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

次日殿試。

三百多名新貢士們上朝殿試。

這一科會元乃吳江人吳默,但見他率領三百貢士魚貫進入。緊隨着三百貢士之後的,還有三百名得中副榜的舉子。

會試,鄉試都有正榜,副榜。

鄉試的副榜可以獲得進國子監讀書的機會,甚至可以直接參加會試。比如名臣于成龍歷史上就得中鄉試副榜,最後到了京師參加會試。

不過於成龍一直都沒有中進士,最後還是以國子監監生的身份出仕。鄉試正榜與副榜的比例在五比一,所以即便中了副榜也是足以自豪了。

而會試副榜也是如此,給落第舉人一個機會。

落第的舉人可以免費入國子監讀書,甚至可以去吏部候缺成爲一名官員。翁正春當年曾會試不第,然後去吏部候缺,最後補爲延平府教授。

當然會試副榜的名額也是很少。

但是這一次林延潮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奏請天子,取了三百名會試第舉人入副榜。不僅給他們優先在吏部候缺作官的機會,同時讓他們入國子監並給予參加下一次會試的資格。

所以這一科副榜的三百舉人,都仰仗了林延潮纔有此機緣。

眼下他們隨着三百貢士之後前來紫禁城裡並非爲了殿試,而是向皇城叩拜感激皇恩。

當然最受人矚目的還是三百名新貢士,這一科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吳默,其次就是名列前茅的史繼偕,翁正春,顧天埈,畢自嚴等人。

翁正春走在宮道上,清風拂過他的袍角,面對這金碧輝煌的紫禁城。他這一刻有些不知是真是假,十幾載落第生涯然後一朝登上金榜,實在是苦盡甘來,此中滋味實在難以言喻。

此刻身在他左右的舉人們倒是新鮮興奮。

殿試不作黜落,只要自己不作死,進士就是榜上定釘的事。

衆貢士們抵達午門前時,這時候宮裡鼓聲響起,百官從朝房裡步出。

一時之間,緋袍交映,百官們相對而揖。而一旁六七百名貢生,副榜舉人正好路過這裡,他們見當朝諸公威儀不少人愣住了,也有人爲了目睹當朝大臣的風采不免紛紛爭相上前旁觀。

頓時午門前一時吵雜,而翁正春也在此進退不得。

突然翁正春聽得一聲怒喝:“這裡是何所?爾等村野秀才敢如此放肆?來人給本冢宰趕出去!”

本來翁正春想聽是何人口氣這麼大,一聽冢宰二字,心道原來是當今吏部尚書,難怪如此威風。他們身成進士要先觀政三個月,然後才被朝廷選揀爲官。

一旦得罪了當今吏部尚書,被分配到什麼邊遠地方,好容易得來的前途就盡毀了。

當下官吏們上前驅趕,而衆貢士們聞言也是不敢說話,唯有幾個新貢士們低聲抱怨幾句‘好大的威風’。

正待這時一人道:“且慢!”

翁正春看去原來正是禮部尚書林延潮。

但見林延潮道:“新貢士爲了目睹當朝諸位的風采,故而爭相目睹,這也是賞國之光,利見大人嘛。”

聽了林延潮之語,不少官員都是笑了,頓時將氣氛緩和許多。

這賞國之光,利見大人出自易經乾卦利見大人之語。

無論是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都是誇了衆官員,也是誇了衆進士。

吏部尚書陸光祖聞言看了林延潮一眼,肅然道:“大宗伯,所言在理。”

說到這裡,衆人都是緩了一口氣。官吏們不敢驅趕貢士,而是讓他們先行離開。

見這一幕,翁正春與衆貢生們心底都有評價。

有人私下道:“陸平湖身爲吏部尚書當然權勢極大,無人敢惹,但禮部尚書林侯官出面,對方也是要給幾分面子的。”

也有人道:“這幾年常言,張江陵,張蒲州,申吳縣去位後內閣無人,再也沒有賢相了。不過今日看來當朝諸公仍是英才濟濟。譬如幾位部臣裡如天官陸平湖,清強有識自不用多說,本兵石東明敢於任事,而大宗伯林侯官更有是才望,德望,清望,有他們在朝,內閣一時無人也是無妨啊。”

翁正春聞此倒是不以爲意,但見他正走之間,卻正好迎面碰見一名官員。

這名官員不是別人,正是盧義誠。

“原來是盧大人!”翁正春既碰到對方,但也不願多說,打個招呼就此別過。

不過盧義誠倒是滿臉笑容道:“兆震兄,得知你高中的消息,我不知如何歡喜纔是。”

“盧大人這……”

“誒,提什麼盧大人,以後大家就要同朝爲官了,還是如以往稱我爲誠之好了。”

翁正春聞言一時茫然,隨即釋然一笑,心底沒有半點波瀾地道:“好的,那翁某還要赴考,先行一步。”

