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

天子留下申時行的原因不用多說,申時行是天子的老師,侍君多年,又是首輔,當然必須留下。

至於林延潮他仕官的經驗不如朱賡,張位,但是天子欽點林延潮留下說明是對林延潮的信任。

對於天子點自己留下,林延潮也是微微訝然,不動聲色地站在申時行身後。

王錫爵,朱賡,張位先行離開,申時行吩咐道:“告訴列位臣工,就說本輔已見到天子,先行散去,一切事等本輔出宮再說。”

王錫爵三人稱是離開了弘德殿後,天子道:“宣張宏,張鯨進殿,其餘人退下,撤掉簾子。”

隨着簾子撤掉,林延潮大着膽子飛快的看了天子一眼,但見天子半個人是裹成糉子一半,這狀況顯然是受了嚴重的外傷,這是怎麼回事?

但是申時行沒有立即過問,林延潮自也沒有說話。

不久張宏,張鯨二人都到了,殿內加上天子一共五人。

大家到齊後,申時行向張宏,張鯨二人質問道:“兩位公公,你們都是侍奉陛下的,但爲何沒有盡責?”

“申先生不要怪他們。”天子開口了。

申時行見狀當下道:“陛下受傷,臣至今不知出於何故,臣有愧。”

天子道:“朕不欲此事張揚,張宏你與申先生解釋一二。”

一旁張宏道:“申先生請見諒,是小人照顧不周,前日陛下試西域的貢馬,貢馬不識天威,誤將陛下摔下馬來。”

申時行動容道:“陛下傷勢如何?”

張宏道:“已經請了宮裡通曉醫術的太監看了,陛下龍額,龍胸,龍肋雖傷了但卻沒有動了筋骨,唯獨龍足,右足卻是傷的厲害!”

“這麼大的事,爲何今日才告知本輔?”

張宏不能答,天子道:“是朕的意思。落馬之事是朕的過失,若傳揚出去,言官必有說詞。”

“朕本以爲將養兩三日即可沒事,但沒料到今起右足劇痛,無法下地,這才免了早朝。”

申時行聽了天子解釋也是疑惑,前日也就是經筵之時?當日天子爲何會一大早去內校場試馬?”

申時行當然不知道,張鯨連續數日進獻了媚藥,天子乃年輕人把持不住,前日夜裡十分亢奮,精力無處發泄,於是動了念頭去校場摸黑騎馬,結果摔下馬去。

申時行知內情並沒有如此簡單,細問了幾句,但天子卻含糊其辭,張宏,張鯨又不敢明說。

申時行只能規勸道:“臣知陛下龍體欠安,五內俱焚。陛下身爲九五至尊,當下以祖宗江山社稷爲念,臣惟望陛下愛惜龍體,享國萬年,此天下萬千臣民之幸。”

天子卻是失笑道:“享國萬年,你們常言朕是萬歲,但朕真能活一萬歲嗎?朕登極至今已十五年,屈指算來列位先帝有半數享國不如朕,比如先帝……先帝在位不過六年而已,朕而今享國已十五年,比起先帝朕已是享福了。”

申時行立即諫道:“陛下春秋鼎盛,不可出此不吉之言。”

天子嘆道:“一時感嘆而已,朕墜馬後不知爲何想起武宗之事。”

明武宗,也是正德皇帝當年不小心失足落水,最後染病駕崩,不過三十一歲。

落水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最後竟釀成了皇帝病逝,這是誰也沒有料想到的,後世的很多人懷疑正德皇帝的死,會不會是一樁陰謀。

林延潮聽了此言,下意識地看了張鯨一眼,但見他額上卻是汗水直落。

林延潮見此略有所思,他感覺自己似找到了張鯨的把柄。

“萬歲!”

天子說了這話,所有人都不敢答。

張宏目露悲色跪下磕頭道:“陛下,是臣照顧陛下不周,今日之事,臣萬死難贖其罪!”

天子見張宏如此不由道:“張宏你……”

張鯨知當初在內校場時,天子試馬,張宏屢次勸諫,而張鯨自己則是一味逢迎天子的意思。眼下張宏若不提起這事,天子必會內疚自己當初沒有聽張宏的話。

但現在張宏主動揭開此事,倒是令天子生氣。

張鯨不由慶幸,天子就是聞喜不聞過的性子,若是他真犯了錯,萬萬不可當面指出。

張鯨知道此事其實是乾爹替自己背了鍋。

他立即岔開話道:“申老先生,眼下陛下龍體欠安,當務之急以將養龍體爲第一要事,至於最近早朝,日講,經筵應當知會百官暫時免去。”

申時行道:“張公公所言有理,陛下現在有腿疾,理當修養,但一時免去無妨,若是長久,恐怕大臣們會擔心。”

張鯨笑着道:“這有何妨?當年世廟在位時,避居西苑,也曾二十多年不上朝……”

申時行看向張鯨言道:“張公公,你可知你早說什麼嗎?”

