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南昌(第一更,求月票)

永曆十三年,立冬將至,雖位於江南,但南昌卻已經顯出了幾分冬時的寒意,街上的路人這會大都已經穿起了冬時的棉衣。許是天氣轉寒的緣故,所以這城中的市街上卻顯得有些冷清,而城中偶爾可見的一些焚燬的房屋以及地上的殘血,還有那牆上的安民告示,卻在提醒着人們,南昌剛剛經歷過一番兵火。

相比於市間冷清,在巡撫衙門的花廳內,卻是顯得很是熱鬧,盡是一片慶賀之聲,杯觥交錯之間好不熱鬧。

“臨川,此次南昌功成,全賴你身先士卒,如此方纔能克以南京,此役得之不易,臨川之功,本官記在心底,待到將來朝廷還朝之後,本官定會爲臨川向朝廷請功。”因爲張煌言不像鄭成功一樣,有開府委派官員的權力,所以他只能將李子淵的功勞記於心底,而不能像鄭成功一樣,對其論功行賞,所以纔會舉杯對他說出這番話來。

“若無少司馬調度有度,末將又豈能奪以南昌,這奪城之功,非少司馬不可。”

李子淵整個人都顯得很是謹慎,他不能不謹慎從事,畢竟,叛出忠義軍之後,除了幾百後勁營的老弟兄,他幾乎失去了一切,儘管後來大將軍爲他補充了三千兵卒,張煌言亦爲其補充了兩千新兵,雖說經過一番操練之後,這五千兵卒雖不一定能比得了當初的忠義軍老兵,但卻也勉強可算是精銳,自入江西以來,憑着五千長槍兵,幾乎從未曾遭遇敵手他,正是憑着軍功在張煌言麾下站穩了腳,成爲其麾下的頭號悍將。

可即便是如此,李子淵深知在這位少司馬眼中,他的人品有暇。其實在外人的眼中大抵也是如此,也正因如此,他纔會事事小心,處處小心,以免落他人口實,到時候丟了身家性命。

“哈哈!臨川你啊,你啊,你的功勞,本官自會記在心底。”

心情大好的張煌言,又一次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來!大家乾杯,爲我大明賀!”

“爲我大明賀!”

一口飲盡杯中之酒後,衆人的心情顯得很是暢快,而原本並不欣賞李子淵的張亮,更是接連敬了其三杯酒,或許其人品有暇,但是張亮卻不得不承認,無論練兵亦或是悍勇,李子淵都遠超過他,尤其是此次南昌攻城,李子淵身爲一營總兵,卻身先士卒,手提倭刀赤膊上陣,與普通士卒一般,陷城廝殺,殺的清虜全不是其對手,對於如此悍勇之人,同爲武人的張亮自然是佩服至極。

見麾下衆將的關係相比過去更爲融洽,加之這局勢的變化,只使得張煌言的心情極爲舒暢,又接連喝了幾杯之後,他還是把話題轉到了江西的局勢上。

“南昌克復,江西全省必爲震動,縱是事清頑吏亦想來亦會紛紛降我,接下來,不知諸位以爲又將如何?”

“少司馬,末將以爲,應該一鼓作氣,打鐵趁熱,在年前就遣入湖廣,目下大勢在我,正是利用當前大勢之時。”

張亮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道出了他的想法,一鼓作氣打下去,一直把湖廣打下來,一但打下了湖廣,這天下的大勢,也就不可逆轉的重歸大明瞭。

“嗯,此議,不是不可,目前大勢在我,許多地方,若是是事清頑吏,本就是傳檄而定,加之目下南昌初下,軍心大振之時,入以湖廣,亦是妥當。”

張煌言點着頭,並沒有表示反對,無論是江南或是江西,他基本上都是憑着個人的威望,迫使當地事清僞吏獻城投降,只有少數幾個地方經過一番廝殺,所以大抵上,他並不懷疑,入湖廣後,同樣也可以傳檄而定。

“目下天下大勢在我,這是衆人皆知之事,雖說清虜酋首領兵南下親征,可達素十萬精銳大敗之勢,已爲天下傳知,我大明新晉接連大勝之時,天下僞官又焉敢拒以王師,憑少司馬於士林之威望,想來湖廣亦是如江西,除長沙、武昌等少數頑城者,地方州縣待王師到時必定紛紛開城納降,畢竟,大勢在我,人心亦在我,如此,何愁湖廣不定……”

當羅綸的這番見解得到衆人的贊同時,張煌言注意李子淵卻是一直沉默不語,他只是靜靜的聽着別的建議,偶爾獨自喝着悶酒,於是便笑問道。

“臨川,你一人獨酌,莫非是有其它的看法?”

