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拓殖(第三更,求月票)

雖說漕運斷絕,可此時的清河卻依然繁華非常,在碼頭上盡是南來北往的船隻,或許清虜依然佔據着山東、河南,可是卻無法截斷黃河以及運河上的航運,甚至有時候,那忠義軍水軍的蜈蚣船會從新近剛奪下的徐州,一路沿河北上至河南腹地,示威似的鳴放幾炮,以保證黃河航運不爲清虜所斷。從而使得南北貨物依然可通過清河運銷南北。

置身船上的朱明忠,在船離開碼頭的時候,若有所思的看着這碼頭,在半個月前,這碼頭因爲清虜南犯的消息,而驟然冷清下來,現在,隨着宿遷之戰大勝,這裡又一次熱鬧了起來。

百姓……總是如此!

略皺下的眉頭,朱明忠那臉色依然帶着重傷初愈的蒼白,儘管忠義軍贏得了宿遷之戰,但是代價卻不可不謂之慘重,全軍傷亡兩萬餘人,其中最爲精銳的重甲兵更是傷亡過半,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雖說憑着宿遷之戰的威風,忠義軍連下徐州、鳳陽兩府,但元氣大傷的忠義軍,卻無力再繼續北上,甚至無力出兵廬州、塗州等江北之地,所以僅僅只能遣使招降,不過憑着宿遷的大勝,使各得廬州、塗州等府縣無不是聞風而降,現在這江北已經盡數爲江淮經略使府所治。

可儘管如此,朱明忠卻仍然笑不出來,畢竟忠義軍的傷亡委實太過慘重了。

“經略,其實,以屬下之下,既然這綠營兵已降,可直接將其充于軍中,充實我軍,畢竟其到底也是漢人……”

又一次,看着若有所思的經略使,隨同其一同南下的張國久,出言勸說道。

宿遷大勝之後,儘管忠義軍傷亡慘重,但卻俘獲甚多,且不說數千被斬於黃河邊的韃虜,單就是三萬北直隸、山東等地的綠營兵以及近萬山西籍隨軍商販、勞力,對於忠義軍而言,就是一筆潛在的助力,也正因如此,張國久纔會希望能夠將這些俘虜充實于軍中。

不待張國久把話說完,朱明忠便冷哼道,

“漢人?他們也配!”

那蒼白的面孔瞬間起了一層寒霜。

“他們也配當漢人?若是對這些漢奸手軟了,朱某又怎能對得起我忠義軍死難的將士?那些漢奸殺我忠義軍將士時豈曾手軟?不殺他們朱某便是仁至義盡了!”

對於漢奸,必須要加以最嚴厲的懲處!否則又如何能警示世人?更何況,對於那些漢奸,朱明忠還有其它的用處。

經略的反駁讓張國久又試着問道。

“那,那些商販民夫,皆非軍伍,是否可以將其放還,他們之中不少人皆願出銀自贖,目下因爲軍中弟兄傷亡極多,所需撫卹甚多,若是能令其出銀自贖,想來可解署衙當前財力困局……”

張國久口中的商販民夫,是被俘虜的隨軍商販,他的話讓朱明忠的心思一沉,過去他只知道晉商賣國,但是卻從不曾知道,這清軍行軍打仗,後勤供應完全憑藉晉商,上萬晉省商販爲其提供糧草,並且購其”戰利品”,那些戰利品中,居然有其沿途掠來的數千婦孺。

“他們確實非清虜綠營兵丁,可若是無他們助紂爲虐,清虜又豈能無後顧之憂,此等卑劣之徒,自贖之銀又豈曾乾淨,無不是沾滿我天下漢人之血淚!這等奸商、惡徒,焉能放過,讓其繼續助紂爲虐!此事休在再提!”

“可經略,現在這數萬俘虜,既不殺,也不用,難不成就這麼閒養着不成?”

張國久的語氣顯得有些無奈,畢竟這些人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糧食,總不能閒養於營中。

“他們想的得美!”

心知若是不道出安置俘虜的辦法,這些俘虜就會成爲隱患的,朱明忠直接說道。

“目下,清江船廠正在建設五百料以及千料海船,我已經準備在臺灣北部加以拓殖……”

臺灣?

