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

王錫爵與陸光祖之間的鬥爭,顯得有些波瀾不驚。王錫爵與陸光祖公然撕破臉後,將決定權拋給了天子,作出了一個二選一的抉擇題。

官場諸如此例很多,比如邊臣之間,巡撫與巡按不和。

巡撫與巡按之間互參。

總督與巡撫之間互參。

朝廷爲了化解局面就是將一人拿下,一般朝廷會信任剛剛派到地方的官員,或者是級別低一些的監察官員。

而上升到內閣大學士這個層面,則有不一樣了。

當年申時行在言官間的名聲一塌糊塗,又經歷了密揭被泄露一事,等於與許國撕破了臉。

許國認爲天子會在他與申時行中作一個二選一。

然而許國並沒有料到,天子最後兩個都不選。

而到了王錫爵與陸光祖這裡,答案又是什麼?

首輔與其他閣臣的鬥爭可以稱得上十分激烈。

比如夏言與嚴嵩,嚴嵩與徐階之間,都是彼此向皇帝告黑狀,下猛料,力求搞倒搞臭,其中離不開對聖意的揣摩,以及對對手的瞭解。

但是王錫爵與陸光祖之間撕破臉後,王錫爵沒有說過陸光祖一句不是,只是擺出了你留我去,我留你去的態度。此君子之風實令人稱道。

次日陸光祖憂慮重重地到閣,發現一切暫且風平浪靜。

他來到值房但見各衙門的文移仍是第一時間擺在了他的案頭上。

陸光祖稍稍定神喝了一盅參茶提神後推開值房大門,他負手看着往來的閣吏,舍人,內閣裡的官吏們對他依舊恭敬有加。

陸光祖當即踱步來到王錫爵的值房前看了一眼,但見值房之門仍是緊鎖,門口兩位當值的中書也是起身向陸光祖見禮。

這一幕的場景十分熟悉,唯獨一名當值中書年紀甚輕,看來是來替補盧中書的。

陸光祖甕着聲對二人道:“若是元輔到閣,還請知會老夫一聲。”

“謹遵閣老鈞旨。”

陸光祖聞言點點頭,回到了自己值房。

坐在椅上,陸光祖伸手捏着眉頭,昨日他與門生故舊們商議了一晚上。開始衆說紛紜,最後達成一致,門生們大體上意見認爲,王錫爵現在雖爲清議所非,但天子對他仍信任如故。因此眼下王錫爵是難以爲敵的,必須示好求和,否則閣臣的位子難保。

陸光祖想到這裡,於是對心腹吩咐道:“你拿老夫的帖子,請吏部左侍郎羅萬化今晚來老夫府上一趟,就以老夫……老夫新近得了一副吳道子名畫,請他過府一鑑。”

羅萬化與陸光祖有鄉誼,對方又是王錫爵的好友,所以陸光祖打算讓羅萬化替自己出面與王錫爵說和,這也是最後不是辦法的辦法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盧中書上,但陸光祖也是安排好了說辭。

另外陸光祖暗中還有一手準備,利用國本的事說事,繼續用清流勢力來打擊王錫爵的威信。

陸光祖知道自己若真與王錫爵鬥勝算實在太低,但唯一所持的對方行事有原則有底線,不會太咄咄逼人,這就是他唯一翻盤的機會。

陸光祖剛剛想到這裡,就聽得下人稟告道:“老爺不好了,今日言官紛紛在會極門投書彈劾,上面不少人都是……”

陸光祖聞言色變拿起奏章一看,但見彈劾的名單上都是自己的門生和故舊。

王錫爵終於還是下手了,而且用了這樣雷霆萬鈞的手段。

陸光祖默然半響。

“老爺如何是好啊?咱們要不要出面保一下?”

陸光祖搖了搖頭道:“保什麼?王錫爵讓人彈劾我的門生,其用意是逼老夫自己辭相!”

陸光祖仰天長嘆,自己還是沒有算到這一步。

內閣當然有權力決定被彈劾官員的去留。但現在王錫爵,趙志皋都不在閣,陸光祖身爲內閣的第一把手卻出面保自己的門生,這不就成了結黨營私嗎?

一旦陸光祖出面保他的門生,那麼自己就陷入衆矢之的。

王錫爵早早乞疾在家,趙志皋也是裝病,就是爲了讓他陸光祖陷入今日的境地。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陸光祖自己辭相,來保住自己的門生故舊,如此換得自己的體面,也揭過了這場他與王錫爵鬥爭的影響。

陸光祖看了一眼奏章,臉上露出冷笑道:“好個王元馭,好個真君子!”

而此刻王錫爵正在府裡假山池邊觀魚。

他的下人都站在一旁遠遠的伺候,生怕打攪了老爺此刻的清淨。

不久王五從遠處走廊走到魚池邊,到了王錫爵的身旁。王錫爵將餌碗遞給王五,王五自是動手幫着王錫爵給池魚偷食。

王錫爵悠然地坐下,挽起了手上的袖子:“難得春光如此明媚,令老夫可以偷得半日閒暇。”

王五笑了笑道:“老爺安然觀魚不出府一步,卻能定大局,孔明再世也不過如此啊。”

王錫爵笑了笑道:“老夫豈敢自比孔明,是了,孫稚繩來了?”

