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

孫傳庭在泰昌元年十一月就任延安知府。延安是陝西最貧困的一個府,旁邊就是榆林衛,再外面就是河套蒙古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他在十二月初終於趕到了府治所在地膚施,距城尚有二十里,已經有騎士前來引路,並說明各位官員在南門外五里迎接知府大人。他知道這是免不了的,於是讓家眷和同來的太監及司苑局的老農先去知府衙門,自己前去和官員們相會。

城門外五里的迎官亭,同知陳義以下,延安府的各級官員及膚施縣的官吏們正在等待新來的知府大人,天氣已經很冷,所以大家並沒有站着吹風,而是在亭子外用布幔圍了一個大圈,將亭子包在裡面,亭子中還燒着一個大爐子,大家坐着,雖然不會象密閉的房屋那樣暖和,但至少比外面的寒風下要舒服得多了。

衆人正在談論即將到任的知府大人。推官楊司奇笑道:“這個老西兒來了延安,可不知道帶沒帶一瓶醋來。”衆官一起大笑起來。

這時的人對山西人有兩個印象:一個摳,一個喜歡吃醋。楊司奇這話將山西人的兩個特點連在一起,讓在這寒冷天氣等上官的衆官員心裡大爲暢快。

同知楊義沒有笑,不過也沒有制止下屬們取笑新來的知府。知府是正四品,可他也是正五品,何況說起年份來,自己可比知府先中進士,更不用說自己的舅舅可是陝西巡撫。

這時一個騎士氣喘吁吁地奔來,大叫道:“知府大人已在五里開外了。”

楊司奇道:“還有五里,急個啥。”楊義卻沒有理他,站了起來,其它人見同知起身,也連忙都站了起來,楊司奇哼了一聲,也不情願地站了起來。

旁邊的僕從們連忙將布幔和火爐收了起來,很快衆人就站在了寒風當中。楊司奇縮了縮脖子,不滿地嘟囔了一聲什麼,楊義看了過去,他才老實了下來。

孫傳庭遠遠看到迎官亭下等待的官員後,立即下馬,大步走向亭子,不等各位官員行禮拜見,先自拱手道:“如此寒冷之日,勞煩諸位同僚在此相迎,傳庭感佩莫名,先在此謝過了。”說完停步做了一個羅圈揖。

衆官員急忙行禮,連稱不敢。楊義上前一步拱手下躬道:“下官延安府同知楊義,帶領諸位同僚迎接知府太遲,還請大人恕罪呀。”

孫傳庭急忙拉住楊義的手,不讓他拜了下去,說道:“感激的話寒風之中不宜多說,大家一起尋個暖和的地方,且容傳庭再說如何?”

楊義肅手道:“不知大人意然是騎馬而來,請大人上下官的轎子,我們在雲中樓備下接見宴,請大人賞光。”

孫傳庭道:“傳庭一直喜歡騎馬,楊大人還是讓傳庭騎馬前去如何?”

衆官一起叫道:“大人騎馬我等坐轎,哪有如此道理,請大人上轎。”

孫傳庭無法,只好上了楊義的轎子,自然有其他官員將轎子貢獻出來,最後知事劉三平騎馬而行,大家一起向雲中樓而去。

上得樓來,衆人述了年份,開始就坐。孫傳庭這才知道楊義是萬曆四十四年中的進士,比自己早了三年,於是一定要楊義坐在上座。楊義道:“今日專爲迎接知府大人,不是按年份的時候,請大人上座。”

孫傳庭其實也知道規矩本來就是如此,只是新來,皇上又託他重任,如果表現得謙虛低調一點,日後的各項事宜做起來都應該容易一些,所以才如此小意。既然意思已經到了,也就裝作推辭不過,勉爲其難地坐了。

這一番做作,卻讓各位官員對他印象大好,就連楊司奇也消減了等在寒風中的怨氣,覺得知府順眼了許多。

既然是接風宴,孫傳庭當然不會笨到去談公事,於是大家暢談風月,飲酒吟詩,作對投壺,盡興而散。

第二天早上,孫傳庭仔細打量自己將要居住三年的地方。膚施是延安府的首縣,但看着那彎曲狹窄的街道,以及街道兩邊大多破破爛爛的房子,就可以知道延安府窮到什麼樣子了。

但是在前來的路上,他也看到過鱗次櫛比的高屋,也看到過富麗堂皇的田莊,看來也不是所有人都很窮。

臨走的時候,朱由校並沒有收回賜給他的尚方劍,他也心知肚明地沒有提過繳回的事,既然是清理軍屯,有個尚方劍當然底氣會足一些。

吃過早飯後,孫傳庭來到堂上,楊義帶着各給官吏正式拜見上官,又是一番行禮作揖之後,孫傳庭開始說話了。

他拱手向東方說道:”聖上派傳庭來延安府,只給傳庭交代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清理軍屯,第二件就是推廣高產作物。本官在此要麻煩楊同知,衙門日常之事,就有請同知主持,本官將親自去完成聖上的託付。“

楊義自然是願意的,他一個同知,掌握衙門大小事宜,等於是權力相當於知府,而出問題又有人在前面頂鍋,所以在假意推讓一番後,就勉爲其難地接受了。

孫傳庭解決了這事後,又說道:”清理軍屯之事,本官請通判協助本官,而推廣高產作物,則要由推官與知事負責。其餘諸官,各負其責吧。“

於是衆官散去不提,孫傳庭將同知楊義,通判陸軒,推官楊司奇,知事劉三平留了下來,一起商量軍屯和高產作物的問題。

首先討論的是高產作物,孫傳庭將玉米,紅薯,馬鈴薯都拿了出來,楊司奇道:”這個玉蜀黍我知道呀,產量並不高呀?這個甘薯我也見過呀。“

孫傳庭笑道:”這個聖上稱之爲玉米,這個不是高產的,但是可以在乾旱的地方生長,所以山坡呀什麼的都是可以栽種的。甘薯又叫紅薯,確實是高產作物,這一種聖上叫做馬鈴薯,有時也叫它土豆,也是產量很高的,在司苑局裡試過的。而且也和玉米一樣,不大擇地的,很適合在我們這裡栽種。“

楊義說道:”民衆如果栽種了這些作物,總不能拿來當糧食吃吧,那賣到哪裡去呢?“

引子(主角不會重用東林黨,更不會重用圓嘟嘟)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稅(八)第十八章 情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二章 初見第六十六章 玻璃鏡子第五十章 專利法頒佈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一百零四章 糧食方面的新問題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四章又遇見你第二十八章 寶鈔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十二章 攻山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四十六章 馮夢龍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一十四章 收復河套(完)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九章 練新軍(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讓第十章 減租行動在繼續第兩百四十六章 僱傭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一百二十一章 覺華島之戰(中)第一百零七章 身體髮膚論第二章 初見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鐵道連通兩洋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八章 進展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五十章總算全身而退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兩百五十章 漢人不得爲奴第六章 檢舉箱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兩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請降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三十六章 東林應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敗西班牙人第三百零一章 曹變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