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

聖駕迎至何地?

第一次作出迎回聖駕的決定時,朱明忠是站在一個忠臣的角度上作出的決定,當然也是利益使然。而現在全力籌備此事,卻基本上完全是受利益所驅使,畢竟對於朱明忠來說,脫鄭自立所帶來的好處幾乎是無限的。

而現在,當他問出“聖駕迎至何地?”這句話的時候,卻又是站在另一個立場上,甚至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在這個時候,立場不經意中發生了改變,不僅僅只是站在明臣的位置上,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去考慮此事。

或者說,在不經意間,錢磊成功的把主公拉到他所認爲的“正軌”上——一切以主公之利爲上!

“經略,既然南京、清河皆不適合迎駕,爲何經略不擇以他地?”

擇以他地?

不解的看着錢磊,朱明忠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經略之前不是曾有意拓以臺灣,這臺灣雖位於閩省對岸,卻非鄭氏所領,亦非經略所領,若是經略在拓以臺灣之時,於此修建行宮,如此不正好可供迎駕?”

將朝廷安置在臺灣!

錢磊的建議完全出乎朱明忠的意料,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安置,甚至可以說超越了時代的眼光。

“經略,目下,清虜屢屢調以重兵南下,意奪回江南稅賦重地,將朝廷置於南京、清河皆有欠妥當,或臺灣與大陸遠隔重洋,清虜無水師,自然不能入以臺灣,大海即可爲朝廷天然之屏,可令今上與朝廷從此免受流離之苦,至於聯絡大陸諸臣,自可遣員經由海船遣以聖使……”

幾乎每一個字,錢磊都是仔細斟酌之後,纔會說出來,畢竟這些話中隱隱帶着一些“不臣之心”,心知主公是大明忠臣的他,自然不會在這個把主公引回“正道”關鍵的時候,讓主公覺察到他的想法。所以纔會顯得很是謹慎,可即便是如此謹慎,朱明忠還是聽出了他話中的意思。

“由海船遣以聖使……”

無需錢磊再解釋下去,朱明忠也能猜出他話中的意思,這臺灣是自己拓殖的,到時候城池也是由忠義軍修建,港口亦是如此,如此一來,豈不就意味着朝廷盡爲自己控制,沒有海船,即便是永曆想下衣帶詔又能下給誰?

是鄭成功?

還是張煌言?

若是將永曆與朝廷迎於臺灣,到時候,非但可得迎駕之功,從而出府自立,甚至還能夠“挾天子以令不臣”。

“而於延平而言,朝廷與臺灣,如此即不會干涉延平之政,而經略亦可出府自立,且又無需顧慮朝廷掣肘,可若是迎以南京或者清河,既便是經略出府自立,可卻又新增朝廷掣肘,若朝中有奸臣牽絆,經略屆時又如何自處?如此一來豈不自困已身?全失迎駕本意?”

雖說不過只在三十六歲,但是對於做了十四年師爺的錢磊來說,他本就是極爲聰明之人,久於官場之道的他,素來都是“只知東翁而不知朝廷,事事皆以東翁之利爲上”,現在同樣也是“事事以主公爲上。”,自然知道如何維護主公的利益,讓主公的利益最大化。

或許,對於經略使衙署的衆人來說,他們所考慮到的僅僅只是“出府自立”,而錢磊所思所想的卻是如何讓經略能夠像鄭成功一般得“小朝廷之權”,這纔是“出府自立”的初衷。

“炳奇……”

看着錢磊,朱明忠微微一笑,並沒有對他的這番話,表示反對或者贊同,而只是點頭說道。

“恩,這派遣水軍經海路迎回聖駕需要遣大小海船不下數十艘,去時船上皆有空位,且臺灣又是必經之地,到時候,自然可將役夫送至臺灣,於臺灣拓殖墾荒,建城造屋,且臺灣富產硫磺,目前我忠義軍意大用火器,所用硫磺所費頗高,可以臺灣開礦解決硫磺所需……”

