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

帝國的!

這是第一次,朱明忠提及帝國。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而言,帝國無疑是一種陌生的概念。

但是對於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朱明忠來說,帝國卻是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

帝國。

在他的心中,並不是因爲擁有皇帝就是帝國。

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

比如從所周知的蘇維埃帝國。比如新羅馬帝國的美利堅帝國。

它們是帝國嗎?

當然是!

在後世國際政治範疇內,帝國指在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徵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體系,人文價值觀的國家,並在國家之間推廣、維護這種體系,並形成一定範圍的國際政治體系。

而這種帝國體系,恰恰就是朱明忠所希望建立的,不是簡單的因爲大明擁有皇帝,就是帝國。

大明現在只是天朝。僅此而已。

大明還不是帝國!

什麼時候大明可以成爲一個帝國呢?

等到有一天,大明在世界範圍內推廣、維護大明的價值觀、體系的時候,大明就會成爲真正的帝國。

對於那一天的到來,朱明忠並不懷疑,畢竟,大明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而且在掀開這場工業革命序幕的時候,通過大明憑藉着技術上的領先,已經結束了大航時代,在歐洲人還在海上迷航的時候,大明的航海家們,在《航海天文歷》的幫助下,已經征服了大海。新大陸以及整個地球都已經向大明敞開了懷抱。

未來,自己的兒子們,將會被分封到世界各地。歐洲各國只能拾到一些殘羹剩飯。到那時,大明帝國……不,新華夏帝國,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大明徵服了世界?

不,大明不需要征服世界,只需要讓世界臣服於華夏!

在華夏的治下享受和平。僅此而已!

而在那時,這個新華夏帝國確定需要一個機構。

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宗人府?

不!

如果不是因爲兒子的建議,朱明忠恐怕都沒有去往這邊思考過,但是現在,他現在自己的思緒已經落伍了,他忽視了帝國的未來。

“帝國的?”

詫異的看着父皇,朱和域有些不解的問道。

“對,就是帝國議會!”

提及會議時,朱明忠都忘記了已經烤好的肉,而是頗爲激動的說道。

“這個帝國議會的參與者是諸夏各封國,每國根據大小級別,在帝國議會中享有各自的席位,然後,帝國議會的成員們共同制定一些法律,當然,也可以否定一些法律,大家遵循着一個共同的綱領……”

帝國議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後世類似的機構有那些?

聯合國?不行,那就是一個專門扯皮的地方。

歐洲議會?更不行,那是個白左集中營。

殖民地會議?

帝國會議?

想到另一個時空中大英帝國成立的帝國會議。朱明忠的眉頭微微一揚,似乎,大英帝國是個不錯的學習對象。

帝國會議是什麼來着?

英國與自治領之關係爲“在大英帝國內的自主自治體,地位不分上下完全平等,然因對英王的共同忠誠而聯合,而結盟成爲英聯邦……”

所謂的“上下平等”?

可真的平等嗎?

朱明忠皺眉思索片刻,然後在心裡否決了這個想法。

英聯邦並不是最好的效仿對象。

帝國議會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未來,大明帝國,不僅僅只是大明本土,還包括有諸夏,甚至包括藩屬國的,大家都在帝國議會中享受有席位,儘管各國應該是獨立的,但是帝國議會卻可以對各國的事物加在干涉,比如當一國發生動亂時,如果他們沒有能力阻止動亂擴大,或者動亂有顛覆其政權的可能,帝國議會可以通過投票決定,是否派出軍隊干涉,當然,這應該是一個形式,畢竟,大明對諸夏有天然的保護義務……”

借鑑着後世的一些國際機構的理念,朱明忠先是從大明帝國的內部安全,再到戰爭等各個方面談及,慢慢的談到了另一種可能,就是對大臣以及勳貴的制約。

“就像,你剛纔所擔心的,大臣與勳貴會不會因爲工商資本利益結盟,假借自由貿易或者統一市場等理由,名義上是商業,實際上是推動削藩,這個提案即便是在大明的朝廷得到了批准,在帝國議會,也可以加以否決!”

“否決?誰去否決呢?”

朱和域有些不解的反問道。

“難道帝國議會中沒有大臣和勳貴?他們會不會沆瀣一氣?”

兒子的反問讓朱和域笑道。

“所以,帝國議會必須具有排它性——所有的議員,必須是皇室或者王室子弟,直接受皇帝、國君的指派,他們的職責就是傳達皇帝或國君的意志,不受朝野的左右!它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帝國之中各個國家間事務,制定帝國的法律和法規。”

既然是帝國,應該存在一個帝國的機構。

“父皇,既然如此,那麼是否需要帝國的宰相?而在這個帝國之中,諸夏又是什麼樣位置呢?”