盧義誠點頭道:“當得,當得。改日到舍下,讓我爲你慶賀一番。”

翁正春不置可否,遙遙一拱然後與盧義誠擦身而過,直往金鑾殿而去。

翁正春之前也不是沒想過高中時在盧義誠面前來出口惡氣,但真正高中後卻覺得出口氣的事已不那麼重要。

他看着面前的宏偉的金鑾殿突然想起,年少時父親攜他登山,一路疲憊登頂後,終於見到那旭日光芒萬丈之狀。

想到這裡他欣然一笑。

到了第二日,文華殿。

殿試的卷子已是從匣子裡打開呈放在案上,而十名讀卷官各坐於一小桌旁,然後圍作一圈。

然後殿試的受卷官持卷一一分於每個讀卷官的桌上。

試卷布完,每名讀卷官約有三十餘卷。然後他們纔開始批閱卷子。

殿試的規矩,一直都是‘圈不見點’,‘尖不見直’。

就是一張卷子上若用圈(第一等),則卷子上不可見點(第三等)。若是用直(第四等),那麼卷子上不可用尖(第二等)。

如此文華殿內,衆大臣們坐着批卷,一名讀卷官批完再呈送第二名讀卷官,然後依次轉下去。

一名士子殿試成績的好壞,其實很大就取決於第一個批閱卷子的讀卷官。

次輔趙志皋年事已高,精力很是不濟,但他偏偏是首席讀卷官。

批了幾卷後,趙志皋已是難以爲繼。

坐在趙志皋下首的陸光祖看了對方一眼,不由搖了搖頭。

他雖也是上了年紀,但目力精力都不遜色於年輕的時多少。現在的陸光祖既不老邁昏聵,也不年輕資淺,若能入閣當有一翻作爲。

陸光祖不動聲色已是批了十餘卷遞給下首的楊俊民,而上首趙志皋才送來了三卷。

他又看了其他幾名官員,包括下首的楊俊民都與他差不多,唯獨林延潮……已經將手裡的三十餘卷盡數批改完畢,正在開始看楊俊民轉給他的卷子。

陸光祖看了林延潮一眼,心底大生警惕之意,此子如此年富力強,若我他日入閣,恐怕難以駕馭啊!

陸光祖搖了搖頭繼續批卷。

又過半日,十位讀卷官已是各自不同。

趙志皋桌旁的卷子已是高壘,猶如堰塞湖般令人擔憂,陸光祖再看林延潮一眼,但見對方卷子也是高高堆起。

陸光祖頓時領悟,此子是不願在衆人面前顯長。

陸光祖目光一凝繼續批卷,他倒有心顯能,是衆讀卷官批閱最快的。

足足耗了一天(主要是等趙志皋)三百餘卷方纔批閱完畢。

最後衆人議定頭十二卷面陳天子御覽。

在一卷去留之上,兵部尚書石星與林延潮起了爭執。

但見兵部尚書持卷道:“今日殿試議的是中興二字,此卷下筆千言,文采斐然,議論也足有見地,所倡強兵富國十策雖說是書生之見,但也有一二值得稱道地方,唯獨這一句‘民爲父絕君,不可爲君絕父’實爲楊墨之言,非我儒者之意!故而吾以爲此卷不可面君!”

而林延潮是支持的,他道:“大司馬此言差矣,當年孟子有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此言何意?就是先家而後國的道理,我等儒者一生以修齊治平四字磨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由內及外的道理。哪裡有先治平,再修齊之說?”

石星與林延潮不是第一次掐架了。但見石星冷笑道:“此言荒謬了,吾爲兵部尚書,若是聽聞下面有兵卒爲天子去打戰,屢戰屢逃。朝廷拿而問之,此人說我家中有老夫要贍養,故而不敢死。你說難道我還要憑他是個孝子而讓他當官不成?”

林延潮道:“當年王吉有云,寧爲孝子,不爲忠臣,天下譽之。爲人子盡孝心,此是人之常情,而保家衛國此朝廷之義。士卒不敢戰而逃,是因爲朝廷不能爲他安頓父母,這是朝廷過失,又怎麼能怪在人子的盡孝之心上?”

“先孝而後忠,此乃人心,我等爲官爲學當本於此,別說大司馬就算是聖人也不可奪此理!而天下百姓若人人都能盡孝於父母,那麼也必人人能盡忠於國家。”

石星與林延潮爭執一陣,不少官員都是贊同道:“大宗伯所言在理,我等也不是常言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就是先盡孝再盡忠的道理。”

最後林延潮勝了石星一籌,將此卷面呈御覽。

石星聞此後黑着一張臉,這是他與林延潮的辯論中,少數幾次輸給他。

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單章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義氣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四十七章 面試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第九十一章 民心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