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

長沙城在十數年前曾有九門,由北向東向南向西依次爲:湘春門、新開門、小吳門、瀏陽門、黃道門、德潤門、驛步門、潮宗門、通貨門。

而數年前,洪承疇駐以長少經略五省之時,便命人將的新開門、通貨門堵死,便只剩下七門了。其中湘春門俗稱北門,黃道門俗稱南門,德潤門俗稱小西門,驛步門俗稱大西門,潮宗門俗稱草場門。

這日正午時分,一身一品大員官袍的洪承疇在衆員的陪同下,來到南門,看着城外的妙高峰,他的眉頭隱帶着些許憂色。

“若是海賊入寇,其勢必會將大營設於妙高峰,屆時其可以紅衣大炮居高臨下,攻以長沙……”

“司馬無須如此,那張賊雖說克以南昌,但其麾下兵卒卻傷亡數萬,可戰者更是折扣甚衆,如此其必定無力再犯湖廣!”

身爲長沙同知的蔣應泰,聽着洪承疇的憂慮,連忙出言寬慰道。

“待到明年其整兵來犯時,經略新募之兵,已可爲堪一用,屆時遣一營兵駐於妙高峰,居高臨下,築土城環守,與長沙互爲犄角,如此長沙城自可無慮。”

蔣應泰原本是廣西興安知縣,數年前任滿經過長沙時,爲洪承疇留用,這些年在其身邊可謂是備受重用。

“匯徵,本官所憂者,又豈是長沙,而是這湖廣之大局啊!”

一聲長嘆後,洪承疇指着城外說道。

“當年入湖廣時,本官即竭盡全力遊說湖廣士紳,結果屢屢碰壁,遭到冷遇,大批湖廣士人拒絕入彀。可見,湖廣士紳中前朝遺民風氣盛及一時,抗拒心理依然嚴重,這就是抗清武裝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也是清朝統治勢力難以深入湖南的根本原因。只有淡化、乃至消除湖廣士紳的抗拒心理,“收拾人心”纔有希望,這也是我大清能於湖廣站穩腳跟的前提,這幾年,本官攬人入幕,薦纔出仕,所圖所爲無非就是收拾人心,可今日……”

作爲五省經略的洪承疇,過去的幾年間,一直駐於長沙,而未曾再往西南,可在長沙的的幾年間,一直千方百計的爲大清爭取着人心。

對於降清的他來說,他年邁的之齡來到長沙,並不是爲了高官或者爵位,他所憂心的是清廷能不能深根固本,牢牢地把整個中國控制在手中,對於初爲漢奸的第一天,他就於心中立誓,非滅大明不可,大明不滅,他便是漢奸,只有大清入主中國,他洪承疇降清纔是順應天命之舉,也正因如此,他纔會以年邁之齡來到長江,經略五省,以瓦解永曆小朝廷的頑抗。

儘管作爲五省經略,但是洪承疇並不領兵,他也無需領兵,畢竟大清國能征善戰的兵將數不勝數,可那些人並不知道,人心更重要,所以從來到湖廣的第一天起,他就非常注意爭取湖廣士紳的支持。一直遺餘力的地分化瓦解,不遺餘力地言道西營和闖營比爲“賊”,從而瓦解一部分地方士紳對那些人的支持,在經濟上,同樣也給予部分抗清活動激烈的地區一點實惠,頒詔免除錢糧,從而一點點的樹立大清的“正統”形象。

幾年下來,他的這一策略相當有效果,一些原本傾向明廷的縉紳都現在都變成了中立態度,本來積極給李定國和夔東衆將提供情報和物質的湖廣士人,現在都作出一副避世的姿態:既不支持滿清,也不支持反賊,更有甚者其中的一些人的子侄則開始參加清廷的科考,甚至入洪承疇的幕府,爲其撫鎮西南出謀劃策。

“……如張氏兄弟等人,他們之所以願意入幕爲僚,非是因爲我大清得已天命,而是爲以地方安定,過去西營闖營皆爲賊寇,可現在,若是張蒼水領兵來犯,雖我等言其爲賊寇,可於這湖廣遺民士紳看來,他們卻是前明之兵!”

人心!

