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

朝鮮平安北道,定州城。

光海君府邸。

自倭軍入侵後,朝鮮八道三京盡失,朝鮮國主打算渡江北附,但是此舉遭到不少大臣反對。於是朝鮮朝廷分朝爲二,光海君成爲王世子權攝國事,在南面主持抗倭之事,國主則是過江北附。

光海君一直駐紮在定州,之後明軍入朝,平壤大捷後,朝鮮國主也是來至定州。

正待二人準備復舊都時,明軍在碧蹄館小挫,又因軍糧不濟,李如鬆兵退四百里。

朝鮮國主見勢不妙於是又離開定州抵至嘉山郡,而光海君仍是坐鎮定州城。

國家危難之時,光海君一直留在朝鮮,於平安,江原兩道勞軍並操練兵馬,振作了民心軍心,現在朝鮮上下君臣皆視光海君爲希望。

但光海君此刻也有不滿意的,比如他雖被授予王世子的身份,但一直不得明朝的承認。

因爲光海君不是嫡長子,所以這。

光海君此刻身在屋子裡喝酒,雙腿盤膝席地而坐,而左右兩名美貌的侍女正在給他揉肩搓背。

坐在他下首的是領議政大臣柳成龍,二人對坐喝酒。

“碧蹄館後明軍已是膽寒,不敢再出兵擊倭,”柳成龍一口悶酒下肚後嘆道,“如此臣不知何時才能恢復三都呢?”

光海君道:“並非完全如此,我聽說李總兵之意,他言平壤之戰,碧蹄之戰,他皆出兵進攻,眼下也有再戰之意,只是經略讓他撤兵,他不得不曲意從之。”

“若是明廷執意求和,而不調遣援軍軍糧,以我朝鮮之武備實難抵禦倭寇之大軍啊!”柳成龍無不擔心地道。

光海君道:“明朝之制向來是以文御武,若是宋經略一味求和,那麼李總兵絕無施展的餘地,那我們真的只有議和了。”

二人正在商議之時,外頭敲門聲傳來。

但見門扉一開,一名官員奉上一封書信道:“這是明廷京師官員變動,原經略宋應昌因攻克平壤戰功升任薊遼總督,加銜正二品兵部尚書!”

“那麼新任經略是何人?”柳成龍焦急地問道。

“是原禮部尚書林延潮!他以禮部尚書銜出任經略之職!”

光海君柳成龍對視了一眼,不難看出彼此的震驚之意。

“怎麼會有如此變化?林三元怎麼會出任經略?他能知兵事嗎?”

這名官員道:“我們從明廷內部探得的消息。林延潮因國本之事與明朝天子不和,故而轉而出京任經略之事。”

柳成龍向光海君道:“竟有此事,世子當年不是與林三元打過交道?”

光海君想起了以前與林延潮交往的經歷,當即道:“是啊,此事實是令我不願想起。”

“那麼世子可知他是主和?還是主戰?”

光海君道:“我們一直有留意明朝的大臣,據當時出使明廷的金大人回報,稱這林三元可能會在十年內成爲明廷宰相,所以我們對他的政見,特別是他對朝鮮的態度格外留意!”

“據說他的打算一直是主張對倭封貢之策!”

柳成龍聽了搖頭嘆道:“走了一個宋應昌,又來了一個林延潮,本以爲他能夠救朝鮮免於倭寇之侵略,沒料到還是主和的。”

一旁的官員道:“據我們在明廷探查的消息,準確說是經吏部考功司員外郎顧憲成之口,林延潮有重開海貿之意,打破‘片板不許下海’的祖訓,與倭國議和通商。”

柳成龍當即起身正色道:“倭國於我朝有萬世必報之仇,只有死戰,豈可言和。要言和除非我柳成龍死了”

“領政大人,稍安勿躁!”

光海君推開兩名侍女出聲道。

“是臣失禮了。”柳成龍重新坐下,但仍是滿臉怒色。

光海君對官員道:“你命在明廷的官員打探林延潮在朝中可有什麼政敵?特別是這顧憲成是不是與林延潮爲難?”

官員道:“是。”

“世子。”

光海君則道:“我國一向謹慎事明廷,不惜與倭國死戰,最後八道淪陷,三京盡失。但到了最後明廷竟有繞開我國與倭國議和之意?此孰不可忍也!我們與倭國只有死戰,沒有議和二字!”

