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利益至上(求支持,求月票)

削藩!

當這個看似簡單的名詞,從朱和域的口中道出時,朱和嘉沉默着,他並沒有立即給予回答,只是靜靜的看着遠方。

片刻後,他才說道。

“建文削藩……”

唸叨着這個詞,朱和嘉反問道。

“到底是大臣蠱惑,還是勢之必然?成祖之後,百年間歷代皇帝無不以削藩爲已任,假名種種行削藩之實,到最後,宗藩變成了什麼?”

搖頭苦笑着,朱和嘉又說道。

“甲申天變,天下諸藩,上不能衛社稷江山,下不能抵禦外夷,若非是如此,我大明又怎麼可能幾近亡國?”

幾乎亡國的教訓、億兆百姓死難的悲劇,給大明帶來了極爲深刻的改變,除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北方的邊患消除之外,另一個改變,就是封建。而南洋以及海外領地的拓殖,爲大明提供了封建的機會。

“封建即是爲了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保險,同樣也是爲了拱衛中央,他日無論是朝中有奸臣,意圖竊居國權,亦或是有異族入侵,或是百姓起事,諸夏既可起兵拱衛中央……”

凝視着海外,朱和嘉沉吟道。

“父皇擔心的是,百年後,會有朝臣藉口對諸夏不利,畢竟百年後,諸夏亦有可能是人口億萬的大國。”

“應該是累加吧,幾十國加在一起,人口億萬,又怎麼能比得了大明呢?到時候,有人這麼想,以小弟看來,他們肯定是爲了個人的權柄。”

朱和域冷笑道。

“古往今來,即便是所謂之賢臣,亦受名利所累,更何況大多數凡夫俗子,他們總會藉口種種,圖謀個人名利,當年齊泰、黃子澄等人不顧祖宗成法,一味削藩,以至於逼死宗親,如此種種,看似爲國,實則不過只是爲了個人之名,其想爲朝廷砥柱,便以削藩起事非,試圖借削藩成就個人之名……”

受父皇的影響,朱和域對齊泰、黃子澄等人從來沒有絲毫好感,在他看來,正是因爲他們圖謀個人名聲、權柄,才導致了靖難。

“只有製造矛盾才能從中漁利,如果沒有矛盾,又怎麼能突顯出他們的重要?於大臣而言,無論是藩王亦或是勳貴,如果與皇家一團和氣,大臣權柄就會受到重重製約,只有製造出矛盾,讓皇家對藩王、勳貴生出不信任,產生危機感,皇家纔會依靠大臣,只要藉此打倒兩者,皇家唯一所能依靠的,就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大臣……”

朱和嘉看着二弟說道。

“這個道理,父皇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曾告訴過我們,我大明到最後,表面上是亡於黨爭,可黨爭起因實則是亡於文官權力過大,就像內閣大學士,設立之初是高祖、成祖時是由皇帝點選大學士,往往都是由倖臣充任。英宗九歲即位,無法正常的處理朝廷事務,因此政事的決策權基本上全都落在了內閣的肩上。內閣大學士們基本擺脫皇權的約束和控制,利用自己的意志處理政務,保障文官集團的利益。這在內閣發展史上極爲重要,這是內閣獨立處理國家事務的開端。此後,閣臣入閣便由皇帝欽點倖臣變成爲閣臣推薦,再由皇帝任命。到萬曆二十二年開始,以國本案爲始,黨爭開始,各黨會同東林黨明爭暗鬥,搶奪內閣及六部席位,到最後,因爲黨爭激烈,內閣大學士只能收各方推薦,靠皇帝抓鬮決定,說到底,是大臣權力膨脹到已經對皇權產生威脅,而大臣權力膨脹,與其不受制約有很大的關係。”

凝視着大海,朱和嘉又繼續說道。

“土木堡之前,大臣受勳臣制約,皇權尚能平衡,而到熹宗時,皇帝卻只能依靠閹人與大臣爭權奪利,而閹黨者良莠不齊,不堪爲用,到孝烈皇帝即位後,忌憚閹黨權勢過大,於是召起東林黨的殘餘,打倒魏忠賢,並對閹黨人員一網打盡。東林黨重新當權後,但東林黨又威脅皇權,於是又開始打壓東林黨,譬如溫體仁等投機分子走向前臺,但最終孝烈皇帝懷疑溫體仁結黨,也將內閣首輔溫體仁驅逐出了朝廷。你記得陛下提及烈皇舊事時是怎麼說的嗎?”

