿發現美食時不忘同伴,發出呦呦的聲音招呼同伴一起進食,古人認爲此爲美德。故而舉辦個鹿鳴宴,告訴這些舉人,以後大家一鍋裡吃飯了,以後有什麼好處,不要忘記兄弟。

開宴後樂師當下奏起了鹿鳴詩。

身爲解元林延潮起身歌第一章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林延潮歌完,衆舉人一併和之。

林延潮唱完了三章,衆人也是和完三章。

鹿鳴宴後,衆人照着慣例當賦詩一首。衆士子們都是躍躍欲試,這可是衆大佬面前一展其才的好機會。他們這幾日都是一直在準備呢。

王世貞問道:“諸位誰的詩做好了嗎?”

衆人都看向林延潮,這檔口應是解元郎先起身賦詩一首的。

林延潮還未開口,冷不防次席劉廷蘭起身念道:“晚生這有一首,先來獻醜,一時天府姓名登,三載文翁禮俗行,已着袞衣親勸駕,更施燕席共談經。杏園路逐三春暖,星漢槎通八月靈。聖策若詢黃髮老,爲言輕重系朝廷。”

好!

堂上堂下都是一片喝彩,劉廷蘭這詩作着實不錯,且還頌揚地方文教之功。

劉廷蘭笑了笑,作了個團揖後坐下朝林延潮看了一眼,先拔頭籌的意思很顯然嘛。

劉廷蘭道:“解元郎時文寫得好,劉某佩服,就不知詩作如何,吾拭目以待啊!”

林延潮道:“一般一般,斷然是比不上劉兄的,反正鄉試,會試又不考賦詩。”

劉廷蘭氣結,眼中露出‘你竟這般無恥’的神情。

王世貞撫須微笑,顯是對劉廷蘭的詩作很滿意。

劉廷蘭一詩後,頓時熄滅了很多人的衝動,因爲他們詩作與劉廷蘭相較實在相差太懸殊,不好拿出來。

這時林世璧起身道:“晚生也得詩一首,便從場屋了經綸,看取朝家詔選掄。天賦忠良須努力,人生溫飽豈榮身。鼎來時事方憂國,到底儒冠不誤人。青紫拾來餘事耳,直應尊主庇斯民。”

衆人皆讚道:“此詩有富貴氣度,與亞元郎之詩真難分伯仲!”

劉廷蘭聽了林世璧之詩,倒也是露出幾分佩服之色。

林世璧微微一笑對林延潮調侃道:“延潮,世叔之詩如何?”

林延潮笑着道:“世璧兄之詩,一貫是極好的。”

林世璧一曬,坐在二人當中劉廷蘭心想,這二人又是世叔,又是世璧兄,關係好亂啊。

鄉試二三名劉廷蘭,林世璧之詩後,萬馬齊喑,無人敢上去唱和。

福建巡撫劉堯誨沉着臉,對王世貞道:“鳳州兄,這屆舉子裡除了此二子外,莫非沒有別的俊才了?”

王世貞畢恭畢敬道:“回撫臺大人,不說其他人,解元郎的詩還未作呢。”

“解元郎?”

一旁陶提學知道林延潮詩才如何。連忙道:“解元郎詩才一貫不佳,撫臺,總裁莫抱有太大期望。”

劉堯誨拂了拂身上的蟒袍,淡淡地道:“鄉試雖不考詩賦,但解元郎乃一省之文魁,不擅長詩賦,卻有幾分不美了。”

劉堯誨聲音不大,但是坐在他附近的官員和舉人都是聽見了。

王世貞,幾位考官也是擦汗。

劉堯誨頭一轉,直接看向林延潮道:“解元郎,本院聽別人說你不擅詩詞,但本院卻不信,一省解元乃是舉人之首,怎麼連詩賦也做不好,本院命你當場賦詩一首來!”

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第七十二章 恩公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單章兼請假六百八十九章 潘晟被免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零五章 歲初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二十九章 送信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