林延潮要不是與張鯨有瓜葛,這時候於情於理上都要出來罵人了。

“張鯨!”天子示意張鯨不必再說,“朕並沒有怠政的意思,但是朕總不能跛着足上朝面對衆臣工吧,朕答允申先生,只要朕的足疾一好立即恢復上朝。”

林延潮聽天子這話總覺得怎麼這麼耳熟,對了,前不久梅侃給自己送禮時,自己也是說下不爲例的。

但問題是足疾這個理由,作爲藉口也很充足啊。

張鯨笑了笑,他的用意也達到了。

天子不上朝對他而言是最好的,阻隔天子與大臣見面,如此大臣們那些不利於他的話就不能傳到天子的耳裡。

現在千斤重擔都壓在申時行的身上。

但這倉促間,申時行要如何應對呢?

據林延潮所知,申時行不是應變很快的人,答允還是不答允?

申時行開口問道:“陛下,過幾日就是祭祀太廟,敢問陛下到時是否會親祀?”

林延潮點點頭,這個問題問的好,天子親自祭祀太廟,就是敬祖宗,對於以孝治理天下的明朝而言,這一點的重要性還要在不朝會不經筵不日講之上。

天子猶豫道:“若朕右足無礙,定然是會去的,但眼下……只能找大臣暫代了。”

林延潮心道,好啊,不廟不朝不講,已經是達成了三個。

申時行立即道:“臣惶恐,正所謂禮莫重於祭,陛下若連祭廟都不去了,事一旦傳出恐怕百官會有非議。”

張鯨道:“眼下陛下龍體欠安,就算不能親自前往祭祀,列祖列宗也是會原諒的,申老先生,咱家還是那句話,當務之急是將陛下的龍體養好纔是。”

申時行道:“張公公,本輔也是如此以爲,但免朝免講尚有可說,至於祭祀太廟,陛下不可缺席,臣以爲可以乘輿前往。”

天子道:“朕非敢偷逸,只恐乘輿前往,不成禮數,反而失敬先皇。”

聽天子這麼說,張鯨露出微笑。

天子道:“朕知道申先生不放心,以後申先生若要見朕或有什麼話與朕說,隨時可以上密揭或親自來乾清宮見朕。”

申時行道:“臣多謝陛下信任,只是……”

申時行也知道天子暫時免朝是板上定釘了。可是天子受傷的內情,又不能告知百官。

所以若申時行答允天子免朝,那麼他又如何給百官以交待呢?

申時行看向林延潮。

天子看見申時行的眼神,向林延潮問道:“林卿有何高見?”

林延潮一直是旁觀者,他在想天子讓自己來此的用意是什麼,沒錯,這件事上天子知道申時行一定不可能輕易答允,所以他要自己來爲二人作一個轉圜。

天子是找自己給他想個辦法。

林延潮想了想道:“陛下,敢問這一次落馬受傷是在內校場嗎?”

天子點點頭道:“正是。”

林延潮道:“陛下受傷之事,就算不告知百官,但必須也有所交待,那麼當懲罰其人。既是天子在內校場受傷,內校場又是淨軍操練之處,如此宮內淨軍於此事難辭其咎,故而臣請陛下當裁撤淨軍!”

聽林延潮這句話,申時行本來繃着的表情,頓時舒緩下來了。

張鯨眼中驚訝之色一抹而過,但想了想並沒有開口,倒是天子對於林延潮這一句話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衆所周知宮裡有三千淨軍。

而因爲這宮裡設立淨軍的事,文臣多次上疏天子請求裁撤。

但天子就是不肯,現在林延潮表面上將這一次天子受傷的鍋,讓淨軍來背,但內中用意在於一舉三得。

對於申時行而言,裁掉淨軍,無疑是對百官有了交待,還能爲自己贏得聲望。

而對百官來說,淨軍裁撤,那麼京師裡最要的武裝力量,又回到了三大營的手中。同時淨軍裁撤,也削弱了皇帝的權力。

用此來交換天子暫時的免朝,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對天子而言,之前設立淨軍時,當然是把握在自己手上,但現在淨軍設立久了,天子對操練淨軍的事沒有原來上心了。同時天子這一受傷,難免對淨軍掌握的力度下降。

在這時候,萬一有什麼人暗中掌控了淨軍,脅迫了天子太后內閣,那真是禍起蕭牆了。

那時候就算文官們掌握了二十萬京營人馬,也是沒辦法救駕。

所以破局就在這裡。

所以林延潮說完,申時行當下毫不猶豫地道:“啓稟陛下,臣也以爲當裁撤淨軍!”

Ps:萬曆不早朝,不郊祀,停經筵,停日講,是從萬曆十四年九月開始,然後經大臣們反覆勸諫,又恢復了一段時間,但一年多以後故態復萌,之後就是三十年的不上朝。

爲了劇情緊湊,不能一段一段的講,所以本書就將時間線提前至萬曆十四年九月。

另外最後擺碗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單章兼請假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四百六十章 幕客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四百六十章 幕客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