大哥的反問讓朱和域點頭說道。

“父皇說,歸根結底,是他們皆無人可用,神宗避朝,是因爲朝臣權力過大,即便皇權亦只能退避,至熹宗只能借閹人打擊臣權,而無論是所謂閹黨亦或溫體仁等人,他們歸根到底,還是大臣,無非就是打倒一方,另一方繼承權力,但是繼承權力的那一派,仍然會對皇權產生威脅,嗯,應該說,臣權依然對皇權形成優勢,而相比於臣權,皇權就顯得勢單力薄,以一人對滿朝,況且皇帝還必須要依賴他們治國,無論是耿直之臣,亦或是投機之徒,權力集中於他們身上,對皇家總歸是不利的。”

聽着弟弟的回答,朱和嘉默默的向着海岸的方向走着,雪花不時的飄蕩到他的肩膀上。

“臣權的擴張,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個過程的,而這個過程,就是打擊異已,製造矛盾,一點點的剔除異已,最終導致皇帝無人可用,便是到孝烈皇帝那會,儘管看似天子獨斷,但無論是打擊閹黨亦或是東林,或者溫體仁,最終受損的總歸還是國家……”

回頭看着弟弟,朱和嘉說道。

“儘管現在,看似臣權受制於君權,勳臣可爲君權的助力,但是幾十年後,百年之後,依然會有大臣藉口種種打擊勳貴,而勳貴若不能自重,必定爲其所打擊,至於削藩……”

向着大海看去,朱和嘉似嘲似諷的說道。

“現在都有聲音要求朝廷迫使日本開國,因爲國內的紗線棉布產量日益增加,商人需要更大的市場,也許,建文繼位時的,諸臣是以江山社稷的千秋萬代爲由,建言削藩,但是百年之後,也許,他們會變成以“統一市場”爲由,他們會以民衆的呼籲,會要求諸夏廢除關稅,實現諸夏的統一市場,如此種種,反正,他們會找到理由的,而且在利益的驅使下,即便是勳貴也很有可能有會倒向他們……”

聽着皇兄的話,朱和域並沒有說話,現在國內確實已經開始出現了要求日本開國的聲音,不過現在這個聲音並不是主流,畢竟,相比於用戰爭換取日本開國,然後對其輸出商品,印度已經敞開的市場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而且朝中的大臣們,也無意去爲商人開疆拓土。

但是,現在大臣們或許會覺得爲商人進行戰爭,總讓人所不恥,但幾十年後,如果大臣們本身就是商人,甚至勳貴也爲利益驅使,他們會不會達成一致呢?

日本,也許只是一個開始。

確實,像大哥說的那樣,在利益的驅使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沉默片刻,朱和嘉苦笑道。

“這正是父皇所擔心的!”

但是父皇最擔心的是什麼?

凝視着大海,朱和域突然開口說道。

“記得父皇說過,他害怕的從來都不是什麼亂臣賊子,因爲亂臣賊子,可時隨時誅之,他最害怕的是忠臣!”

朱和域用的語氣中帶着些許嘲諷,

“因爲忠臣永遠會擺出一副大公無私、事事爲國的模樣,他會站在道德的致高點上,他會用人民的名義去索求一切,如果統治者拒絕,那麼統治者就是暴君、獨夫,而忠臣永遠都是慷他人之慨!”

“虛僞的道德最可怕,虛僞的崇高最無恥……”

苦笑着,朱和嘉長嘆道。

“就像舊時黨爭,個個皆君子,看似爲國計,可實則各懷鬼胎,東林君子如此,小人亦是,閹黨小人如此,君子亦是如此,無論君子小人,他們的眼中只有權力,至於所謂百姓……不過只是他們爭權奪利的藉口罷了。”

“所以,古往今來百姓纔是最可憐的,世人皆假名百姓,而百姓又有誰人在乎,所謂在乎,不過就是示恩於百姓罷了。”

搖着頭,朱和域凝視着遠方說道,

“在將來削藩一事中,他們同樣也會假借民意,並以此驅使朝廷爲其所用,即便是那些勳貴也有可能倒向他們,因爲利益。”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朱和域又繼續說道。

“利益……統一無關稅的市場,對於那些勳貴而言,是有利的,畢竟,他們一直都是工商業最重要的投資者。”

與任何時代不同,大明的勳貴們並沒有把資金用於土地,當然這既是因爲國法的限制,同樣也是因爲土地的收益不多,相比於土地,工商業可以帶來更爲豐厚的回報,甚至有勳貴投資紗廠,一年獲得數十萬的例子,一年所得便相當於過去累世所得,正是在投資工商業的高額回報下,他們纔會紛紛投資工商業,即便是外行,也會購買企業的股票。而不是把金錢凝固在土地之中。

“是啊,對此父皇是鼓勵的,相比於讓勳貴們把剩餘的資金投資土地,讓歷代土地兼併即便於大明上演,並且愈演愈烈,父皇更希望他們把資金投資於工商業,按照父皇的說法,就是無工不強,無商不富。他們每創辦一家工廠、一家企業,不僅可以讓國家富強,國家可以從中課稅,而且還可以吸納大量的百姓進入工廠,如果不是因爲工商業的發達,也許,現在中都以及大明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會像歐洲一樣,遍地的乞丐、流浪者。”

朱和嘉略點下頭,然後感嘆道。

“國家承平十七年,人口迅猛增長,而長子繼承未能更是令千百萬次子不得不離開家鄉,沒有工廠吸納這些剩餘人口,這些人除了一部分移民南洋之外,更多的人會變成流民聚集在中都、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周圍,在官地上會形成規模巨大的貧民窟。這些人口大都是無所事事。他們就會成爲暴動的隱患,就像現在的歐洲,歐洲的城市爲什麼時而發生城市暴動,就是因爲貧民窟聚集着大量的無所事事的平民!”

