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百姓苦(求支持,求月票)

在商船靠港的時候,《移民之歌》的曲樂聲,遠遠的從港邊傳來,那艘遠航的飛剪船的甲板上,站滿了移居異域的人們。此時,他們站在甲板上,看着即將遠去的故土,在那裡大聲呼喊着,許多人都跪了下去,衝着家鄉的方向哭喊着,叩着頭。

這一幕,總是如此的撕心裂肺,總讓人如此的難過。在移民們的哭喊聲中,移民船被蒸汽拖船拖出了港灣,它將被拖至外海,然後乘風破浪,把移民們送到移居地。

隆隆的禮炮聲響起了,灣內船舶都在用禮炮爲他們送行,爲這些開拓者們。

“前進!同胞們,跨越大洋,向着南國,向着新夏……”

於脣邊輕輕的吟唱着這首《移民之歌》,朱和域的眼睛微紅,淚水幾度險些落下。

他同樣也是移民,再過幾年,他同樣也要離開大明,前往異域。

拜別爹孃,祖墳,前往異域他鄉謀生。

儘管《移民之歌》的歌詞看似豪邁,什麼開拓者、什麼文明傳播者,什麼英雄,不過都是掩飾罷了。

“父皇啊,當年你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是否想到有一天,他們也會唱着這首歌,送兒臣離開啊……”

凝視着港口中那些離開的學生,朱和域默默的想到。

最後又是搖頭長嘆,說是英雄,可不是迫不得已,誰又願意離開家鄉?

即便是皇子,歸根到底,也與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

很快,朱和域便下了船,登上了前往火車站的馬車。然後乘火車前往中都。

晉王的到來,在中都並沒有引起任何波瀾。甚至都沒有大臣知道此事,實際上,這只不過是孩子回家而已。

而皇帝與皇子在一起時,是不是應該恪守君臣之禮?

首先應該是父子。

當朱和域在南京的途中,“經過”中都時,除了田昭這個當孃的歡喜的差點流出汗來,作爲父親的朱明忠同樣也很是歡喜。

父子兩人應該一起去做什麼呢?

最終兩人選擇了在皇家林場狩獵,騎在馬上,馳騁於森林間,在獵犬狂吠中,銃聲時而響起,更多的則是父子兩人的歡笑聲。

從清晨,直到中午,整整半天時間,就像朱和域小時候一樣,父子兩人在獵場中狩獵,只不過今天,沒有其它的皇子參與罷了。

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尤其是當父皇親自烤起剛捕獲的獵物時,看着父皇,朱和域把那天與皇兄談過的話題,一一說給了父皇。當然也提到了他與皇兄的憂慮。

“……我和大哥,都擔心將來,大臣和與勳貴,是否會因爲商業利益,而結成利益的共同體,這樣一來,是否會對皇家構成危險。”

看着父皇,朱和域並沒有因爲自己是晉王,而小心翼翼的不去談論大明的將來,畢竟大明的將來,同樣也與他有關,他是晉國的晉王,但是卻受封於大明,即便是將來,他的兒子、孫子,也將受封於大明,只有得到大明的冊封,纔會成爲晉國的正統。

“那麼,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朱明忠笑問道。

“你們兄弟兩個在天津呆了半個月,應該有些自己的想法吧。”

“父皇,皇兄覺得,僅僅只是依靠大臣制約勳臣,勳臣制約大臣的平衡,並不能保證平衡,我也這麼認爲,所以有必要再引入另一股力量,對兩者加以制約。”

見父皇似乎很有興趣,朱和域又繼續說道。

“比如諮議局,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力,通過諮議局,藉助百姓的力量去制約他們。”

在天津,他和皇兄討論了十幾天,到最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就是引入新的力量,藉助新的力量去制約兩者,平衡兩者。

“嗯,應該說是大臣、勳貴以及諮議局的三重互相平衡,互相制約。”

在兒子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朱明忠甚至有些詫異的看着他,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他很清楚,兒子的這個建議是什麼意思,等同於開設議會!

在過去的十八年中,朱明忠一直在借鑑着後世的經驗對大明的政體進行改良,十八年來,一方面是工業革命的在改變着大明,而另一方面,充分借鑑二十一世紀的政權結構,已經出現在大明,並且被普遍接受,當然,其中許多機構都是以復古的名義設立的,比如諮議局,就借鑑了漢代的“三老”。

儘管驚訝於兒子化諮議局爲議會的建議,但是是朱明忠卻也深知議會的不足。

“大臣不可靠,勳貴亦不可靠,究其原因,在於利益!”

看着火中正滴着油的鹿肉,朱明忠顯得有些失望,現在這片佔地面積不菲的皇家林場,已經引來了像老虎、豹子、狼之類的猛獸,但可惜的是他還沒有獵到那樣的猛獸。

儘管對於沒有打到老虎感覺有些失望,但朱明忠還是沒有忘記與兒子的聊天。

“既然他們會因爲利益變得不可靠,那麼百姓就不會如此嗎?”

