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

作爲京畿所在的中都,除了清河書院之外,雲集着十餘家書院,除非了這些書院之外,還有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國子監,與舊時國學有南北兩監不同,現如今大明除了有南北兩監之外,還中都國子監,而此時,一都兩京三所國子監內監生愈萬五千人之多,盛況可謂是空前。加上各大書院,此時的大明,可以說得上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儘管這個高等教育體系與後世的大學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經過十年如一日對實學的推崇,儒學教育在國子監以及各個書院之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更多的是實學,當然國子監以及書院裡的國學系是個例外。那裡的博士與學生仍然在那裡學習、鑽研着儒家著作,並試圖在儒家典籍中找到“真儒”,以恢復儒家本貌。

當然更多的學生卻是沉浸於實學之中,不過因爲各地府學以及地方書院的實學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讀書人來到中都,進入這裡的預科學校學習,以彌補實學上的差距。

在中都衆多的預備學校中,志同學校並不出名,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預備學校,不過在中都,他應該是收費最便宜的學校,當然,這裡的環境,也很一般。首先他距離中都皇家圖書院差不多的有十里路,距離清河書院也有八里,這個距離意味着學生們想要到圖書館看書,就非得走上半個時辰不可。其次,與其它學校都是四人甚至兩人的宿舍不同,志同學校的宿舍是12人的宿舍——這裡曾是一座小兵營,後來被售出用於辦學。所有的一切都是因陋就簡,這也是學校收費低廉的原因。

低廉的費用使得這裡吸引了很多寒門子弟,也正因如此,甚至只要往這裡一站,就能看出他們的家境大抵上都非常一般,就像這教室裡的學生,大都穿着洗的發白的生員衫一樣。

儘管他們的家境一般,但是大抵上卻都非常努力,即便是沐休日,往往也是鑽研課業。

來中都整整一年了,搖了一下有些發酸發脹的脖頸,林伯欽看着周圍的同學,他們仍然在忙着課業。

“怎麼樣,看好了沒有?”

林伯欽對身邊的同學們說道。

“一起去試試書院或者國子監考試嗎?”

“還不行吧……”

沒人附和他。每個人的心裡都清楚至少還要補習一年纔有可能考上,畢竟,這兩年競爭日益激烈,他們來到中都之後,才發現自己在實學方面,是何等的落後。

而且林伯欽本人是最危險的一個。他的算術成績在同學裡是最差的。而算術又是實學的基礎。

“也就去適應下環境嘛。考不上也就考不上了。”

林伯欽還在到處遊說着。對趙玉真是這樣說的。

“我看你是去不了的吧,你最怕你大哥了。”

“一點不怕!”

趙玉真反駁道。他之所以能夠出來到讀書,完全是在大哥資助的下,他大哥希望他能考入書院,畢竟趙家並沒有什麼家業,供他繼承,儘管看似嚴格,但是對他也算還是相當寬容的。

書院的入學考試是在每年的十一月,次年二月入學,如果考上的話,就可以返鄉過年了。

趙玉真回家就和大哥商量了這件事情。

“你有信心考上嗎”

趙玉樸問道。作爲軍隊的低級軍官的他,一個基本的信條就是打不贏就別打。面對打不贏的對手時,至少也要下功夫想辦法拖成平手,不然就別動手。

“試試吧!”

“但凡想要去靠運氣的傢伙,最後都會吃大虧的。”

趙玉樸如此說道。

軍人從來不講究運氣,趙玉樸不相信,但是他並沒有反對。

“既然想去試試,那就去試試吧。”

對於趙玉真來說,他最煩惱的還是學費問題。進入大學成爲學士需要相當大的一筆學費,全部靠大哥那點俸祿顯然並不現實,而且他的那些工資還要養家,也不夠全部付他的學費。

“我想去申請勵志會的獎學金。”

趙玉真不止一次的這樣想過,他想成爲陛下的資助生。而“勵志會”,正是皇帝陛下創辦的資助寒門學生的基金會,每年會在全國範圍內資助寒門學生,每年有都數千學子在皇帝的資助下進入書院就讀,按縣府分配名額。這也意味着他“中獎”的機會很大。

應該會有機會吧!

趙玉真也就是這麼尋思着。不過更重要的問題通過書院的入學考試,纔是一切的先決條件,他必須要埋頭苦學。畢竟,如果不能取得好成績的話,這一切不過是空談罷了。

每年到了十月份,在都是學生們埋頭苦讀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準備十一月初的書院入學考試。

相比於很多同學,林伯欽的運氣似乎非常不錯,他抱着試試看的心情去參加了書院的考試,居然輕鬆的考上了。

“還以爲我數學太差考不上了呢,沒想到我居然考上了!這可真是不錯,從今天以後,我也算是擠身士林了!”

