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

林延潮與陸光祖走在紫禁城的宮道之上,慢慢細談。

二人談話雖說面上是雲淡風輕,但內裡句句都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林延潮提及張說二字時,陸光祖臉上的神色微微變幻了一下,眼神微厲。

深宮之中稍顯寂靜,陸光祖方纔神色變化的一刻,令林延潮心底對他生起警覺來。

但見陸光祖笑了笑,化解了方纔的嚴厲,而是笑着道:“聽聞宋莊毅公病逝前數日,宗海曾上門看望,當時宋莊毅公是不是與你道了幾句肺腑之言?”

林延潮神色一凜,沒錯,在宋纁病逝之前,就是他曾問林延潮,在陸光祖與石星之間選何人爲太宰的問題,最後並推薦了陸光祖。

但是最後林延潮推薦陸光祖並非是因爲宋纁的緣故,但也從中窺見一二。

朝廷之上清流的領袖,一直是沈鯉,宋纁兩位歸德籍的大臣。

林延潮想到這裡道:“原來太宰已經有了沈大宗伯支持,也就是有了天下清議的臂助,如此何人敢於太宰爭呢?之前我已是說過宰輔之位,林某絕無窺視之心。”

陸光祖負手道:“老夫自是不擔心大宗伯爭,只是擔心壞了與宗海的友誼,老夫拿方纔宗海所言姚崇張說的例子來說,姚崇在位時不怕張說,但死後卻怕啊!”

姚崇年長張說十六歲。

而陸光祖長林延潮則四十歲。

林延潮長笑道:“陸公放心,若將來有那麼一日,碑文林某會替你寫。”

陸光祖當即大笑道:“那以後就仰仗宗海老弟了。”

“不敢當。”

二人說完各自告別。

夜幕降臨,宮裡一下冷了許多。

而此刻在景陽宮裡,年幼的皇長子正被這寒春凍得瑟瑟發抖。

今日他要背三篇文章,以備內侍的考覈。

這內侍坐在他的面前,他看着皇長子被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不由搖了搖頭。景陽宮裡的供給時常有短缺,這是宮裡人所共知的事,唯獨瞞着天子一人。

至於宮人爲何敢短了皇太子的供給,原因自不用多說。

他雖是皇上的人,但也不敢將此事捅天子那邊。現在面對一位十一歲的孩子凍得眼淚鼻涕一起,此人又是自己的學生,這位內侍當即道:“皇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話你一定要記在心底,以後無論再難的時候,念着這句話雖不能幫到你,但能令你好過一些。”

“是。”

見皇長子如此,內侍長嘆一聲道:“背文吧!”

三篇文章皇長子背得錯處很多,內侍心想當今天子五歲就能讀書,而世宗皇帝更是聰明過人,年僅十四歲即對楊廷和這樣的大臣說出‘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這樣的話,拒絕禮部要他從東華門入,文華殿以太子身份登基的方案。

但皇長子似比他們有些差距。

皇長子背完也知自己背得不好,當即道:“我令你失望了吧!”

內侍聞言搖了搖頭,看了一眼左右後低聲道:“真龍豈在意他人的眼光?”

“可是……”

內侍心想當今皇長子的資質實在一般,但卻勝在宅心仁厚,何況對於大臣而言,他們也不喜歡太聰明的皇帝。

內侍道:“皇子不要妄自菲薄,是我教得太差的緣故,若是請明師來教導,皇子必不遜色於我大明曆朝皇帝。”

“你是說宮外的大臣來擔任我的老師?”

內侍神色一變,緊張地低聲問道:“皇子切記不可聲張?這話是誰教你了?”

皇長子臉色一變,擡起頭看了對方一眼,然後低聲道:“前幾日我聽母妃說的。她說外朝有大臣在替我奔走,一個叫王先生,一個叫什麼陸先生,她讓我好好忍耐。”

內侍聞言搖頭連道:“苦也,苦也,這話怎麼能說得?一旦傳出去……”

“皇子,你記住這番話你一定要爛在肚子裡,不要與外人說,包括是我,同時也告訴你母妃,讓她口緊一些。”

內侍語重心長地說道。

皇子點點頭,然後輕輕地道:“我當然是相信師傅你的。外人我決計不會說。”

同樣在乾清宮裡。

張誠將幾個官員的履歷交給了天子過目,其中有沈一貫,林延潮,陳於陛。

天子道:“這一次家居在鄉的沈先生回信給朕,讓朕不必執着於非翰林不得入閣的條條規規,放寬入閣的標準,從外臣之中選拔得力官員入閣。”

“沈先生的意思朕實在不是很瞭解,一時想不出來他所指的人選來。可是他又是三朝元老,當年朕的老師所以朕對於他的意見,必須要採納纔是。”

張誠道:“沈先生居鄉心底仍掛念着陛下,實在難得。以內臣看他若是能…”

天子擺了擺手道:“朕其實也有心請他,但聽他的口風似無意出山,也不知何故啊。”

張誠聞言當即不說話了。

天子向張誠道:“若是王先生真要走,你看誰更合適替補入閣。”

張誠連忙道:“陛下,這話臣不敢亂說,此乃大罪。”

天子笑了笑道:“朕赦你無罪!說!”