注意到張國久目中的疑惑,朱明忠便解釋道。

“臺灣是位於福建對面海外數百里處的大島,島上除了少許生蕃之外,只有南部有荷蘭人所建的堡壘,其北部盡是荒野山林,除去生蕃之外,再無其它人等。我準備讓這些俘虜去臺灣拓荒、殖產……”

這是第一次,朱明忠向外人道出他拓殖臺灣的想法,而拓殖臺灣只是走向大海的第一步。當然,對於中華文明而言,同樣也是一個保障。

“臺灣一年四季皆夏,稻穀一年可產三季,有這數萬勞力於臺灣墾荒,到時候,臺灣米糧就可以貼補軍需,如此可以減輕江北百姓的負擔……”

儘管知道臺灣更適合發展蔗糖業,但朱明忠很清楚,對於現在衙署衆人來說,糧食是他們更容易理解的事務,用幾萬俘虜去屯田種糧,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臺灣?”

儘管並不知道臺灣在海上的什麼位置,但張國久還是從其話中弄明白了經略使的意思。

“經略,您的意思是把這些俘虜流放至海外孤島,令其於島上屯田?”

儘管史書上從未曾有人於海外屯田,但是屯田卻不絕於史書,即便是在大明,九邊的因鹽法開中制而興的商屯也曾興盛一時,甚至若非是鹽法開中制被廢,商屯隨之瓦解,這邊地的糧價又豈會高漲至天價。

“若是如此,到也能省得江北民力,只是以屬下看,與其令共於臺灣墾屯,不若於江北墾荒,如此自可就地得糧,且熟地亦中賞予軍中兵卒……”

幾乎是下意識的,張國久就看到這數萬勞力於江北的益處,別的不說,這幾萬勞力一年開荒又豈止數百萬畝,如此一來不僅官府能從中得到糧食,就是開出來的荒地,亦能賞給兵卒。

“經略,此役我忠義軍中傷亡甚重,傷亡者大都是兩淮竈丁,雖說軍中對傷亡兵卒恩給撫卹,可撫卹畢竟只是一時,若是能將熟田賞給傷亡兵卒家人,必可定軍中兵卒一心,如此我忠義軍中之兵卒豈不盡感經略賞田之恩!”

第204章 劃時代的發明(第二更,求支持)第159章 報紙(第一更,求月票)第84章 殺虜(第二更,求月票)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364章 逆子激父(第一更,求月票)第53章 孤忠(第一更,求支持)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276章 前奏(求月票,求支持)第6章 如簧巧舌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35章 在路上(第三更,求支持)第36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136章 臣子怒(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383章 流人(第一更,求支持)第165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更,求支持)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章 庫倫(求支持,求月票)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519章 保護傘公司(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604章 阻止這一切第160章 騎兵(第一更,求支持)第199章 化商爲工(第一更,求月票)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606章 皇太子的要求第287章 殺雞(求月票,求支持)第595章 喬致庸(祝平安健康)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328章 請求(求支持,求月票)第37章 致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09章 迷失在大明的新世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8章 人心盡失 (求支持,求月票)第378章 何爲信(第二更,求月票)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18章 福臨去(求支持,求月票)第240章 暗線(第二更,求月票)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650章 集成電路第84章 殺虜(第二更,求月票)第12章 漕幫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88章 鯨海(第二更,求支持)第148章 到訪(第二更,求支持)第631章 畫藍圖第617章 建議第302章 他鄉遇故知(求月票,求支持)第231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52章 誓師(第一更,求月票)第395章 凌雲(求支持,求月票)第502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47章 誘惑第114章 掣肘之苦(第二更,求月票)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19章 保護傘公司(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59章 神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423章 衆人(求月票,求支持)第339章 船樣(補更)第3章 我是神醫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1章 心亂(第一更,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37章 春天(第一更,求支持)第123章 丈量(求月票,求支持)第600章 無敵不過便宜第213章 軍心(第一更,求月票)第174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27章 籠絡(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7章 無父子(第二更,求支持)第352章 誓師(第一更,求月票)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378章 何爲信(第二更,求月票)第3章 驚愕(求支持,求月票)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59章 黃河兩岸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147章 爭論(第二更,求月票)第42章 兩面(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8章 堅守(求支持,求月票)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48章 到訪(第二更,求支持)第586章 制空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182章 迎接(第二更,求月票)第2章 死中求活(求推薦、求收藏)第237章 鄉間(求支持,求月票)第169章 書院(第一更,求月票)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章 鐵路(求支持,求月票)第154章 尊王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安南(第一更,求月票)第45章 軍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59章 別離(第一更,求支持)第17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488章 不列顛 (新書發佈,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