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

入了十月京城已是冷了許多。

午門翰林朝房裡,衆學士都是坐着,其餘翰林則是站着議論。

卻說經過萬曆十一年,萬曆十四年的兩次庶吉士擴招,翰林院裡的翰林已是由原先的三十餘人,添至五六十人之多。

原先一間朝房已是不夠,故而掛詹事府銜的官員,以及庶吉士去了西側朝房。

所以儘管朝房裡人數少了,但彼此關係卻是更近了,衆人更可以放膽直言。

幾位內閣大學士還未至,林延潮默坐在位上聽大家發牢騷。

自九月入十月以來,天子已經連續免朝講。

朝就是朝議,講就是日講,經筵。

朝議原是三六九,眼下天子雖說可以免朝,但是身爲官員卻不能不到。

眼下天子不來,衆官員們當然是一肚子怨氣。

林延潮喝了一口茶,下面翰林們議論之聲越來越大。

天子免朝講,利益傷害最大的就是這些翰林們。

充任日講官,經筵講官是每個翰林官視爲一輩子的榮耀,也是他們仰慕天顏,唯一獲得晉身之階的機會。

從日講經筵上,被天子賞識從而入閣拜相,這是歷朝歷代的翰林們的終南捷徑。

現在好了,日講經筵沒了,還聽說了要停很長一段時間,這些翰林能不生氣嗎?

現在衆翰林們說話都帶着不忿,甚至一兩聲指責天子怠朝的話都冒出來了。

林延潮聞言看了一眼,坐在自己上首新任翰林院掌院徐顯卿,看他如何反應。

現在翰林院裡的學士就他們二人,徐顯卿是剛從詹事府回到翰林院任掌院。

幾個月前掌院學士張位因得了病請假回鄉,另外陳於陛也是稱病告歸,至於王弘誨,于慎行也是被提拔爲禮部左侍郎和右侍郎。

二人官位原來在林延潮之下,但這一提拔卻在林延潮之上了。

現在朝中禮部尚書沈鯉,吏部侍郎朱賡,再加上於,王二人,都是入閣大熱人選。官位到了他們這一步隨時都可以入閣拜相。

但幾人又有不同,比如沈鯉一旦入閣,就是二品尚書銜。但朱賡,于慎行,王弘誨入閣卻是三品侍郎銜。

一般而論,內閣大學士的首輔次輔三輔之分,誰前誰後是看入閣年限,資歷最老的就是首輔。

但是若二品尚書銜入閣,則位序則在三品侍郎銜之上。

比如沈鯉現在入閣,掛吏部侍郎銜的王家屏,排名自動下降一位,從四輔降至五輔。

沈鯉直接排第四位。

不過就在上一個月,王家屏丁憂回山西家去了。

內閣大學士少了一人,正巧這個時候,天子又開始免朝了。

林延潮一心要申時行當王安石,但申時行反而爲了向天子表示自己沒有控制朝政的心思,主動上疏說內閣事務繁重,天子你這邊罷工,咱們這又少了一人,人手不夠,所以請求在朝三品以上官員會推,商議一名增補內閣大學士的人選。

此疏一上,衆人目光都瞄向了沈鯉。

沈鯉在禮部尚書任上有快三年了,衆人都在議論他什麼時候入閣。

但是偏偏就在不久之前,戶部尚書畢鏘上書天子說。

京裡的錦衣衛校旗已達一萬七千人,而內府的監局匠作也在這個數,還不算上宮裡淨軍,實爲冗食。

而且宮裡又頻繁採買絲綢,織造衣服,又製作天燈所費數萬,然後畢鏘請天子將這些項目一一裁剪,爲戶部爲國家省下銀子來。

財政不外乎開源節流兩種辦法,開源容易得罪人,所以官員一貫是在節流上下功夫。

但畢鏘的上書,宮裡的太監就不高興,天子也不願意縮減開支,最後畢鏘的意見沒有一條被採納。

畢鏘見自己的政見不爲天子接受,於是生氣不幹了,告老還鄉。

天子巴不得畢鏘走人,立即答允了。

畢鏘當了不到一年戶部尚書就走了,接任戶部尚書的是原管倉場的戶部侍郎宋纁。

宋纁是沈鯉的歸德老鄉,二人關係一向很好。

而申時行在這個時候提議推舉內閣大學士,就很雞賊了。

沈鯉一旦入閣,那麼二人一個是宰相,一個是戶部尚書,還管着大明錢袋子。

決策與行政不分離,這是天子的忌諱。

當初禮部尚書徐學漠與申時行是兒女親家,因此被鄒元標上書彈劾。天子與申時行直說,你們兩個只能留一個,申時行爲了與張四維競爭首輔的位子,所以只能犧牲徐學漠,讓他回家了。