張誠看了天子一眼,然後道:“皇上若一定要內臣說,那麼內臣只有一個念頭,這一次王先生要走是因爲長哥出閣讀書的事,而……”

說到這裡張誠不說了,天子點點頭然後將履歷放在一旁道:“長哥性子太平和了,將來若坐上皇位,怕是要被大臣們欺負。倒是三子他的性子……似朕。”

張誠道:“皇儲之事一切都是由陛下聖心獨斷,外面大臣屢屢上疏,彷彿還是要他們自己定計的一般。”

天子道:“你說的不錯,朕要慢慢來,事事不能急於求成,但是景陽宮那邊,你也要給朕照看好,不要什麼都由着皇貴妃由着性子來。”

張誠躬身稱是,心想天子就是如此,什麼時候都在立儲上給任何人一個模糊不定的態度。當然也不是全部,天子曾找林延潮商量過,但商量着一半卻給鄭貴妃打斷了。

“不過長哥與皇三子出閣讀書的事都要辦了,朕讓你在翰林裡物色合適的講官,你可有在辦?”

張誠答道:“已經在辦了,臣已是物色到一名大臣無論是給皇長子皇三子講書都是再好不過的。”

“哦,何人?”

“侍講孫承宗。”

聽到這個名字,天子臉上露出了些許笑意。

“孫承宗是陛下欽點的榜眼,文章才學自是不用多說了。”

“但他是林延潮的學生啊。”

“陛下,孫承宗與林延潮不同,他不似林延潮那般熱衷於做官,心中卻有讀書人的抱負。眼下在林學門生之中,他的聲望直追於林延潮,受到不少讀書人的敬仰,將來他無論輔助哪位皇子都是臂助。最重要還是陛下越過林延潮提拔了他……”

卻說林延潮與陸光祖分別後,回到府中。

林延潮這纔剛下了馬車,即看見一名官員匆忙幾步來到自己的馬車前。這名官員正是方從哲。

林延潮皺了眉頭問道:“中涵你怎麼來了?”

方從哲道:“學生聽聞今日元輔在宮中頂撞聖上之事……”

林延潮失笑道:“原來是這事。”

方從哲壓低聲音道:“學生以爲很多人會認爲此乃大宗伯入閣的良機,但學生以爲大宗伯萬萬不可在此時有所動作。”

林延潮打量了方從哲數眼問道:“你着急着趕來就是爲了與我說這事?”

方從哲低頭道:“正是。”

“那你來晚了,已經有人與我說了此事了。”

“何人?”方從哲吃了一驚。

“陸平湖!”

林延潮與方從哲二人一併來到府中書房。

方從哲思索道:“學生沒料到太宰已是先一步陳言,之前坊間一直說他有入閣的野心,我本來半信半疑,但是他既直言告訴了大宗伯,那就不會錯了。他近來貶斥官聲不好的官員,又提拔之前被天子貶斥的耿介之臣,就是爲了博取清議的支持。”

林延潮笑道:“你還沒說,爲何反對本部堂入閣呢。”

方從哲道:“學生一時失了計較,請容學生道來,這一次若是元輔離任,內閣必然缺位,這一次的情況與上一次申元輔離去時,又別有不同。”

“那時大宗伯初拜禮部尚書才半年,若要入閣顯得底氣不足。而且元輔所能提及的入閣辦法,是經過中旨。以中旨入閣,而不經廷推,對於輔臣而言尤其根基不穩。而今趙次輔在內閣混事,張新建則於赴京的路上拖拖拉拉,都是明證。”

“那這一次呢?”

“現在內閣若是缺位,大宗伯入朝已有一年有餘在六部裡站穩了腳跟。而且天子親口已答允陸平湖不再特旨簡拔閣臣,如此意味的就是廷推入閣。”

“相較於上一次而言,這一次無論從時機還是入閣待遇而言,對大宗伯而言都比上一次稍顯更加有利。唯有不足是,上一次入閣經過申元輔推薦,無人相爭。但這一次經廷推入閣,必然有人相爭。”

“當初學生沒有料到是陸平湖站了出來?但若是他爭入閣之位,大宗伯必然得罪陸平湖了。將來即便大宗伯入閣,那麼陸平湖在吏部尚書位上,必與大宗伯爲難。”

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答書友問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七十章 正推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九百六十章 官吏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