這纔是洪承疇憂心忡忡的原因所在,他用了四年多的時間爭取的人心,隨都有可能功虧一簣,之所以明白這一點,是因爲既便是他自己也知道“大義何在”。

“姑且不聞湖廣士紳本身大都以遺民自據,便是已經入幕之人,亦極有可能暗自與賊寇勾結,如此,大好之局,極有可能毀於一旦……”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洪承疇的臉色顯得很是難看,對於從降清的那天起,就以“助大清入主中原”爲已任的他來說,依照現在的局勢發展下去,極有可能導致他終身揹負“漢奸”之名,即便是身後亦爲世人所不恥,對於爲大清打拼這麼多年,眼見大清即將成爲中國正統又將成爲泡影的他來說,又怎麼可能不憂愁?

“司馬過慮,幾年來司馬於湖廣縉紳可謂是恩同再造,他們自當報以司馬之恩……”

這話別說是洪承疇自己不信,但是說出這番話來的蔣應泰自己都不相信,而且從司馬的話中,他又未償不知道其話中的意思,不是那些人會做什麼,而是那些人可能會幹什麼。

他們極有可能與賊寇勾結,這纔是最讓人擔心的地方,一但他們與南昌賊寇互相勾結,到時候這長沙幕府對於南昌賊寇來說,又豈還有秘密可言?

而更讓人擔心的,即便是大家都知道這一點,洪承疇也不能做出任何過激的舉動,因爲他無法確實誰會勾結賊寇,無論採取任何手段只會導致雙方那本就薄弱的信任毀於一旦。

“報之以恩……但願如此吧!”

一聲長嘆後,洪承疇又繼續道。

“其實,眼下的局勢,雖是惡劣非常,誠不利於我大清,但是於我大清來說,倒不是沒有破局的辦法,只是……”

話聲略微一頓,洪承疇若有所思的凝眉思索片刻,然後才繼續說道。

“只是不知此策能否成功,再者……”

看着北方,洪承疇衝着蔣應泰說道。

“其實,此事的關鍵,歸根到底還是在江北啊……”

第240章 暗線(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淫威(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9章 君臣(求支持,求月票)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64章 忠臣(第一更,求支持)第209章 無可阻擋(第一更,求支持)第439章 蹤跡 (求支持,求月票)第506章 俄羅斯的眼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43章 少司馬的浮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7章第474章 出征英格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章 主與幕(第二更,求支持)第124章 帥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2章 僧與道(第三更,求月票)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11章 天子貴(第一更,求支持)第201章 佈局(第一更,求月票)第150章 南都(第一更,求支持)第120章 私心(第二更,求月票)第169章 初戰(中秋快樂)第113章 靈光(求推薦、求收藏)第493章 無解的難題(爲新書求支持)第529章 夜笙歌(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347章 法老王的後裔 (第一更,求支持)第100章 歸化(第二更,求支持)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35章 告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262章 超越時代(求月票,求支持)第148章 人心難測(第五更,求首訂,求支持)第39章 藩入京(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戰前(第二更,求月票)第102章 江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6章 棄我昔時筆(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236章 資源(求月票,求支持)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43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03章 血岸(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離開(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漕幫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17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157章 毀滅(第二更,求支持)第409章 抉擇(求支持,求月票)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125章 海上(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得勝(第一更,求月票)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546章 破壞性的發明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8章 瘋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97章 羅馬皇帝的憂慮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2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292章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78章 見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滅國(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有何話說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7章 初戰(第一更,求月票)第585章 農村包圍城市(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401章 海峽(第一更,求月票)第586章 制空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188章 鯨海(第二更,求支持)第71章 顆粒化(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9章 絕域行 (第一更,求月票)第113章 關外冬寒(第一更,求支持)第75章 新武器(求推薦、求收藏)第500章 未來的目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96章 炮(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章 兩難(第二更,求支持)第355章 北上(第二更,求支持)第136章 倒賣(第一更,求月票)第63章 練兵(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章 漕幫(第二更,求支持)第149章 諸夏(求支持,求月票)第448章第578章 太子駕到第483章 送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3章 棋子(求支持,求月票)第302章 星星峽(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千年運河(第二更,求支持)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576章 世家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59章 黃河兩岸第197章 參觀學習(第一更,求支持)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61章 太平洋(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42章 超級市場(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5章 公器私用第266章 新階層(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98章 驚惶(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