朱和域反問道。

作爲晉國的國君,唯一支持他遠去的理由只有一點——他人是國君,在晉國他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等同於皇帝。

大明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但晉王是晉國的國君。

“你是擔心有人假借帝國議會奪走諸夏的自主權是嗎?”

笑看着兒子,朱明忠說道。

“這個,你不用擔心,大明帝國……”

沉吟片刻,朱明忠說道。

“帝國議會內諸夏與大明一樣,都是自主自治體,地位不分上下完全平等,然因對大明皇帝的共同忠誠而聯合,而結盟成爲大明帝國!”

笑看着兒子,朱明忠反問道。

“怎麼樣,這樣滿意嗎?”

“父皇,兒臣……”

朱和域有些不安的看着父皇,感受到兒子的不安,朱明忠說道。

“和域,在我們的家中,從來沒有什麼天家無情,你是我的兒子,是和嘉的弟弟,和嘉將會繼承大明的皇位,至於你,雖然封國遠在海外,可到了那裡,卻也是一國之君,身爲晉國國君,就要維護晉國的利益,這是沒有錯的,面對父皇應該如此,將來有一天,和嘉繼位之後,同樣也應該如此……”

安慰着兒子的同時,朱明忠看着遠方說道。

“當然,帝國的利益同樣需要考慮到,在有些問題上帝國上下必須保持一致,比如將來,大明對某國宣戰,諸夏必須第一時間站到大明的一方,帝國一致性,這是保持強大的根本,畢竟,大明不可能擁有整個世界!”

大明不可能擁有世界!

但是卻可以掌握世界!

“父皇,你擔心未來會有其它國家與大明爲敵?”

朱和域有些詫異的問道。

“你覺得的不會嗎?”

“父皇,現在的大明國力之盛,遠勝於任何朝代,而且工業革命,又讓大明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兒臣聽說,歐洲人無不以大明爲天朝,爲蒸汽機而驚歎,而大明又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所以兒臣以爲,大明會把各國遠遠的甩在身後。”

在朱和域提及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時,朱明忠頗爲無奈的笑嘆口氣。儘管在這個時空中,蒸汽機誕生於中國,但在技術保密上,大明與英國的選擇是一致的。早在多年前,爲了實現技術上的壟斷,大明就頒佈禁令,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違者重以重刑。但是,與另一個時空中的英國一樣,英國的蒸汽機禁令,也沒有禁止得了蒸汽機的傳播。他們禁止機械出口,但卻無法阻擋懂得機械製造的人才出口,他們禁止蒸汽機車的出口,歐洲各國就把英國的工程師聘請出國,所謂的機器禁令,在歷史書中甚至成了一個笑話。

相比之下,大明的機器禁令雖然發揮了一些作用,但是就長遠而言,同樣沒有任何意義。

“和域,既然我們禁止蒸汽機出口,爲什麼在滿清,他們可以得到蒸汽機?”

朱明忠反問道。

“因爲早年間他們就派出間諜滲透進入大明的書院之中,通過學習掌握了蒸汽機等機械製造技術,而且他們還走私了大量的機械部件。”

幾乎每年都有涉及到機器以及書籍走私的案件,對此朱和域並不陌生。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對滿清的走私行爲,那麼滿清之外呢?機器部件、機器書籍,這些東西在大明都可以購買,我們禁止向外國輸出蒸汽機,但是諸夏官方的定購卻不禁止,至於書籍,每年向諸夏以及海外出口的書籍不下數十萬冊,那些書中若是摻雜着一些機械原理、製造的書籍,也是很難發現的。”

感嘆着技術封鎖的漏洞,朱明忠想到了後世,在機械時代,技術封鎖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時候,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總是無法迴避技術外泄的可能。蒸汽機,看似非常神秘,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原理簡單,一個擅長機械制的工程師,憑藉圖書館的圖樣,就能掌握它的原理。只要有加工火炮的水力臥式膛牀,就能解決汽缸的加工精度。

“技術封鎖,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除非,我們禁止出版與蒸汽機與機器有關的書籍,禁止書院教授這些學問,否則,知識總會傳播出去。”

“父皇,兒臣聽說,滿清對於機械,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他們的書院之中,壓根就沒有傳播蒸汽機和機械知識,他們自己修的鐵路,甚至都已經拆除了,理由是擔心我們打過去後,鐵路爲我軍所用。”

朱和域的話,讓朱明忠哈哈大笑道。

“那些個韃子,他們也就是對如何奴役他人的知識感興趣罷了,至於科學,他們沒有任何興趣!”

