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

聽陸光祖之言,林延潮笑了一笑,這不失爲拉攏自己的手段,當年許國在時,他也曾這麼說過。

陸光祖通過這一次外察貶斥了申黨舊人,而決定採用一些朝野的名望之士,看來已經是打算爲這一次入閣佈局了,這是要先取得朝野清議的支持,爲自己製造人望。

其實不僅是這一事,在當年倒張鯨的事上,陸光祖率領南京上下官員彈劾張鯨,從那時起陸光祖就已經站在清議一面。

從此來看,陸光祖上位的方式與許國如出一轍,都是取得清議的支持。

但是要取得清議支持,必然在國本之事上與天子相沖突,天子會允許他入閣嗎?

至少從這件事上,林延潮看不出陸光祖的勝算。

當初天子默許陸光祖成爲吏部尚書,初衷是用一個強勢的吏部尚書來對抗一個弱勢的內閣,達到一個政治平衡。

陸光祖若晉爲內閣大學士,無疑打破了這樣一個政治平衡。陸光祖以爲達到一個獨大的地步就能夠入閣,而許國也是敗於此。

從北宋起立在宰相,歷代皇帝都採用一個異論相雜的策略,這就是政治平衡。

三人議定時,外面有官吏入內稟告道:“元輔來了。”

林延潮垂下目光,心底卻些看好戲的心情。

片刻后王家屏推門而入,林延潮,楊俊民一起起身見禮,至於陸光祖直到王家屏進屋這才緩緩從椅上起身,這分庭抗禮的架子是擺得十足。

王家屏穿着宰相的蟒衣,雖自有首臣的氣度,但看去臉色有些蒼白。他對幾人問道:“不必鬧虛禮,聖上如何?”

楊俊民道:“回稟元輔,真是僥天之倖,託聖上的洪福,火勢止於西廊下沒有蔓延至宮內。”

陸光祖也是道:“是啊,我等都是發愁,幸好元輔來了。”

王家屏道:“本輔身子抱恙,還是要多虧幾位替我主持大局。方纔本輔見諸位官員都回衙辦事,此舉極爲恰當,無需事事都等本輔來決斷,以免耽擱了朝政。”

陸光祖,林延潮,楊俊民等人都是稱是。

當即千步廊的值吏搬了椅登來請王家屏入座。王家屏卻並沒有坐,而是負手立在窗邊。

衆官員等倒了辰時以後,天子仍沒有派人傳喚。

這宮中失火,十幾位重臣來請天子起居。天子卻如此怠慢,着實令大家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一直到了巳時以後,文書官李浚方纔倒了,對方道:“皇上口諭,昨日之火雖沒有燒至宮內,但至畿內民居焚燬實令朕心不安,此乃上天之示警也。朕必以此爲戒修省一番。衆愛卿關切,朕已經知道了,卿等先行回去就是,不必面請。”

白等了一個晚上?

不說王家屏,林延潮也覺得天子太不夠意思了。

王家屏聞言當即道:“百官久候了一夜,我等不見陛下實心中難安,還請公公轉達。”

文書官李浚道:“王先生,陛下旨意你也是聽到了。還請不要讓我等爲難。”

王家屏嘆道:“本輔任首輔數月以來,至今不曾面見過陛下一次,“內閣者帷幄近臣也,帷幄近臣都難見天子一面,百官會如何想?而今日西廊下失火,本輔也是難辭其咎,還請率九卿當面向陛下請罪!”

王家屏這麼說,林延潮也覺得天子有些過分了。

天子過去深宅宮中不見百官也罷了,但甚至申時行等閣臣偶爾還是見得。到了現在王家屏擔任首輔好幾個月了,還不見天子一面,這實在太說過不去了。

見王家屏一臉堅決的樣子,文書官也是道:“王先生真是令咱家爲難,那麼咱家就試着通報一聲吧。”

王家屏當即道:“多謝公公了。”

“不敢當。”

又過了半個時辰,李浚才返回道:“陛下口諭,首輔掛念之心,朕已是知道了,就請至乾清宮見駕吧!不過人數不必太多,只要數臣陪同即好。”

見此王家屏當即點了陸光祖,林延潮,楊俊民三人陪同他前往乾清宮面聖。

到了寢殿之內,仍是一道垂簾將君臣分隔。

但王家屏仍是率着幾位官員對垂簾行參拜之禮。

王家屏奏道:“西廊下之火驚動陛下起居,此乃臣等失察之過,伏望皇上寬慰聖懷,勿以小警介意。”

垂簾之後的天子言道:“西廊乃皇城腳下,皇城根的百姓遭到厄運,令朕心不安。先生不必把此事攬在自己身上,到時候撥些錢款重修民居,安置百姓即是。”

“陛下心念百姓,此社稷之幸,”王家屏道。

說到這裡,都是平常君臣奏對,林延潮見突然王家屏突然話鋒一轉突然道:“陛下,臣爲首臣數月,佐理朝政以來,深覺事事艱難。之前未見天顏,不敢妄奏,今日懇請面陳。”

垂簾後天子聞此好一陣沒有說話,半響後天子才道:“先生有什麼話就說吧!”