“已是請來,正在客廳候着。”

王錫爵點點頭道:“帶到這裡來。”

不久孫承宗來到魚池邊面對王錫爵恭恭敬敬地口稱恩師。

孫承宗是萬曆十四年的會元加榜眼,王錫爵是他的大座師,林延潮則是小座師。

一般而言,大座師在小座師的地位之上。

王錫爵看向孫承宗道:“稚繩,你今年在翰苑所寫的講義文章,老夫都已是看了。”

孫承宗躬身道:“還請恩師指教!”

王錫爵笑了笑道:“你的經義文章功力愈加精深,可知你這些年在翰苑裡沒少下功夫,心性也是打磨出來了。”

孫承宗道:“學生當年剛入翰苑時,恩師交代學生要忍得住寂寞,先坐得十年冷板凳,從史書典策上先追究三代之治,知古人精微,再讀至秦漢唐宋,得近人之發越,學生這些年一直不敢忘記恩師的教誨,三九三伏天裡都手不釋卷。”

王錫爵欣然道:“甚好,甚好。老夫觀你當年在新民報上作文章,筆鋒雄健,篇篇直指時弊,近日再讀你的文章,知已懂藏鋒之道,不再言辭激烈,老夫已明白你更上一層樓了。到了今時今日,也當以重任交託給你了。”

孫承宗連忙道:“恩師……”

王錫爵擺了擺手道:“昨日天子已批示老夫,收回了三王並封之成命,將頒佈明旨在明年春月讓皇長子出閣讀書。國本之事,慎之又慎,身系天下臣民之將來,沒有老成持重,博識遠見的官員不可爲太子師也,所以老夫思來想去將此重責交託給你。”

孫承宗連忙道:“恩師,學生才疏學淺,恐不能勝任。”

王錫爵淡淡地笑着道:“你先不要推辭,這個太子師的人選,老夫與皇上,諸多官員都是商榷過,皇上意屬於你,禮臣也推舉於你,加上老夫已有三人矣。”

孫承宗定了定神道:“元輔,此事下官第一次聽說,不敢置信。”

“哦?林侯官沒有事先與你通氣?”

孫承宗道:“大宗伯只是說元輔會有安排,但是什麼安排他沒有告知。”

王錫爵點點頭道:“稚繩,老夫以爲所謂大臣風骨者當爲剛直不阿,寧折不彎,卻不是長袖善舞,外圓內方。這一點是老夫認爲你與林侯官不同之處。”

“而在人品與才幹之間,老夫從來都是取於前者。所以不要想得太多,林侯官此去朝鮮平倭,託付老夫讓你爲太子講師,而你切不要辜負了他的所託。”

孫承宗一愣,看了王錫爵一眼。

林延潮此去朝鮮,以後是不能回朝拜相了。所以此事一去,王錫爵既將孫承宗視爲承林延潮衣鉢之人,同時也認爲林延潮一走,那麼如孫承宗他們這些門生故舊也當依附於他,今日他拋出了橄欖枝。

面對王錫爵的邀請,孫承宗道:“皇長子講師的事,孫某自覺得沒有這個福分,所以還請元輔另請高明!”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王錫爵對孫承宗的表態還是有些意外。

“哦?”

孫承宗道:“恩師,學生有一言不吐不快。這幾年朝廷黨爭成風,並愈演愈烈,官員之中不是依於政府,就是搏擊朝臣,在清流之中得一個名聲。”

“孫某無才,卻得蒙恩師青眼,但卻是無心置身於這黨爭之中。”

王錫爵有些意外,聞言撫須尋思了一陣道:“你既不願攪和黨爭中,老夫又何嘗願意,但是有些規矩不可不立,否則難爲萬世之綱常。不過老夫尊重你的意思,至於這朝廷的任命,也不是你能推託的。你回去再好好想一想。”

孫承宗還要再說,王錫爵已是坐了下來,一旁王五道:“孫大人請吧!”

孫承宗仍是向王錫爵長長一揖然後道:“恩師,在孫某眼裡立萬世規矩爲大儒也,但規矩不行時破了規矩的人也可稱爲大儒也。人生在世不爲前者儒,也當爲後者儒!”

孫承宗走後,王五對王錫爵道:“老爺,這孫侍講好不識擡舉,如此……”

王錫爵撫須道:“薦他爲皇長子講官,是老夫與林侯官的默契,老夫豈能出爾反爾。但這不爲前者儒,當爲後者儒說得實在是好,沒有個幾斤幾兩,哪裡可以說出這話?呵,林侯官還真是好眼光!”

Ps:感謝joyii書友成爲本書第十一位盟主。

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八百九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一更)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章 經史並重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一步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四百四十七章 不要臉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講卷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