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

聽了葉向高的話,周宗城頓時眼神一利,一旁一名士子走上前來道:“周兄,別和這等人動怒,自以爲中了秀才了,就了不得了。既是進了考場,考卷都是糊名的,主考官還分的誰是秀才的文章,誰是儒士的文章。”

這話倒是說得有幾分客觀,林延潮微微點了點頭,對葉向高道:“算了,犯不着和他們爭執。”

當下兩邊的人,互瞪了一眼。周宗城哼了一聲道:“走,咱們喝茶去,別與這些秀才們犯酸氣。”

說完一干人揚長而去。

林延潮這邊喝茶,隔着一桌,幾個操着外地口音的讀書人將這一幕底。

一名嘴邊留着一痣的男子笑着道:“城的秀才,很狂傲嘛,劉兄你怎麼

身旁那頭戴四方巾的士子,呷了口茶道:“不怎麼是覺得閩中的茶極劣,不如老家的玳瑁山茶多矣。”

一人笑着:“楊兄,你就別叫劉兄,他嗜茶如命,到了省城第一件事就是要找茶館,哪裡理會別人。”

那頭戴四方巾士子道:“那也不見得,喝了茶乃吾到省城第二事。”

“那第一事呢?我猜是秋闈中式吧!”

“不是中式,而是要取解元!”頭戴四方巾士子的淡淡地談道。

赴鄉試三千考生,若有人在人羣高喊,我要取解元,定是要被羣起攻之。但這士子說要取解元,其餘幾人倒是沒什麼太意外的反應。

嘴邊有痣的楊姓士子道:“劉兄,話說得太滿了,收不回去,以後不中,被人譏笑一輩子。”

那頭戴四方巾士子道:“怕什麼,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不圖一世,只圖眼前一時!”

說完他將杯中之茶,當作酒般一口喝下道:“我以茶代酒。爲我鄉試壯行,今朝若不中第,終生不再喝茶。”

一名士子舉起茶杯道:“我何某最是佩服,劉兄這等豪氣,這一次鄉試魁首少不了與你一爭。”

那頭戴四方巾士子掃了他一眼道:“何兄,倒是有這個資格與我一爭,楊兄你呢?”

有痣的楊姓士子自嘲地笑道:“比不上。劉兄何兄,我只求能領鄉書足以。”

“黃兄呢?莊兄呢?”

那頭戴四方巾士子桌上另外兩位。他們二人都是笑着道:“我等也是隻求領鄉書即可。”

那頭戴四方巾士子點點頭道:“也好,我們都是泉,漳二府英傑,正巧,大家又各治五經,我不如在此擱下豪言,由我們這五人包攬五經魁如何?”

“癡人說夢,我也不與你一併,幾位兄臺。你們可別與劉兄一起瘋啊!”有痣的楊姓士子連忙撇清關係。

何姓士子卻笑着道:“我倒是覺得劉兄,說得有幾分道理,我們泉漳二府的士子,前兩次鄉試都是包攬五經魁的,這一次由我們五人而來,有何不可?”

劉姓士子道:“不錯,到時候你們若輸給省城那些士子。我可是要笑話你們的。”

楊姓士子道:“劉兄你這麼說氣量太小了。”

那頭戴四方巾的劉姓士子道:“楊兄,你不懂,以往鄉試我們漳,泉二府的弟子,都完勝省城士子,若是今年輸了。叫我們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豈非一代不如一代。”

聽了這一番話,除了楊姓士子,其餘幾人都是點頭道:“劉兄說得是。”

這幾人都是漳,泉二府的生員,儒士。

那頭戴四方巾士子名爲劉廷蘭。楊姓士子稱爲楊道賓。黃姓士子稱爲黃克纘。何姓士子稱爲何喬遠。莊姓士子稱爲莊履朋。

這劉廷蘭是漳浦人,歷史上萬曆四年福建鄉試中舉。當時與魏允中顧憲成並稱,號稱天下三解元。

楊道賓,歷史上萬曆是十四年榜眼,後至禮部尚書。

黃克纘,人稱黃五部,說得是他五次擔任過尚書。至於何喬遠,莊履朋在後世的名頭雖沒前三人那麼大,但也是出自簪纓世家,並且後來也都中了進士。他們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也是正好是參加萬曆四年的鄉試。

故而歷史上,萬曆四年的福建鄉試,堪稱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屆,否則後來劉廷蘭,也不會與魏允中顧憲成並稱。

當然對於這件事,林延潮是絲毫不知的,畢竟他沒有隨身攜帶百度。

從茶樓回來後,林延潮就埋頭讀書了。

期間秦掌櫃來找了林延潮一趟,與他說尚書古文疏證已是刊印完畢,先將樣書給他過目。

林延潮聽了不由感慨,自己終於是出書了。這本大作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林延潮拿到樣書,就來,但見‘林延潮’三字赫然寫在書上,而題跋也是請了名家來寫的。

雖沒有名人點校,但卻有忘齋先生這等名儒給林延潮作序,也算增色幾分。而這本尚書古文疏證,採用是當時流行的宋版,頗費匠心。

裝訂用的是包背四眼針裝,翻開書扉頁封底加一張萬年紅,可以防蠹。書頁是用建陽竹紙,略微有些發黃,用煙墨印的字,聞起來不那麼清香,書頁上的字體橫輕豎重,乃是仿宋方字,

林延潮,十分滿意,雖說建陽本比浙本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作爲文字載體而言,已是足夠了。

當下林延潮向秦掌櫃買了部分樣書準備送人,其餘就讓秦掌櫃自己售賣了。

書籍印得不多,只有兩百冊,六百卷,僅在省城裡可見。後來秦掌櫃憑着關係,在省城幾個書肆出售了,至於其餘大部分都還在書坊裡囤積着呢。

聽說開始幾個書肆老闆,聽說是一個十五歲的秀才寫的書,開始都不願意要,但還是秦掌櫃多年的人脈起了作用,或是齋先生的面子上,他們最後還是買了幾十冊放在書肆裡。

期間林延潮也去了書肆一趟,但見每家書肆都是將自己這本大作,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讓自己一年多的心血,就靜靜地躺着積着灰塵。不過聽說銷路也沒想象的那麼差,也是賣了十來冊的,

之後林延潮也沒怎麼打聽和關心,畢竟幾天後就是鄉試,但想來以目前的狀況來己第一步處@女作,大概就是這樣了。

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一千六十章 辦報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零九章 賜宴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