轉動着烤架上的鹿肉,朱明忠繼續說道。

“父皇,兒臣以覺得,現在地方諮議局,可以用於制約官員,也可以用於約束勳貴,只要皇家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

見兒子提及諮議局,朱明忠心底只是一陣無奈,設立諮議局的作用,是爲了監督官府施政,一定程度上是繼承漢代的“三老制度”。但如果按照和域的說法,這諮議就會變成議會,而這恰恰是朱明忠所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儘管如此,他仍然示意和域說下去。

“兒臣以爲,現在諮議局既然可以監督地方官府,向吏部提交任免建議。那爲何不能將官員考覈等事由交給諮議局呢?如此官員上受制於朝廷,下受制造於諮議局,其自然不敢越雷池半步。”

“和域,你的想法很好,但是,”

聽着兒子的講述,朱明忠反問道。

“如此一來,官員應該向誰負責呢?如果是向朝廷,那他就必須達成朝廷下達的各項指令,如果是向諮議局,那諮議局議員提出不合理要求,比如某地諮議局要求減少教育附加,以減輕百姓負擔,教育經費,應該由官府承擔,官員若是拒絕,他們考覈官員爲不稱職,又該如何?若是官員爲圖稱職、爲謀晉升,百般討好諮議局,又該如何?”

“父皇,您不是說過,朝廷負擔教育開支是理所當然嗎?”

朱和域有些不解的問道。

“一開始是教育,然後是施藥局,然後濟貧撫困,然後,嗯,從搖籃到墳墓,會願意給予百姓一切所需要的,只要有利於他們獲得權力!相信我,一旦那些官員發現,他們只需要討好諮議局,就可以升官,那麼爲了獲得諮議局的支持,他們絕不會介意損公肥私。”

“父皇,諮議局中皆是士紳,他們絕不會如此的……急百姓之所急的。”

受父皇的影響,對於所謂的“士紳”。朱和域同樣持以警惕的態度。

“確實,他們現在確實不會,非但不會,他們還會通過法律的方式,去千方百計的壓榨百姓!去損公肥私。”

受限於時代,朱明忠便從另一方面說道。

“比如,爲了邀好掌握着他們仕途的士紳,官員們會紛紛支持“官田發賣”,現在,就有很多官員支持發賣官田,他們的理由是“朝廷握有天下土地之半,實不利於百姓,坊間不知多少百姓無地可種,只得於城中乞食”,看似是赤子之心皆爲百姓,可假如現在朝廷發賣官田,和域,你覺得會有多少百姓能得到土地?”

父皇的反問,讓朱和域一陣詫異,思索片刻,他搖頭說道。

“現在地價昂貴,尋常百姓自然買不起,到最後從中受益的恐怕還是地方豪門大戶。”

稍作思索,朱和域又說道。

“可以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限制,比如只准少地無地的百姓購地,而且……”

話未說完,朱和域有些鬱悶的說道。

“恐怕,到最後,還是禁止不了百姓把土地賣給大戶,古往今來,每逢災荒豪門大戶總會行以土地兼併。”

“是啊,發賣的結果,最後還是落到豪門大戶的手中,而現在,官員就可以以此邀好於豪門大戶,損公肥私,施恩於民,你說如果讓諮議局來考覈官員,甚至任免官員,會不會導致這一切?”

見兒子在那裡沉思着,朱明忠又說道。

“而且,未來在諮議員的任命上,也會隨着時間的變化發生變化,現在是官員點派地方知名士紳擔任,而到了省、府兩級諮議局,就是各府縣諮議局選舉代表,那麼,將來會不會由百姓選舉縣諮議局呢?”

反問之餘,朱明忠笑說道。

“百姓的心裡有桿秤,他們在選擇人選的時候,往往會因爲誰的許諾更爲誘人,而作出選擇,久而久之,爲了得到選票,那些諮議員就會急民之所急,爲百姓發聲,爲其爭取權益,這個權益合理了,對於國家是件好事,可如果不合理,就會拖垮整個國家。”

想到穿越來到明朝之前,歐美那些曾經顯赫一時的發達國家陷入的死循環,朱明忠的心裡暗自長嘆,那些左翼黨派靠着對百姓許諾建立“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獲得政權,爲了獲得選票他們推出的福利更是幾乎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可是代價是國家揹負沉重的負擔,只能不斷的降低軍費、教育、科研等各個方面的開支的。即便是有些國家失去政權的右翼力量上臺,也是積重難返,因爲民選政府降福利就是結束政治生涯,順便給繼任者提供提高威望的工具,所以歐美各國面臨的死循環。

而現在談論這種死循環對於大明來說,還爲時太早,畢竟,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現在的大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

可是朱明忠的內心是排斥“黃左”的,甚至排斥所謂的“兼愛”或者“博愛”,畢竟,在他看來,一個帝國是不需要“兼愛”的。

“父皇,他們真的會這麼做嗎?”