“所以,工商業是吸納剩餘勞動力最好的途徑,現在我大明的人口已經超過一萬萬人,若是再加上南洋諸夏以各殖民的人口,早已經超過一萬萬一千萬人。沒有工商界吸納剩餘勞動力,國家肯定會陷入動盪不安!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大明都必須要發展工商業。”

沒有絲毫的猶豫,朱和嘉又看着弟弟說道。

“移民,當然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際上,現在那些遷入城市的人口中,儘管有一部分被工商業吸納成爲工業化的勞動力,可他們即使是成爲了工人,可是因爲工廠主的盤剝削,往往也只能住在貧民窟中,也不過只是能溫飽罷了,就像在湖廣,工人的工資往往不超過四兩左右,即便是南京,也不過五六兩上下……”

大多數工廠的工資並不高,即便是這幾年民風趨奢的情況下,普通工人的工資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除非是那些技術工人,否則普通工人也就只是餬口罷了。

“確實不高啊,如果不是因爲天下十幾年承平,再加上有廉價的南洋米,米價現在每石只需半兩銀子,比過去跌了足足一半,估計,那些百姓又要負擔房租,又要吃飯,恐怕日子過去的只會更艱難啊!”

朱和域的感嘆讓朱和嘉點頭道。

“所以,父皇才希望儘可能的多的往海外移民,當年南洋諸夏初封時,南洋漢人不過區區數十萬,而現在卻有多達七百萬之衆,其中的60%都是過去十年移民過去的,現在諸夏各國,漢人越來越多,土人不斷教化,可即便是如此,仍然不夠,還是應該儘量的移民。”

隨後他的話峰一轉,指着港灣中的一艘移民船說道。

“所以,我才希望的你儘量建造更多的移民船,飛剪船,蒸汽船,人口不僅是未來晉國發展的根本,同樣也可以幫助大明減輕危機,畢竟,能否把國內剩餘的人口遷往海外,直接關係到大明的將來!”

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殺人夜(第一更,求支持)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章 大同第421章 等待(求支持,求月票)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149章 關市(第二更,求月票)第165章 君臣亂(求月票,求支持)第122章 迎接(求支持)第478章 目標,英格蘭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3章 黃粱夢滅(求月票,求支持)第12章 藩王(第一更,求支持)第320章 使節(第二更,求支持)第272章 造幣廠(求月票)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589章 沙漠之夜(願大家平安健康)第142章 東方號(第一更,求月票)第374章 冒進(求支持,求月票)第654章 綁架第42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59章 蒸汽(求支持,求月票)第285章 利益至上(求支持,求月票)第155章 異鄉客(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47章 馬打藍的野望(第一更,求支持)第114章 維特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375章 俘虜(求支持,求月票)第284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223章 破潼關(求支持,求月票)第139章 戲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5章 芳名(求月票,求支持)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68章 競爭(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148章 人心難測(第五更,求首訂,求支持)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160章 (求票,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415章 王與將 (求支持,求月票)第24章 社學(第二更,求支持)第171章 民官君(第一更,求支持)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140章 盟友(第二更,求支持)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4章 中都事(求支持,求月票)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93章 王士元(第一更,求月票)第273章 皇儲(求支持,求月票)第130章 病(第一更,求支持)第5章 在商言商(第三更,求支持)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170章 (第二更,元旦快樂,)第273章第74章 南京(第一更,求月票)第383章 人與人(求支持,求月票)第65章 何爲人(第二更,求支持)第35章 在路上(第三更,求支持)第86章 何爲中流(第二更,求支持)第52章 窺見(第二更,求月票)第403章 尋親(求支持,求月票)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163章 煌言難言(第一更,求月票)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民生(第二更,求支持)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7章 原因何在(第二更,求月票)第172章 機器(求支持)第231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32章 不會忘記(第一更,求支持)第63章 人心變第31章 死覲(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549章 投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8章 天地不收,我收(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重返(拜大年,求月票)第504章 鷹揚君士坦丁堡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06章 俄羅斯的眼淚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625章 公器私用第122章 鄭王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137章 記錄(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9章 文明與野蠻 (求支持,求月票)第174章 新貴(第二更,求支持)第236章 人才 (求支持,求月票)第59章 神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5章 衆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領航(第二更,求月票)第329章 不缺(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