王家屏當即道:“那麼臣就斗膽直言了,自古人主一身,上爲天命所寵眷,下爲人心所依戴,一政令不時,或累萬畿之理。書有云,出入起居,罔有不欽,發號施令,罔有不減。蓋無一時至怠荒,減則無一時之缺。”

“自這數年以來,陛下端居大內,警蹕希聞,郊廟之祀不親,朝講之儀久廢,大小臣工有經年累月不睹天顏者。至於中外奏章,或疏入留中或票進不下,或日暮而始發票,或隔日而後批行,甚至接本與守科官員有延侯多日,不見一疏者。臣官居輔弼,職在贊襄,無能導主德於緝熙,變天工於寅亮,誠職責有虧也。”

林延潮越聽越是色變,王家屏這是什麼話?首輔不想擔了嗎?居然在天子面前說這些。

雖說他說的都是有道理的,天子這幾年來越來越是怠政,原先奏章當日則批,現在呢?日暮而批,再到隔日而批,甚至數日不批。

這都是天子日益怠慢國事之兆啊。

王家屏說到這裡,但聽聞垂簾後傳來幾聲沉重的呼吸聲。

半響後天子才道:“先生所言朕已是知道了,朕以後會注意的。”

林延潮拭了拭汗,心道就到此打住吧。

哪裡知道王家屏卻沒有停下而是繼續道:“陛下,此一事也,還有就是這幾日百官上奏,先起因於李獻可疏請國本之事而已,臣之前冒昧封還,意指此事關係儲君,陛下不宜盛怒,以損天親之愛。而李獻可出自臺省,更不可責罰,以塞忠諫之門。”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林延潮擔心地看向垂簾一眼,他不知此刻天子聽聞王家屏如此說是一個怎麼樣的臉色,又是怎麼樣一個心情。

林延潮壓低聲音道:“元輔……”

汗珠自林延潮額頭滴落,他數度目視王家屏,或者輕咳一聲都不能打斷王家屏的陳詞。

但見現在的王家屏已是額上青筋暴起大聲道:“之後陛下又罰,張棟,陳尚象,鄒德泳,杖孟養浩一百,舉朝士紳,遠方外吏見者無不喪氣,聞者無不灰心,誠不意聖哲之君,有此舉動,平明之世有此景光。這一切事由皆由臣救李獻可而起,臣因救一士,反累滿朝精英,此臣之罪也。”

“臣一切所爲,乃希陛下爲堯舜之主,而臣爲堯舜之臣,此之謂名垂千載由余榮。若臣拋名不顧,逢迎爲悅,阿諛奉承,此則爲許敬宗,李林甫之奸佞。還望陛下察臣憨愚,還召諸臣,以釋株連之罪。”

現在殿內無聲,靜得連一個針掉落都可以聽見。

林延潮各看了陸光祖,楊俊民一眼示意二人出面緩解局面,二人都是轉過目光,一言不發。

終於垂簾後傳來了天子的聲音,但聽天子緩緩地道:“這幾日卿不在朝,百官喜事激奏,肆意激擾,朕姑以薄罰而已。卿爲佐治,見此要名不義之徒,本當居中調停,緩詞解諫,卿卻徑直駁御批,故激朕怒,甚失禮體。今日朕怒起,卿又不忍受,假疾具疏而去,此乃人臣之義嗎?”

事情居然到了這個地步,天子與王家屏這竟是在殿內吵了起來了。

這下可是出大事了。自己可是一心一意要保王家屏在首輔位子上能坐得更久,但是他爲何卻故意激怒天子呢?

眼見王家屏還要再說,林延潮當即覺得自己不能再看下去了,當即大聲道:“還請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說到這裡,林延潮拉住王家屏的袖子,向他緩緩搖了搖頭。

王家屏見此苦笑一聲,而陸光祖,楊俊民此刻也纔回過神來當即道:“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眼見林延潮三人都這麼說,王家屏笑了笑,將官帽脫下跪在殿上道:“陛下臣有罪!臣請辭去首臣之位歸老林下!”

面前垂簾仍是沒有一絲波動,終於天子道:“朕顧念先生十年輔佐之功,不忍責罰。至於先生有疾,朕一向是知道的,先行回府調養數日,待身子好了再回朝輔佐朕!退下吧!”

說到這裡,垂簾後傳來椅子響動的聲音。

林延潮望去但見王家屏已是目中含淚。

隨即他重重的叩頭,口中大聲地道:“臣等恭送陛下!”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二章 家有悍婦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一千零六章 國本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九章 被恐嚇了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五百七十章 賞賜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一千一百章 出山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路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