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

天津衛,保定巡撫行轅。

林延潮一入行轅後,即命調出這半年以來巡撫衙門,兵備道的文移。

而天津地面大小官員上堂後都是旁坐在側。

衆官員看着身着二品官員官袍的林延潮正翻閱公文,都是默聲坐在一旁。

但等了時候久了,也有官員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你說經臣微服至此,不是來給我等一個下馬威吧!”

一名臉頰瘦得凹進去,看起來頗富智計的官員撫須道:“林三元以詞臣出身,驟任經略,統御一面,必是不知從何抓起。照常而言,下來個下馬威,先把權抓在手裡,事情再慢慢辦,這纔是應有之意。”

“真是聽兄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那官員露出得意之色,面上卻謙虛道:“不敢當,不敢當啊,一會林三元問話的時候,咱們多謹慎些,面上恭敬到十分,但問到職守上卻要往小處說,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這才初任是不會仔細追究的。”

“高明,實在是高明,一會你我就這麼辦。”

聽了此人的言語,一旁坐着的官員都是默默記在心底。

林延潮一目十行看畢之後,擡起頭來看去但見天色已是暗了,堂上已是盞起了燈,至於公堂左右兩旁官員們坐得是滿滿當當,甚至滴水檐下也是坐了好幾排的官員。

林延潮對一旁的保定巡撫劉東星道:“既是到地界,本官當然是先認識一下地方的官員。”

劉東星陪笑道:“那是當然。”

然後下面的官員依次報名,從頭到尾上百名官員一一自報官職姓名。

衆官員們早都知道林延潮有過目不忘之能,所以就算他們只報一遍名字,也知對方能記得下,故而一個個是極爲認真,官銜官名具是列出,生怕給對方留下一點不好印象。

各自參見後,林延潮笑了笑對道:“都是熟練公事的幹吏,真可謂強將手下無弱兵!”

劉東星笑着道:“多謝經略誇讚。”

衆官員們也是默契地笑了一聲,氣氛稍緩。

林延潮拿起身旁公文道:“這些文移,本官都已是看畢,天津兵備道副使徐有知你上本言天津海防空虛,請朝廷募兵籌餉,你簡要說一說!”

兵備道副使徐有知是堂上僅次於保定巡撫徐東星的文官二號人物。

徐有知當即從椅上起身道:“得蒙經略大人垂詢,下官實在是誠惶誠恐之至,去歲聆聖訓於天津設海防備倭,下官聞此深感皇上真可謂光照萬里,普天之下莫不運於聖心的方寸之間,下官聞旨後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下官謹遵聖意,與有司相商,承蒙中丞大人的提點,以及徵詢左右同僚之意見……下官以爲……”

林延潮屈指往桌案上叩了兩下,打斷了徐有知的話:“今日堂參務必扼要,如此官樣文章就不必再作了,方纔本官說過簡要二字,徐廉使可曾聽在耳裡?”

林延潮此言一出,徐有知不由赧然,躬身道:“經略大人所言極是,是下官太囉嗦了。下官向朝廷提議於長蘆運司開增鹽引十萬,每引納銀三錢,如此共銀三萬兩,下官上奏之後,戶部只批了五萬引,對於我綿延海疆而言,實在難以爲繼啊!還請經略大人替我們向朝廷說句話,解一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徐有知一言既出,衆官員們紛紛點頭稱是。

坐在上首的保定巡撫徐東星目光一凜,知道了徐有知方纔看林延潮一句話就截留了十萬石漕糧,知道對方在朝堂上有很大的能量。因此就提出了長蘆鹽引之事,言下之意不是你林延潮不是很牛逼嗎?既然如此,你替我們地方向朝廷把十萬鹽引給要齊了。

徐東明明知徐有知的打算,但卻不會出聲反對,若是事情辦成了,自己當然是大大高興,若辦不成,折得也只是林延潮的威信而已。

林延潮聞言則道:“長蘆鹽引之事,本官有所耳聞,本來戶部是要批十萬,但是潞王就藩後上奏天子言王府缺衣短食,故而戶部打算將另五萬鹽引作爲潞王衣食由來。”

聽林延潮這麼說,衆官員們一聽紛紛心道,還有這事?怎麼誰也沒告訴他們啊。

此事換了旁人估計知道了也不敢說,但林延潮是誰啊?他與潞王是什麼關係啊?當然不怕將此事揭了底。

徐有知一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樣子:“既然如此,有兵無餉,朝廷要我們如何籌備海防,下官身爲兵備道實在是無能爲力。”

林延潮聞言斥道:“鹽引的事難辦,那就沒有別的辦法開源嗎?爾身爲四品副使,也是方面大員了,怎可只知道向朝廷要錢,而不思別的辦法?今日之事本官記下,另行向朝廷稟明!”