朱明忠的話中完全沒有提及絲毫“迎駕至臺灣”的詞彙,而只是將拓殖臺灣變成了迎駕順便而爲的“小事”,可聰明如錢磊,又豈沒有聽出他的意思,只是連連點頭贊同道。

“經略所言極是,如此既可拓殖臺灣,又能不誤迎駕大事,兩者可同時並行,以不誤北伐大計……”

口中這般說道着,錢磊的心裡總算是長鬆了一口氣,至少今天通過這一番話,他已經探明瞭經略的意思,他並不反對身爲“主公”,也不反對“挾天子以令不臣”,這意味着經略在未來有可能走的更遠。

“不過,經略,這臺灣拓殖事關我忠義軍之根本,畢竟臺灣之糧可供軍中之食,臺灣之硫可供軍中之用,既是如此,經略不妨委任一員能吏,掌以臺灣,只有如此,才能保臺灣於不失……”

名義!

主公沒有再提“迎駕”之事,錢磊自然也不在提,但是並不妨礙他用“拓殖臺灣”的名義,去安排此事。

“且此員能吏必須於經略忠心耿耿,否則其偏於海外,只恐久則生變……”

錢磊的提醒,讓朱明忠深以爲然的點點頭,他很清楚錢磊爲什麼會這麼說,因爲到時候,朝廷就在其身邊,若是那人於大明一味愚忠,豈不就有違將其迎至臺灣的本意了?

可讓誰去臺灣更合適?

一時間,朱明忠的心底並沒有答案,他先沉默片刻,然後對錢磊說道。

“炳奇,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這人選之事,必須慎之又慎,畢竟臺灣事關重大,非得一員能吏不可!明白嗎?”

話不需要說的明白,作爲建議的提出者錢磊當然明白經略口中的意思,甚至在此之前,他就已經在心裡定下了幾個人選,不過爲了避免讓經略覺得他的是處心積慮,所以,並沒有第一時間道出他心目中的幾個人選,在談完此事之後,又彙報了其它的一些事情,在準備離開時,錢磊又試着問道。

“經略,下官聽聞鄭王爺已經克復杭州,不知經略可曾遣人加以祝賀?”

第615章 胡雪巖第40章 招攬(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26章 蒼水罪(求推薦、求收藏)第114章 掣肘之苦(第二更,求月票)第208章 文源(第二更,求月票)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110章 人才(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622章 利益至上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292章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354章 歷史遺產(第二更,求支持)第334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50章 遠憂(求支持,求月票)第494章 夢中警(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0章 師徒(第二更,求月票)第2章 北方客(求支持,求月票)第111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34章 快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32章 首映日(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295章 芳名(求月票,求支持)第373章 危言(求支持,求月票)第579章 行業壟斷第13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43章 何意(第四更,求月票)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49章 投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91章 無名 (求支持,求月票)第372章第18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144章 小工藝(第一更,求月票)第351章 今非往日(第二更,求支持)第115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51章 辦法(第一更,求支持)第104章 展覽(第一更,求支持)第442章第9章 千年運河(第二更,求支持)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152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支持)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29章 摘挑(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648章 曼哈頓第169章 初戰(中秋快樂)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312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168章 沒必要(第一更,中秋快樂)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578章 太子駕到第547章 皇家晚宴(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1章 緬人心思(第一更,求月票)第429章 罪臣(求支持,求月票)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622章 利益至上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567章 壟斷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564章 未來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337章 蘇丹的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648章 曼哈頓第300章 主僕(求支持,求月票)第263章 餘波(求支持,求月票)第152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243章 御筆(求支持,求月票)第209章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22章 蛇蠍(第二更,求支持)第175章 失業(第一更,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258章 家人(求支持,求月票)第79章 少爺與將軍(第一更,求支持)第62章 鑄炮廠(第二更,求月票)第214章 講武堂(第二更,求月票)第124章 帥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支持)第537章 名聲大噪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46章 尼龍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27章 籠絡(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7章 毀滅(第二更,求支持)第18章 瘋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1章 雷霆(第一更,求支持)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26章 想往(第一更,求支持)第521章 藥物實驗室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517章 新的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46章 態度(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