大笑變成了冷笑,朱明忠想到了另一個時空中的康熙,幾乎所有的外國傳教士都讚揚過他的博學,可是,他卻禁止西學的傳播,原本明朝已經勢微的理學,在他的主導下被髮揚光大,究其原因只是因爲理學更有利的統治。在他和他的孫子用燧發槍打獵的時候,甚至都不準漢人使用火繩槍,在明朝的民間只是尋常物鳥銃,在滿清的統治下,成了八旗獨有的神器,禁止百姓持有。

想到滿清對思想的鉗制,到最後,那些曾經開放、積極學習的漢人,在滿清的思想鉗制下變得保守,只是專心於理學、專心於考據學,因爲涉及其它,可能就會面臨殺頭的危險!

思想上的鉗制毀掉了一切!

“那些人,即便是咱們把擊發銃、把線膛炮交給他們,也沒有任何意義,那些人根本就是一羣廢物!”

對此,朱明忠有足夠的自信,在另一個時空中,他的子孫後代就詮釋了這點,即便是他們花費了億萬兩白銀購買了最好的機器,又有什麼意義?生產出來的不過就是一堆無用的廢物。

至於他們訓練的軍隊?

想到現在滿清居然還在那裡用着盾車,朱明忠的嘴角一揚。

“滿清……不足爲患!”

搖搖頭,朱明忠朝着西方看去,然後對朱和域說道。

“朕,從不曾擔心過滿清,其實,即便是現在,只要朕願意,隨時都可以把他們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抹去,但是朕現在不會這麼坐,因爲朕需要他們這把刀!”

扭頭看着兒子,朱明忠神情嚴肅的說道。

“西域與南洋不同,那裡只有少部分的土地適合耕種,大多數土地都不適合耕種,但是當地已經是和稠地滿,如果沒有大量的移民,如何穩定西域?所以朕需要借他們的刀,讓他們把那裡清理掉,只如此,才能……”

想到當年爲李自成打開城門的那些人,作爲一個羣體,他們基本上已經在大明消失了,朱明忠冷冷一笑,然後說道。

“他們不足爲患,待到將來的時機成熟時,朕自然會把他們從世界上抹去,真正讓朕擔心的是……”

眉頭緊蹙,凝禮着西方,朱明忠說道。

“是歐洲!那裡,纔是朕最擔心的地方!”

第554章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187章 蒸汽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336章 末日 (第一更,求支持)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466章 鷹旗下 (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30章第207章 陪審(第一更,求月票)第67章 開源(第三更,求月票)第145章 軍法(上架大爆發!求首訂、求支持!)第122章 詐城(求推薦、求收藏)第122章 鄭王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56章 攔截(第二更,求支持)第305章 說客(第一更,求月票)第494章 夢中警(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求支持)第149章 南下(第二更,求支持)第199章 化商爲工(第一更,求月票)第43章 出航(第一更,求支持)第483章 送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102章 僧與道(第三更,求月票)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377章 十八子(第一更,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81章 緬人心思(第一更,求月票)第170章 試探(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53章 孤忠(第一更,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9章 靜待(第二更,求支持)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55章 不忘(第一更,求支持)第637章 我的太陽第13章第148章 凋零(第一更,求支持)第124章 南昌(第一更,求月票)第91章 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02章 忠心耿耿(求支持,求月票)第388章 堅守(求支持,求月票)第26章 王逝(第二更,求月票)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51章 解憂(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永遠熄滅(第三更,求支持)第561章 外面的世界第164章 貢女(第一更,求支持)第184章 冒險家(第二更,求支持)第311章 天子貴(第一更,求支持)第370章 末日(求支持,求月票)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104章 虜之所畏(第二更,求月票)第29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14章 圍城(第一更,求月票)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447章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571章 金礦第351章 今非往日(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71章 碰撞(第二更,求支持)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649章 數控機牀第37章 投軍(第一更,求月票)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53章第109章 爲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253章 另闢蹊徑(求月票,求支持)第347章 武昌心思(第二更,求支持)第87章 刀與首(第一更,求支持)第137章 無父子(第二更,求支持)第24章 其情可憫(第三更,求支持)第53章 孤忠(第一更,求支持)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79章 民生(第二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章 好望角(第二更,求支持)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209章 無可阻擋(第一更,求支持)第129章 訪商(第一更,求月票)第114章 掣肘之苦(第二更,求月票)第160章 北伐(第二更,求支持)第338章 投親(第一更,求月票)第134章 快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