被點了名的李子淵,見少司馬和衆人的眼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猶豫片刻後,他才說道。

“若是少司馬命末將入以湖廣,末將自然不敢不從,可是,以末將看來,當下絕非入湖廣之時……”

儘管入張煌言麾下之後,李子淵幾乎從未發過了多少意見,但是現在這話,他卻不得不說,究其原因倒也簡單——南昌一戰,他麾下的五千兵卒傷亡過半,若是以疲兵入湖廣,沒準到時候最後一點本錢就會敗在湖廣。

“哦?這是爲何?”

眉頭微微一皺,張煌言的語氣顯得有些不快,不過仍然示意李子淵說下去,

“少司馬明鑑,自我西征大軍入江西以來,雖是屢戰屢勝,雖說地方僞吏無不是聞風而降,可能我西征軍卻也多少折損,目下西征軍雖看似人衆,兵過十萬,但是能上陣之精銳,尚不足兩萬,而南昌一戰,我西征軍雖奪以南昌,可傷亡不下兩萬餘,可謂是大傷元氣,在元氣未復之時,再入湖廣,本就有欠考慮。”

如果說在朱明忠身邊,李子淵學會的了什麼,就是在行軍的打仗的時候,注重對情報的蒐集,儘管未曾進入湖廣,但並不妨礙他從清軍降將的口中瞭解湖廣一帶的清軍,於是便又繼續說道:

“而湖廣一帶本就駐有清虜重兵數萬,目下更有左路安南清虜入以湖廣,若是我軍冒然進入湖廣,必將受其攔阻,到時候,我軍以疲師迎戰清虜數萬精銳,如此只恐戰時勝負難測,再者……”

看着張煌言,李子淵又說道。

“再者,目下與長沙主持者,是清虜所委五省經略洪承疇,其雖只管糧餉,不參軍務,可此獠素來詭機多端,若我軍倉促而行,只恐會中其詭計!”

李子淵的提醒讓張煌言的眉頭一皺,儘管對洪承疇恨之入骨,但他又未償不知其擅長謀略,倉促兵進湖廣,確實有欠考慮了。

“臨川所言甚是,那以臨川之見,目下我軍應該如何?”

第26章 王逝(第二更,求月票)第241章 西征路(元宵節快樂!)第1章 家臣(第二更,求月票)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511章 陌生且熟悉的中都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章 神醫授術 (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65章 有關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463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62章 心路(求支持,求月票)第131章 貿易(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81章 豪奪(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6章 儒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陳永華(第一更,求月票)第188章 男兒(第二更,求月票)第372章 人不爲己(求月票,求支持)第9章 有何話說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103章 成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06章 榆林(第二更,求支持)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21章 鄭成功的煩惱(第一更,求支持)第101章 情報站(第一更,求支持)第6章 夕陽(第二更,求月票)第41章 傳國(第一更,求支持)第367章 主奴(求支持,求月票)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174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323章 浮想(第一更,求月票)第586章 制空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50章 集成電路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25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137章 內舉不避親(第二更,求月票)第154章 尊王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7章 春天(第一更,求支持)第67章 衙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62章 入鄉隨俗(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爭論(第二更,求月票)第15章 大同第525章 機會(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42章 瀋陽事(第一更,求支持)第297章 居心(求月票,求支持)第458章 紮根 (求支持,求月票)第105章 殺與放(第一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271章 女人心思(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42章 西出陽關(求支持,求月票)第358章 關陵(第一更,求月票)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117章 重啓(第一更,求支持)第613章 現實的問題第283章 跨越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6章 如簧巧舌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96章 火龍(求支持,求月票)第216章 主與奴(求支持,求月票)第280章 心亂(第二更,求月票)第482章 大海戰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6章 想發財(第一更,求月票)第130章 殺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292章第52章 甘爲馬前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0章 盟友(第二更,求支持)第113章 靈光(求推薦、求收藏)第170章 (第二更,元旦快樂,)第348章 訪客(第一更,求支持)第144章 內患(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6章 前奏(求月票,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258章 家人(求支持,求月票)第72章 南蠻(第一更,求支持)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6章 棄我昔時筆(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7章 陪審(第一更,求月票)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371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31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238章 名聲 (求支持,求月票)第8章 西安事(求支持,求月票)第127章 勳亂(第一更,求月票)第151章 禮下庶民(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