進入書院就意味着他成爲“學士”,而這也是興乾六年對“士林”的一種要求,其等同於舊時的“進士”。當然趙玉真也考上了。只不過他們考取的並不是清河書院,或者國子監。像林伯欽考取的是地理學堂,那所學校是由皇家地理學會出資創辦的,旨在培養地理等方面的人才。而趙玉真考取的是交通學校,固名思議也就是學習交通的地方。

傍晚的時候,門外傳來了靴子聲,只要聽到那靴聲,就知道是趙玉樸回來了,他是永曆十六年從軍,幾經晉升之後,現在止步在陸軍士官長的職務上,而他之所以無法成爲軍官,正是因爲他屢次都沒有考取陸軍學堂,這也是他心裡的遺撼,也正因如此,他才希望弟弟能夠考取書院,不至於像現在他這樣因爲自身學識的低下而影響到了將來。

聽到兄長的靴聲,趙玉真之剛忙跑門外,站好好後恭敬的揖禮道。

“大哥,您回來啦。”

“考的怎麼樣啊。”

趙玉樸到底還是有點擔心的。畢竟他自己就吃了學識不足的虧,對於這個弟弟自然是充滿了期望。

“欽貢考上了。”

趙玉真先說起林伯欽,然後再向大哥報告了自己也考上了。

“交通學校……”

沉吟片刻,趙玉樸說道。

“這是三年前剛成立的學校,是研究道路築建的,有不少教員都是軍隊過去的,那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來的前途應該是不錯的。”

在過去的幾年間,隨着社會的發展,在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下出現了許多專門學校,航海學校、交通學校都在這一時期先後涌現。非但涌現出這類的學校,甚至在一些書院之中出再現了應用化學科、以至於蠶絲科等超出過去讀書人想象的學科。

作爲軍人,對於交通學校,他自然有些瞭解。畢竟,大明最初的交通工程都是在軍校內開設的。或許他並不曾上過軍校,但是他身邊卻有工兵科的軍官。民間修路築路的交通科總是在工兵科的基礎上建立的。

其實這也是一種技術擴散。大明最初有很多技術都來源於軍隊,在對外的學習中軍隊往往更爲主動。在戰爭的需要下,他們主動向西方學習測量學,地理學以及築路工程等工程學科,並最終但除了屬於自己的工程學。

而在過去的幾年間,因爲民間的需求,這些學科開始從軍隊向民間擴散,並在民間形成了一個個新的工程專業。

“玉真,去,讓你嫂子買點菜,再打些酒來,今天我們兩個來喝酒。”

趙玉樸脫掉牛皮軍靴後說道。小弟考上了書院,這應該好好的慶祝一下,畢竟,從今以後,小弟就會有個好前程了。

林伯欽和趙玉真都不會喝酒,可是這一天,卻都陪着趙玉樸喝了起來。

略帶幾分醉意之後,三個人的話都多了起來。

“趙大哥,這世上。”

林伯欽問道。

“你覺得誰最了不起啊?”

“爲什麼要這樣問?”

趙玉樸有些不明白的反問道。

“這叫我從何說起呢?”

趙大哥的反問,讓林伯欽有點措手不及。他只不過是想找一個吃飯說話的話題。

“哦,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聽他這麼問,趙玉樸沉吟道。

“那是現在在世的人嗎?”

“還是在世的人比較好。活着的話,將來指不定還有機會去拜訪一下。”

“誰最了不起,我不知道,可能要是依我來看,當今世上最了不起的應該是皇帝陛下。”

放下筷子,趙玉樸正色說道。

“你們想想,皇帝陛下當年流落於民間,身無絲毫長物,隨着師傅於江湖上游走,其間窘迫恐怕只比乞丐稍強一些……”

提到陛下的時候,他的語氣顯得極爲恭敬,神情也變得很是嚴肅。顯然這種尊敬是發自於骨子裡的。

“高皇帝也是乞丐出身嘛!”

趙玉真於一旁插了一句。

“是啊,高皇帝起兵時,蒙元氣勢已衰。可是皇帝陛下起兵時,建奴氣勢正盛,當時永曆朝廷甚至不得不遠遁緬甸,更險遭遭緬人殺害,若非是今上,你們想想,你我現在豈不還爲建奴奴役?”

趙玉樸的這個回答,倒是在趙玉真和林伯欽的意料之中,畢竟,身爲軍人他對於皇帝陛下的推崇可以說達到了極點,畢竟,他們都是從龍之臣,他們的命運都因爲皇帝陛下而發生了改變。如此一來,他們又怎麼可能不推崇陛下呢?

