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

省城陷入寒冬。

在小冰河期之下,一貫是冬季不見雪的閩中,也是下起了大雪。

百姓們出門都撐着傘,並加上一件寒衣。

寒冬之下,城裡卻是暗流涌動,琉球船民這驚天大案,在福建官場上引起了一場震動。

巡海道衙門介入此案後。

鄭寬當即去福州府衙門,提審這三十餘人‘倭寇’。嚴查之下,鄭寬卻發覺這三十餘人不僅被嚴刑逼供過,而且皆不能言語,原來被人下手毒啞。

儘管府衙官吏有意無意的阻攔,但鄭寬看着一封封畫押下按得血手印,以及三十餘人那可憐無助的眼神,他知道自己還有良心,不能熟視無睹,三十餘人生死在自己一念之間。

於是鄭寬去庫房查看,確認所謂‘倭刀’,正如林延潮的訟狀上所述,十分可疑,是形似‘琉球刀’。

於是鄭寬與海防督捕館對質,結果海防督捕館矢口否認,一口咬死說就是在海上俘獲的倭寇。

正待這時琉球貢使所乘貢船,從閩安入港,鄭寬請琉球貢使來辨認。貢使最後辨認出,這些人全都是琉球船民,就此真相大白。

這三十餘人從刀下倖免,逃過一難。而海防督捕館殺良冒功之事,也流傳出去,雖琉球貢使大度表示願意不追究此事。但是此事已是鬧得沸沸揚揚,想遮也遮不住了,爲首之人被問罪,而府臺陳知府,也受了訓斥。

倒是獲救的三十餘琉球船民,免去大難後,對鄭寬是感恩戴德。爲感謝鄭寬的救命之恩,在琉球建廟塑像奉祀,敬若神明,這已是後話了。

至於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林延潮,卻贏得了陳家的友誼。

琉球船民獲釋之後,陳振龍攜着厚禮。來到林延潮家致謝。

看着一盤子銀錠,林延潮不由道:“兄長,你不是把銀山搬來了吧。”

陳振龍笑着道:“本來是帶銀票來的,不過咱們信不過那些票號,還是拿現銀的實在,賢弟這些銀子不值一提,我重的是咱們的交情。”

“既是如此,我就卻之不恭了。”林延潮當下收下,心道這裡少說也有兩百兩銀子。他下面使錢的地方比較多。黃白之物正是他所缺的。

下面兩人相聊,聊着聊着,陳振龍與林延潮道:“賢弟,你我是兄弟,有些話,愚兄也不瞞你,愚兄家裡,做得是通海的生意。算得是一方海主,這沿海里。有百十條船聽我驅策。”

林延潮聞言問道:“那可不少,都跑哪裡呢?”

“哪裡都跑,上至琉球,下到呂宋哪裡都有跑,哪裡有錢往哪裡跑。不過就是不從漳州府那走。”

漳州是大明唯一海關所在,不從那走。就是走私了。

林延潮哈哈一笑道:“兄長何必把家底都告訴我。”

陳振龍道:“我當你兄弟,既是如此,還是敞開來說話痛快,日後我和我的兄弟要是犯了什麼事,還指望你給我照應着呢。”

林延潮道:“我還只是個秀才呢。你就這麼信我?”

陳振龍笑着道:“你眼下只是個秀才,但卻能將四品道臺指使得團團轉,要是你成了進士,該如何?”

當下林延潮與陳振龍聊天,說一些海外風情。

陳振龍年未二十歲,即中了秀才,但後來屢試不第,就與家族裡人一起出過海,只是還沒去過呂宋。這個時代海商都是家族企業,陳振龍雖沒去過,但叔輩去過呂宋幾趟,與西班牙人和菲律賓土著都打過交道。

林延潮想起,這一年鄭一官,也就是國姓爺的老爹還未出生,這一年鄭一官的老闆,‘中國船長’,甲必丹李旦還是菲律賓一名普通華僑,而西班牙人剛剛佔據菲律賓,還沒有進行排華。

南中國海上跑得多是咱們華人的船,那裡碧波萬里!

這一個很遙遠的念頭,在林延潮腦子裡浮現,看着眼前陳振龍,十分年輕,自己是不是可以給他一點方向呢,或許有一日他能與李旦一般在這水域混得風生水起。

不過這事對現在林延潮和陳振龍而言,都還是太遠。

但林延潮卻想起一件事道:“你們的船既是有跑呂宋,不知有沒有看到呂宋的西班牙人,吃一種,嗯,大如拳,皮色硃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的東西?”

陳振龍聽了笑着道:“沒料到延潮你對這些番人的吃食也感興趣啊?”

林延潮笑着道:“並非如此,此物聽說俗名爲‘地瓜’,咱們閩地山多田少,地裡又多是紅土,紅土種莊稼收成不行,但種這種地瓜卻有奇效,再貧瘠的地也能種得活。聽說番鬼都拿之當寶貝一樣看,不許外人攜此物出海呢。”

陳振龍聽了大是奇怪道:“這我怎麼沒聽說過,這事我要回去問問十三叔,說不定他有在呂宋吃過。”

林延潮道:“是啊,若是有在呂宋見得,想辦法將藤苗運回閩地來,咱們可推廣種植,若是遇到大旱大飢,此物可活萬民啊,這乃造福家鄉百姓的功德之事啊,陳兄可以憑此名垂千古啊。”

聽了林延潮的話,陳振龍霍然而起,讀書人最經不得的就是名留後世的誘惑。

但見他在房內踱步,對林延潮問道:“賢弟,你說得那個地瓜,真有這麼神奇?”

林延潮點點頭道:“此千真萬確,兄長,你也知我言不虛發的,只要此事能成,數年之後,我們全閩百姓必日日唸誦你的恩德。”

陳振龍當下道:“換了他人與我這麼說,我絕不會信,但賢弟我卻信你,不過是跑一趟呂宋的事,明日我就與十三叔說,去一趟呂宋,替兄弟你將這地瓜尋回來。”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是如此我替全省,不,全天下的百姓感謝你。”

全國人民當下也被林延潮代表了一會,陳振龍似覺得林延潮話有點誇張,笑着道:“別說得這麼大,不過是跑一趟呂宋的事,算不得什麼難事,但是這地瓜若真有賢弟說得十分之一神奇,就算天涯海角我也會去。”

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三十章 奇才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四百六十章 幕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第七十八章 背書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七十三章 講會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九百六十章 官吏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