因此這一次會推,最有可能的沈鯉反而被排除在外。

但剩下有資格的,就屬朱賡,于慎行,王弘誨,但天子心底是把入閣的機會給沈鯉留着,其他人暫時不考慮,於是天子下旨說內閣不必添人,三個人暫時夠用。

不過從這件事上,林延潮也看出入閣的運作來。

一名翰林成爲內閣大學士,首先必須具備資格,至少必須是禮部吏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講侍讀學士。

如當今吏部尚書楊巍,另一個吏部侍郎吳時來都不是翰林出身,官銜後面沒有侍讀詩講學士幾個字,所以任何三品京官都不會在會推時把票投給他們。

獲得資格後,經過內閣題請,之後在京三品官員投票,最後天子點頭。

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

而對於現在的林延潮而言,缺的就是吏部或禮部侍郎的資格。

當然若是申時行肯挑起大梁來,林延潮就不那麼着急入閣,在官場上熬一熬資歷,這纔是穩紮穩打的辦法,反正日講官,經筵講官等入閣的必備履歷,他也是拿到了,甚至還有‘貶官外放’的寶貴經驗,唯獨就是資歷差一點。

資歷這兩個字在官場上很重要,但同時又很不重要。

林延潮爲官六年升侍講學士,已經相當駭人了,看看他同科進士現在在哪裡就知道了。

所以禮部侍郎空缺時,讓于慎行與王弘誨二人補上,不是申時行不照顧林延潮,而是他的資歷不夠。

強行提拔反而遭到朝野上的非議。

所以申時行當初讓林延潮到翰林院教習庶吉士,就是韜光養晦,同時熬一下資歷。

現在林延潮任侍講學士已將滿一年。

眼見朝房裡,衆翰林們對天子已是不滿,林延潮沒有說話,反而看向了徐顯卿。

于慎行,王弘誨二人提拔,張位回家養病,現在徐顯卿與林延潮二人即是同僚,也隱隱是對手。

徐顯卿是詹事府少詹事,又是掌院,而林延潮則是詹事府左庶子,雖同爲學士但不掌院事,論起跑上,林延潮已是落後了很多。

而且徐顯卿是申時行同鄉,又是本家(都姓徐),關係未必不如自己這得意門生,難道林延潮又要落後他一步。

現在見到朝房裡,幾位翰林越說越激憤。

天子今日肯定又是不上朝,令包括林延潮在內的官員心底都有些不滿。

憑什麼我們凌晨四點要起牀上班,你卻可以在宮裡睡大覺。

雖說早朝大家都是走個形勢,但老闆也沒有你這樣乾的。

聽幾位翰林的抱怨,林延潮,徐顯卿都知不能讓他們說下去了,心底再不滿也要維護天子的體面,若是朝房裡的話傳給天子知道,那麼二人都有縱容的嫌疑。

徐顯卿對林延潮道:“林學士,愚兄初任掌院,你看是不是你出面勸一下?”

林延潮心想這事不好辦,衆翰林對天子不上朝不滿,是合情合理的,也是輿論正確一方,林延潮壓下此事,就走到大家的對立面。

徐顯卿爲官與張位又是一個風格,事事柔道處之,這點有申時行七八分真傳的樣子。

攤上這樣的正官,林延潮未必會輕鬆。

林延潮點點頭,二人又是暗中競爭對手,但又必須保持和睦共處的局面。林延潮把握了一下分寸,當下起身走了方纔議論的幾位翰林前,輕咳了一聲。

林延潮這一年雖在教習庶吉士,而且院中都是張位管事,但在衆翰林眼中林延潮未必比張位差,從會試主考時連內閣大學士王錫爵,禮部尚書沈鯉都對他器重有加,由此可以看出林延潮的厲害。

但見林延潮咳嗽一聲,方纔議論天子的侍講曾朝節,檢討沈自邠都是主動向林延潮欠身行禮道:“學士,我等失言了。”

見了這一幕徐顯卿吃了一驚,心道這曾朝節與沈自邠都是萬曆五年進士,曾朝節還是當科探花,論資歷還是林延潮前輩,居然不待林延潮言語就主動承認錯誤,如此可知二人對林延潮心底的敬畏。

徐顯卿想到這裡,對林延潮心底又敬了一分,也是懼了一分。

當然二人若是知道徐顯卿的疑問,會主動和他說,從前翰林院有個人叫何洛書,瞭解一下。

林延潮點頭道:“本學士知道諸位心底有話,不吐不快,但換個想法君逸臣勞,未必不是國家之幸,現在就要上朝,無論天子免不免朝,但大臣的禮數不可失,不要叫外人看輕我們翰林院。”

聽林延潮這句話,衆翰林欣然答允。

徐顯卿心道,林宗海有宰相之度,我不可因他資歷不如我,就小看了。

林延潮又對沈自邠笑道:“上一次令郎送來的文章我看了,經史嫺熟,他日可成大器。”

衆官員聽此與林延潮閒聊起來

這時就聽外頭有人道:“何人文章經史嫺熟?”

衆人看去原來三位閣老到了。

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九百零七章 聖旨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感謝書友們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五百零七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五百七十章 賞賜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五百一十九 來客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