“況且,古往今來,又有多少皇帝,能像陛下一樣,關愛百姓,就像你們拿獎學金,那可都是皇帝陛下從自己內庫中掏出來的銀子,還有各地的圖書院。”

而且趙玉樸對皇帝陛下的崇拜隨着他的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強烈,即便是到了晚年的時候,對於皇帝也是忠心耿耿,雖然作爲陸軍的士官,他一輩子都沒能看到過陛下,那怕是遠遠的看上一眼陛下,但是那種忠心是矢志不渝的。

“好了,祝你們……”

看着他們兩個人,趙玉樸端起酒杯說道。

“在學校裡學業有成,前途無量!”

這天晚上他喝了很多酒,趙玉樸想高興,因爲他在弟弟的身上看到了將來看到了趙家的將來,從今以後趙家也算是讀書人了。賓館按照朝廷的法律,將來他的弟弟必定會離家自立。但無論如何趙家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趙家。

“哎呀,真的沒有想到啊。”

趙玉真走出家門的時候,看着路邊的店鋪。

“想到我們居然都考了進去,這可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

有些醉意的他看着好友說道。

“要不然我們再去喝一杯吧?”

“行,我們再去喝兩杯。”

雖然街燈有些昏暗,可卻能夠照亮整片街道,夜色已晚,可街上的行人依然很多。路邊的不少店鋪仍然開着門,兩人來到路邊的一家攤子,然後要了兩個菜,又讓人溫了一壺酒。

儘管他們過去並沒有怎麼喝過酒,但是心情不錯的他們倆卻在那裡喝了起來。與先前在趙玉樸以前的拘謹不同,此時他們兩個人完全放開了,他們在那裡暢談着自己的將來,討論着到了學校之後,將會認識什麼樣的人,學到什麼樣的知識間來會從事什麼樣的行業。

對於此時的大明學子來說,他們都很清楚進入書院,叫過去魚躍龍門,考中了進士一樣,從此之後,即便是不能夠飛黃騰達,至少可以衣食無憂。

對於很多寒門子弟來說,這往往是他們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正因爲懷揣着這樣的願望,他們纔會在預科學校裡頭苦讀,而現在它們的苦讀終於得到了回報。

夜慢慢地深了,已經醉意十足的趙玉樸指着遠處,然後扭頭對身邊的好友說道,

“你看中都,這麼多達官顯貴我敢說將來在那些達官顯貴住的地方,肯定會有你我的一席之地,只要咱們在學校裡努力學習,我相信肯定就會有那麼一天,你信嗎?”

第403章 尋親(求支持,求月票)第180章 全勝第31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109章 賢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3章 練兵(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6章 開啓時代(第一更,求月票)第20章 京城亂(第一更,求支持)第412章 交換(求支持,求月票)第465章 雙頭鷹(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262章 爆炸(求支持,求月票)第510章 最偉大的發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3章 煌言難言(第一更,求月票)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40章 鹽民苦(第一更,求月票)第298章 活路(求月票,求支持)第31章 黃河(第二更,求支持)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138章 難得清淨 (第二更,求支持)第281章 發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第429章 罪臣(求支持,求月票)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351章 今非往日(第二更,求支持)第294章 精神天朝人(求支持,求月票)第147章 末技(第三更,求訂閱,求首訂)第80章 他路(第二更,求支持)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146章 銀元(第一更,求月票)第96章 帝心 (第二更,求支持)第650章 集成電路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27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求支持,求月票)第382章 黃昏(求支持,求月票)第104章 展覽(第一更,求支持)第644章 薄弱環節第428章 總督的心思 (求支持,求月票)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58章 疲兵(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70章 靜夜(第三更,求月票)第40章 招攬(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635章 西平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20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0章 奴才之見(第一更,求月票)第89章 何憂(第一更,求支持)第256章 英雄(求支持,求月票)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191章 長崎(第一更,求支持)第555章 第二次(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81章 前夜(第二更,求月票)第136章 臣子怒(第二更,求支持)第12章 相見(第一更,求推薦 求收藏)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355章 北上(第二更,求支持)第272章 輪船 (求支持,求月票)第348章 慕華(第二更,求支持)第77章 本能(第二更,求支持)第62章 鑄炮廠(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解憂(第一更,求支持)第259章 私掠(第一更,求月票)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9章 無可阻擋(第一更,求支持)第315章 機會(第一更,求支持)第231章 海戰(第二更,求月票)第379章 義爲何(第一更,求月票)第307章 盛京(第一更,求支持)第166章 百官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24章 (求支持,月票)第21章 奴才(第二更,求支持)第17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152章 殺人夜(第一更,求支持)第248章 馬商的野心(求月票)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507章 這不是結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1章 西征路(元宵節快樂!)第20章 跋扈(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5章 移民(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演兵(第三更,求月票)第91章 背書(第一更,求支持)第135章 內憂(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8章 滅越(第一更,求支持)第20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223章 破潼關(求支持,求月票)第320章 皇冠(求支持,求月票)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647章 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