徐有知聞言神色大變,欲狡辯幾句,終還是頓足坐下。

而一旁官員見此都是噤若寒蟬,方纔那臉頰消瘦,言林延潮是抓權之人,更是面無血色。

林延潮道:“求人不如求己,我看了公文,你們天津有官員提議天津瀕海有得是荒蕪田土。本官以爲屯田之計,可收兵民兩用之道。”

“通判劉光億,你司屯田之事,在天津屯田可有難處?”

劉光億從下首起身,身子有些發抖顫聲道:“回稟部堂大人,下官想過對策,但怎奈天津之地雖不少都是無主之地,卻都是沙磧,且鹽水橫溢,不籌措數萬兩銀子修建堤堰,就不能堵截鹽水,至於荒蕪之地又要用數萬人來開墾。此事若招募商人爲之,誰能爲此本大利小之事,就算土著百姓也未必肯出力啊!”

林延潮看了劉光億一眼點點頭道:“你說得倒是有些道理,足見你用了心事。

對方連忙道,多謝經略大人垂憐。

林延潮繼續道:“各位可記得原先屯田御史徐有貞?他曾與我言過天津屯田之事,他說天津雖是濱海,卻未必不能屯種,但需得其法。”

“如何法之?要取閩浙濱海治地之法,說到這裡,我本將信將疑,但是我方纔從文移裡看這倉大使陳得書,曾向朝廷建言這屯田之法與徐大人倒是有相似之處。所以我想請陳得書道一道這屯田之法。”

聽林延潮一言,但見堂上官員不由面面相覷,紛紛心道這陳得書是哪一位。

而劉光億則突然想起確實之前有一位官員向自己建言,效仿閩浙之法在天津治田。他看對方官銜不過是不入流的倉大使,所以想也沒想的就將此丟作一旁。哪知這位官員卻不依不饒向巡撫投文。

劉光億知道此人越級上奏後很是惱怒,尋了個差錯,將此人搞得灰頭土臉。

此刻滴水檐下一名官員起身道:“下官是陳得書,這公文確實是下官所呈得。”

林延潮道:“到堂上說話!”

陳得書走上堂後,衆官員看去但見此人樣貌古怪,或可以稱得上醜陋,但竟獻奇謀得到了大員的賞識,看來真應了那句話人不可貌相啊!

一旁巡撫劉東星看清此人,他忽然記起這份被自己束之高閣的投書。

於是劉東星笑着向林延潮道:“啓稟經略,此文所言的濱海屯田之事,下官深以爲然,已是寫了文書推薦給了戶部的官員,沒料到經略卻先了一步,真是慧眼識珠啊!”

聽了巡撫的話,衆官員心底都是呵呵兩聲,心想就你會說話。

林延潮則笑着道:“本官與中丞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還要聽此人怎麼說。”

陳得書道:“啓稟經略,下官敢以腦袋擔保,這屯田之事可以成功。沒錯天津是多斥鹵,但因無水之故,若得水則潤,只要借鑑閩浙治地之法,以海河之水灌溉,一面瀕河,三面鑿渠,四面築堤,中間溝塗,條分縷析,待潮來時,渠滿閘留,必可爲稻田。”

“當年經略大人知歸德時,正是以此法治理賈魯河,所以可以明白下官所言非虛。”

此言一出,衆官員們都是暗自點頭,並交頭接耳地打聽起陳得書這個人來。如此有見識的官員,爲何他們之前就沒有聽說過呢?

但這時候林延潮卻出聲質疑道:“口說無憑,你讓本經略如何信你並非信口開河?就算其法,但是又如何鼓勵百姓?如何能讓商賈出錢呢?你可有方略。”

但見陳得書道:“回稟經略大人,方纔劉通判言本地多是荒蕪,土著不願開墾,商人不願出錢,此乃實情。其實我們朝廷命官都不信以閩浙濱海治田,又何況於商人百姓呢?”

“下官曾考察過葛沽,白塘二地,都是人煙稀少的斥鹵之地,但近河的滋潤之地倒也種了葛豆,只是所收不過一二斗,所以下官以爲可以在這兩地試點,只要能試種成功。商賈百姓方能始信此法可行,如此見利則自來,而不費朝廷一兵一錢也。”

不少官員露出了深以爲然之色。

劉東星道:“啓稟經略,下官以爲此法可行。”

林延潮道:“善也,那麼我當奏報朝廷,對於自備工本開荒屯種的軍民,都可給予永業,且免三年稅賦,如此爲天津糧餉所來,可利萬世。”

衆官員一聽一併道:“經略大人實爲高見!”

Ps:明日有更。

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九百七十章 羊報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二章 家有悍婦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大結局上篇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封推感言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五百三十章 回京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