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

柳成龍走後,林延潮在車輦館住了一夜。

身爲備倭經略,林延潮應該第一時間先去義州拜印從宋應昌手中接過經略之權,同樣李如鬆大營就在鐵山郡,過去一趟也只是順路的事。

但是先往宋應昌那,還是先往李如鬆那,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二人是將帥不和,文武相輕,林延潮在這個時候貿然去哪一邊,對於另一邊而言,都會產生懷疑。

官場上每個舉動都是耐人尋味,所以林延潮這個時候不可以輕易動身,如此令二人矛盾更是進一步加劇。

眼下雖是軍情如火,但林延潮卻是在車輦館中哪也不去。

次日,驛站外響起了馬蹄聲。陳濟川來稟林延潮,李如鬆派其弟李如柏率三百輕騎趕到驛館,想要護送他前往鐵山大營。

山間松濤陣陣,林延潮一面用冷水洗臉,一面對陳濟川道:“告訴李副總兵,就說此間風景甚好,我就在此處,哪也不去。”

陳濟川稱是一聲,來到驛館之外對李如柏道:“李將軍,經略大人言,他就以車輦館爲經略行轅而不前往軍中,至於軍糧之事,可以讓鐵山大營至宣沙浦運糧。”

李如柏一愕道:“可是這車輦館左右沒有大軍駐紮,一旦倭寇或……或是朝鮮人意圖不軌,那麼何人來護衛經略大人安全?若經略大人不願前往鐵山大營,不如令末將在此駐守。”

陳濟川笑着道:“有勞李將軍,不過鐵山大營那邊更需要將軍,至於經略大人的安危,將軍無需掛懷!”

李如柏聞言默然了片刻,然後道:“既然如此末將唯有從命了。”

說完李如柏抱拳而去。

歸去途中,李如柏心底有些忐忑,似覺得林延潮對他與兄長有些疏遠。

而這時候他看到山道上一隊精銳人馬正趕往車輦館,這隊人馬步騎皆有,甚至還扛着遼東軍中尚未裝備,唯有南軍方有的鳥銃。而且這鳥銃的樣式與南軍鳥銃又有些不同,而且都是新打造的。

李如柏一問得知是副總兵劉綎的川軍。

李如柏恍然大悟有這一支人馬護衛着林延潮,難怪他不需他們的示好。

宋應昌有南軍的支持,林延潮有川軍的支持,如此他們李家在軍中說話的力度就更小了。

林延潮坐在使館內,看着劉綎派了一隊川軍駐紮於外後十分滿意。明朝是以文御武,武將在官場上若沒有得力文官的支持是寸步難行的。

陳濟川在旁道:“這劉總兵派軍隊來保護老爺也就罷了,還將這支新裝備魯密銃的人馬派來,不能不說是用心了。”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當年張江陵因奪情之事,不得不回鄉祭奠,當時工部給他進了三十二人的大轎,戚少保也是派了一隊鳥銃兵護送隨行。想起這些事,我實不願如此張揚!”

“但不張揚,外面之人卻不知老爺的赫赫之威啊!何況老爺又是三軍之帥!”陳濟川開口道。

林延潮不再說什麼了。

林延潮在館裡坐到下午,即聽說薊遼總督宋應昌已動身從義州趕來車輦館的途中了。

到了晚上時,宋應昌的車駕已是抵達。

林延潮親自在館外迎接,二人一見面,宋應昌連忙數步上前就要向林延潮行跪拜之禮。

林延潮卻是手疾眼快,立即攙扶住宋應昌笑着道:“制臺無需多禮啊!”

宋應昌笑着道:“當年福建一別,京中匆匆一面,而今到了朝鮮宋某又能在經略大人麾下效力,實在是太好了。”

林延潮微微笑着道:“哪裡的話,制臺身爲薊遼總督,是二品兵部尚書銜,你我二人平起平坐,沒有說誰聽誰的,以後大家商量着來。”

宋應昌遲疑道:“經略大人,此萬萬不可,權貴一貴專,哪裡可商量着來,宋某仍如從前以一切經略大人之命馬首是瞻。”

林延潮笑着道:“既制臺執意如此,林某也只好勉爲其難挑起這個擔子來了,來,咱們今晚邊喝酒邊聊上一夜!”

宋應昌大笑道:“能得經略大人相邀,宋某恭敬不如從命了!”

林延潮與宋應昌二人入館,當即有館中僕役服侍二人更衣,然後擺上飯食。

但見這頓飯食也很有特色,僕役直接在火塘上擱着一鐵鍋,然後在火塘裡生火。

鐵鍋裡放着野菜豆腐粉條之類,小火舔着鍋底不過一會功夫,鍋裡即發出了咕嘟咕嘟的水響聲,一掀鍋蓋頓時香氣四溢。

宋應昌見此感慨道:“自倭寇入侵一年多以來,朝鮮八道生靈塗炭,多少田地荒蕪,朝鮮百姓衣食無處着落,故而館中能湊出這一頓給咱們,也實在是不易了。”

林延潮面色也有些凝重道:“朝鮮不易,咱們大明也不容易啊!我此來經過天津,山東那邊。爲了籌海防,沿海各省都在募兵,兵餉又從哪裡來。山東那邊甚至都在鬧春荒,可是海防這一塊,州縣裡還是要老百姓掏錢!”