朱和域有些不解的反問道。

“當年闖賊兵臨京師城下,有人建議南遷,而烈皇本人也希望南遷,當年那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朝廷遷都南京、再籌復興應該是最好的抉擇。要知道強盛如唐,首都長安也曾被安史叛軍和吐蕃相繼攻佔,最終唐廷避往蜀地才得以平定叛亂;北宋末年皇九子趙構退往臨安甚至一度避敵海上,雖是偏安,但卻也得以繼續享國祚百年。可是爲什麼,沒能南遷?”

朱和域立即答道。

“當年儘管烈皇自身極度渴望遷往南京、躲避敵鋒,自崇禎十六年春便與時任首輔周延儒商議南遷之事。但是在後來的多次商議之中,烈皇都未曾明確表態支持南遷,僅有少數品階較低的官員提出南遷方案,但因得不到大臣的支持最終只能作罷。後人常言烈皇不主動提出南遷而指責其不能承擔責任,不願意揹負丟棄國都、宗室陵寢的罵名,實則大臣亦也是如此,烈皇不願負其罵名,大臣大抵也是不願揹負罵名。”

提及當年的舊事,朱和域的眉頭一鎖,然後說道。

“父皇我明白了,當年面臨亡國的危險,儘管烈皇固然不願揹負罵名,但爲人臣者,理應爲君分憂,可諸臣仍然只考慮個人名聲,而不顧天下,他們既然能如此,那麼將來,他們事必會爲個人利益,施恩於百姓,全不顧國家利益。”

“所以啊……”

向烤肉上撒了一把孜然,朱明忠笑道。

“勳貴、百官、百姓,其實,說到底,本質上都會爲利益驅使,而作爲皇帝的,就是要平衡各方的利益,不能讓任何一方失衡,也不能讓任何一方與另一方結成鞏固的盟友,至於其它……”

原本朱明忠想說順其自然,但沉思片刻,朱明忠說道。

“不過,你剛纔的那個建議很好,確實應該建立國家的諮議局,但不是大明的……應該是……帝國的!”

第571章 金礦第172章 機器(求支持)第63章 人心變第314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月票)第79章 少爺與將軍(第一更,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13章第25章 王怒(第一更,求支持)第589章 沙漠之夜(願大家平安健康)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3章 關內(第一更,求月票)第81章 父子(第一更,求支持)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418章 熱蘭遮城(求月票,求支持)第553章 突破口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181章 未來(第一更,求支持)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88章 信任(銘記九一八)第299章 文明與野蠻 (求支持,求月票)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478章 目標,英格蘭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1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37章 蘇丹的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560章 驚駭的日本人第125章 通濟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4章 忠臣(第一更,求支持)第293章 黃粱夢滅(求月票,求支持)第315章第121章 向北(求支持)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35章 往何去(第二更,求月票)第264章 私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142章 莫臥兒(第二更,求支持)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關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20章 私心(第二更,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569章 屠龍勇士第489章 英倫落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9章 裁與屯(第二更,求支持)第172章 機器(求支持)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624章 安全第一第178章 邊疆(求支持,求月票)第96章 得勝(第一更,求月票)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272章 輪船 (求支持,求月票)第270章 第n滴血(求支持,求月票)第95章 招賢(第一更,求支持)第313章 天佑(第一更,求支持)第284章 兄弟(求支持,求月票)第55章 鐵廠(第二更,求月票)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312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154章 身後事(第一更,求支持)第409章 抉擇(求支持,求月票)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第126章 血戰(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少司馬的浮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85章 赫伯特的選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4章第101章 情報站(第一更,求支持)第365章 風光(求支持,求月票)第537章 名聲大噪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6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108章 脅迫(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13章 白髮魔女傳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8章 競爭(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中國之地(第二更,求支持)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122章 迎接(求支持)第26章 公平(第二更,求支持)第404章 果決 (求支持,求月票)第154章 稿酬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78章 戰地記者(求支持,求月票)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523章 試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0章 蒸汽時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12章 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6章 臣子怒(第二更,求支持)第39章 竈丁的理想(第三更,求月票)第25章 各人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105章 炮君(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237章 寄人籬下(求月票,求支持)第129章 新約克(第二更,求支持)第104章 虜之所畏(第二更,求月票)第12章 河口(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策問(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3章第123章 丈量(求月票,求支持)第276章 前奏(求月票,求支持)第224章 巷戰(求支持,求月票)第416章 (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