京師。

這幾日內閣與吏部大戰已是白熱化。

王錫爵在林延潮,陸光祖二人先後離朝後,請趙志皋回閣理事,又讓自己的親信羅萬化出任禮部尚書,確立國本之事後對吏部下手。

之前因拾遺之事,吏部稽勳司員外郎虞淳熙、兵部職方郎中楊於庭、主事袁黃都被彈劾,而吏部尚書孫鑨出面力保,而王錫爵立刻依此擬旨切責吏部專權結黨。

但吏部尚書孫鑨沒有認錯,而是上疏辯解,如此引起天子大怒,認爲孫鑨沒有引罪切責,將他奪俸三個月,並將趙南星連降三級。

吏部尚書孫鑨也是死硬派,依然拒絕認錯繼續上疏向天子辯解。

同時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汝訓,右通政魏允貞,大理寺少卿曾乾亨,禮部郎中於孔兼,員外郎陳泰來,主事顧允成、張納陛、賈巖,助教薛敷教上疏爲被貶官三級趙南星求情。

這不求情還好,一求情更是坐實了趙南星結黨的罪名。

王錫爵在這時候請辭,而天子下詔給王錫爵稱,朕因新春積火上升,兩目疼痛。卿可即出,待朕火愈,召卿面商國事。

這道聖旨的意思,就是朕又病了,眼睛痛,你來替朕主持國事,等朕病好了,再找你商量。

如此王錫爵重回內閣,他等於代天子有了全權處理國事的權力。

王錫爵到閣後先言鄒元標本以樸願書生無他奇略,不同意將他復官。

然後將原先知兵的李材從輕發落。

到了最後王錫爵下了殺手,將趙南星、虞淳熙、楊於庭全數罷職,陳泰來降級,發往邊疆,于孔兼、顧允成、張納陛、賈巖、薛敷教皆降三級調外任。

王錫爵將吏部反對自己的官員罷免的罷免,降職的降職,這雷霆手段令人瞠目結舌。

儘管王錫爵大獲全勝,但朝野上下對他卻頗多非議,可以說是口服心不服。

當年申時行在閣時,對於反對自己的官員還算是優容,就算貶官奪職那也是天子的主意,申時行還要假惺惺地出面保一保。當然因此也有人常罵申時行陰柔虛僞,但對方畢竟還是打着天子名義行事。

但王錫爵現在在自己總攬國事時,將這些事攬到自己身上,打擊報復政敵,讓恩威出自一己命令,此舉不是意味着內閣又重新走上了當年張居正的老路嗎?

內閣值房中。

王錫爵正合衣半臥在小塌上。

聽見有人進門,王錫爵即問道:“是王五嗎?”

來人正是王五,對方道:“小人該死打攪了老爺。”

王錫爵嘆道:“一直在半夢半醒之間,說是睡了又沒有睡,外頭的事都清楚,但說是醒了也沒有醒,絲毫提不起神來。”

王五道:“老爺這幾日總理國務,着實辛苦。”

王錫爵道:“人不服老不行,怎麼又有摺子來了?”

王五道:“是林經略來了兩疏,這都不知第幾疏了。”

王錫爵笑了笑,曲起指頭欲數又放下道:“一日兩疏,倒是第七第八疏了。”

王錫爵看疏後道:“林侯官提議設立天津巡撫,總轄登萊,天津,遼海之策,老夫以爲可。如此避免了保定巡撫春防秋防兩地奔波之事。連保定巡撫劉東星也是上疏支持。”

王五道:“只是天津巡撫的人選上?他竟不經由九卿廷推,推舉了山東右布政使郭正域,這也未免太獨斷專行了吧。”

王錫爵道:“畢竟當初他去朝鮮,老夫答允過他,委之專權!”

王五道:“可是林侯官推舉的郭正域,他這才任地方不過半年,轉眼即遷至巡撫,未免太過了。”

王錫爵起身道:“非常之時,需用非常之才,朝廷薦拔人才也不可事事拘泥。諸如鄒元標如此清談之士,竟也能得滿潮推舉,實爲可笑。反觀郭正域這些年來在山東,河南,屯墾番薯苞谷,賑濟救荒,剿滅盜賊,安撫百姓,爲官清廉上都有可以稱道的地方,破格提拔也是朝廷嘉獎用人之法,何必畏懼人言!”

王五道:“但小人看來林侯官推舉郭正域,總有私心!”

王錫爵道:“老夫自爲宰相後,這半年看到每個公字的下面都有一個私字,但私字裡面卻未有個公字。老夫不管林侯官有沒有私心,但他到天津後提出了屯田練兵,充實海防之策,都並非是空談。”

王五聞言嘆道:“老爺實更改了不少初衷。”

王錫爵嘆道:“當初爲了國本之事,老夫不也違心答允給天子五十萬兩重修行宮。當初老夫還譏諷林侯官拿海漕之銀來賄賂天子呢。”

“而入閣之前老夫一再不滿內閣專權之事,可以凌駕於各部之上,而今日滿朝官員都視老夫爲第二個張江陵,此刻名聲掃地。而趙南星,鄒元標他們卻成了當年那個敢於搏擊權臣的老夫!”

王錫爵說到這裡,滿臉的苦楚,王五也是莫名不理解。

到底是不是權位改變了人呢?

不過換作後人,早就將此總結出了一條真香定律了。

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答書友問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四十章 交換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九百零四章 榜樣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六百三十章 講學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四百零四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五百七十章 賞賜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