宋應昌點點頭道:“是啊,以往爲書生時,總覺得爲何都是文主和武主戰?爲何滿朝文官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到了今日方纔明白朝廷不易。之前打緬甸,平寧夏,還有去年前年的大旱早都將國庫搬空了。”

“張江陵當政十年,好容易給朝廷積攢了一些家底子!但是十年一過,用得是乾乾淨淨,今年朝鮮這一戰繼續打下去,戶部肯定是要虧空的!萬一蒙古,女真那邊有些不穩,那麼……所以內閣,兵部才轉而支持了封貢啊。”

林延潮擺了擺手道:“誒,我來朝鮮,也並非一定是要封貢的!”

宋應昌搖了搖頭道:“那還能怎麼辦,朝廷還能繼續往朝鮮這添兵添糧嗎?”

林延潮道:“這一次海運帶來的軍糧,足夠大軍半年之支!”

“難道真的還要打半年?”

林延潮點點頭道:“半年內,足夠咱們辦很多事了,不過林某以爲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與朝鮮的關係上。”

說到這裡,宋應昌撫須不言。

林延潮道:“我聽朝鮮的官員說,你入朝至今以來不曾見過朝鮮國王一面,甚至連他親自求見也是不見。”

宋應昌入朝後,朝鮮國主以及不少朝鮮官員求見,但是都在宋應昌這吃了閉門羹。另外宋應昌還有一點被朝鮮君臣詬病,那就是遲遲不肯過江,一直到了平壤之戰後這才過江。

但漢城沒有拿下後,宋應昌卻又立即將行轅搬到義州,此舉在朝鮮君臣看來,大有一旦局勢不利,宋應昌就立馬腳底抹油跑到義洲的打算。

不過這一點上,朝鮮君臣倒是錯怪了宋應昌了,讓宋應昌更靠近內地的主意是林延潮出的。這讓宋應昌以便事事向朝廷請奏,而不是擅作決斷,對於一名根基不穩的封建大吏而言,這是不得已而爲之的辦法。

唯獨林延潮沒料到的是,宋應昌爲何與李如鬆關係如此之差?

宋應昌道:“實不相瞞,確實如此,但是你是明白的,不是我不願見朝鮮國王,而是怕擔上干係。”

“背一個裡通朝鮮的之名?”

宋應昌道:“是的,你也可以看着宋某在避嫌吧!但是宋某現在也確實爲難啊,當初平壤大捷後,朝廷本以爲可以一戰而克,故而連連催動進兵。但碧蹄館後,大軍缺糧不說,宋某還聽聞朝野上有些風言,說宋某受了朝鮮國主多少多少之賄,故而之前力主出兵,而今又要將咱們的家底子都搭上去。”

林延潮道:“所以正因你擔心言官的彈劾,因此才讓李提督退兵四百里的。”

宋應昌道:“這是其一啊!你也知道宋某身爲經略,但卻是人微言輕。在戰守之策上,還是要多聽本兵那邊。”

“所以也是兵部的意思?”

“恩,本兵擔心再戰不利,折損了朝廷的天威,讓女真,朝鮮看輕虛實。所以讓宋某約束一下,讓人馬退至鐵山就食待援。同時……同時也看下朝鮮到底有無自保之力,若是沒有,索性退過江去好了。”

林延潮點點頭,這就是文官的思維啊。

明朝高層其實一直計算着這一戰的成本問題。幫助朝鮮,當然有大義的名分。

朝鮮事明朝一向還算恭敬,文化上仰慕中華,另外大家都以理學治國,理念十分接近。

明朝雖有心救朝鮮,但成本上也是要考慮,當初李如鬆出兵時,石星就籌集了五十天的糧草,想要速戰速決,一旦拖過五十天大明這邊就要斷炊了。

現在雙方陷入僵持,明朝當然要考慮朝鮮能不能扶起來,若真是付不起的阿斗,那麼以後要在朝鮮屯兵輸糧,這樣的開銷這就大了。

所以這時候天子在詔書裡朝鮮國王大罵了一頓,意思就是你到底行不行?怎麼被人一戰打成了這樣。同時國內言官也曾記摻合進來,提出了將朝鮮分國之策。

所以以分國來對朝鮮施壓,也是天子給林延潮聖旨,讓他作爲此來朝鮮的任務,倒不是林延潮一人的主張。

但反過來,李如鬆身爲名將,卻是想繼續打的。但宋應昌的種種舉動就成了拖後腿的行爲。

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九百八十八章 上殿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第六十章 道統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一步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一千零九章 賜宴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