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

這些事都發生在不到一分鐘裡面,而躁動的人羣卻已經安靜下來了,一些人風勢不妙,便想乘機溜走。曹化淳一聲大喝:“誰都不準動,誰動就當亂黨拿下。”周圍的番子齊聲稱是,倒讓想走的人都不敢異動了。

曹化淳上前對王立民道:“你來指證哪些人是亂黨。”王立民大喜,第一個就指向來不及逃走的沈萃禮:“大人,這事就是他領的頭,他還想要殺小民,請大人爲小民作主。”

沈萃禮卻是不懼:“大人,本舉子是來請願的,你看,我可沒有帶刀。”說罷解開外衣,將衣角牽動給曹化淳看。

王立民立即叫道:“大人明鑑,就是他挑動大家來找稅務局的麻煩的,還有這個人是聽他的來殺我的。”說完指着傷了他的獨眼大漢。

那大漢連忙分辨道:“小的沒有,小的也沒有帶刀,喲?啊?”這人反應慢,而剛纔曹化淳說不準動,他倒是聽到了,也就真的一動不動,連手裡帶血的刀也不知道扔下或者收起,直到自己說沒有帶刀的時候才反應過來。

方正化一個飛腿,將他踢倒在地,笑道:“你確實沒有帶刀,你是拿着刀。”

衆番子將帶有器械的人都押了起來,王立民又指證了幾個一起開會的人,那個林胖子也在其中。曹化淳命令將所有在場的人的名字都記了下來,是商人的就准許他們立結後回去,不是商人的就要讓保裡來人取回,特別是打行的人,一律由番子帶回東廠分社。

剛回分社,知府沈萃禎帶着衙門裡的班頭氣勢洶洶地來了,曹化淳行禮請知府入內,沈萃禎不肯進,說道:“我家三弟不知犯了什麼罪,竟然被曹公公抓入東廠,如今特來相詢。”

曹化淳解釋道:“有人舉報令弟聚衆衝擊稅務局,並買兇殺人,所以請來詢問事情緣由,協助調查。”

沈萃禎鄙視地一笑:“協助調查,看你們用的是什麼狗屁不通的詞兒,我三弟身爲舉人,你們竟然……”

方正化根本不等他把話說完,上前一步將沈萃禎一拳打翻在地,然後手往後一伸,一個番子遞了一根繩子過來,他手拿繩子,不知怎麼東圈西繞,將沈知府捆成了一個糉子樣。

沈萃禎絕對想不到東廠竟然敢一言不合就動手,更想不到竟然敢對自己堂堂知府動手,而且將自己捆了起來,一口氣轉不過來,竟然暈了過去。

跟着知府來的推官林平和也一時嚇呆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指着方正化吃吃地道:“知府不過說了一句狗屁不通,你們竟然敢將知府大人捆起來,東廠也太囂張了吧。”

自萬曆後,東廠一直行事低調,而且就是在萬曆時,也沒出現過知府說了一句話就被捆上的例子。林平和看着方正化,就象看一個死人,有明一代,內監敢如此作死的最後一定是死了的,而且還死得很快。

曹化淳卻一直沒有制止方正化,這時才慢悠悠地接口道:“他說協助調查是狗屁不通的詞,這一句話,就可以滅了他三族,聖上下旨東廠可以對有嫌疑之人拘押,請他們協助調查,知府從來不看週報的嗎?週報不看邸報也不看的嗎?那上面可都是登有聖旨的!”

說罷也不理目瞪口呆的林推官,讓番子將沈萃禎擡了進去。上次督公就說要殺雞儆猴,沈知府不幸,成了這隻雞。雖然這隻雞比較肥,但也只不過是只雞罷了。

番子們審訊手段那可不是蓋的,很快方正化就帶人撲向禮義堂,將正在收拾細軟準備避一避風頭的李有義抓了回來。李有義很快就將沈萃禮的計劃倒了個底朝天,然後沈萃禮交待都是沈萃禎指使,至於沈萃禎,甦醒之後總算是明白自己爲什麼被捆了,卻堅持不肯供出有什麼同夥,只說是自己不願看到民衆受苛稅之苦,其它一概不說。

曹化淳也不把案子通知南直隸,直接將一干人犯證人送到京師。送到後第二天早朝,朱由校讓羣臣議一議這個案件。

文書官念過案卷後,稅務署長畢自嚴出列道:“陛下體恤商民,只定商業稅爲半成,而還有人妄圖抗旨,臣以爲應該嚴懲,以儆效尤。”

他一下子提到這樣的高度,這就讓一些人很不滿了。左光斗出列道:“不過是商人貪利罷了,臣以爲,如陛下能網開一面,則商人自會感激,以後就不會有人抗稅了。”

官應震不幹了:“陛下,抗旨不遵,買兇殺人,如此行徑,豈能用貪利來開脫,臣認爲應該抄其家產,夷其三族,這樣才能警告後來者,免得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羣臣議論紛紛,多數人都覺得應該嚴懲,但象官應震那樣要滅族的倒是不多,多認爲沈萃禮應該棄市,家產沒收,也就差不多了。

朱由校道:“沈賊喪心病狂,竟然買兇殺人,並造成東廠番子死三人,傷十人,可判其斬首棄市,並抄其家產,賠償東廠和民衆的損失。只是據東廠來報,其人並無家產,他雖是蘇州著名商人,但所有產業都是在其父名下,乃家族所有,衆卿家覺得要如何纔好呀。”

這話一出來,衆人皆不作聲。明朝時,一般都是大家庭,除了家主,個人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私產,現在如果想不牽連到沈父,那就抄不了家,最多抄得了沈萃禮住的房子。而如果牽連沈父,那事情可就鬧大了。

朱由校以前就對滅族什麼的沒有什麼好感,所以只想殺了沈萃禮就行了,但是他又想讓沈家賠償東廠番子的損失,而現在這種家族式的財產問題又讓他很爲難。

這時,大理寺卿周應秋出列道:“陛下,臣有一策,命沈父出資賠償東廠損失,若其願意,則無事,若不願,則可抄其家。”

他這個主意其實是一般情況下的處理方法,不過其實這也還是要株連,但現在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先就這麼着吧。

然後就是討論沈萃禎的問題了,很多大臣都認爲應該降級處理,以觀後效,這當然是兔死狐悲的原因。吳亮嗣則認爲,其人對聖旨出口不遜,且縱容族弟爲非作歹,應該令其請辭,好歹留一點體面給他。

羣臣討論完後,都看着朱由校。朱由校緩緩開口道:“傳旨:剝奪原蘇州知府沈萃禎出身文字,人犯沈萃禮立即斬首示衆,且命沈父賠償東廠番子撫卹銀八萬兩,其它涉案人等,由有司按律論處。”

劉一燝急忙出列道:“陛下,剝奪出身文字,此罰太過,免官即可呀。”剝奪出身文字,等於是原來考中進士什麼的全部沒了,成了真正的平民,比秀才都不如,這種懲罰實在太烈,沈萃禎如果能選的話,一定會選入獄也不願意受此懲罰。

朱由校看着一些官員同情的臉色,站起來大聲喝道:“有誰敢封駁朕的旨意嗎!”

一直以來,朱由校在朝堂上都表現得很好說話的樣子,從來沒有喝斥過大臣。今日突然如此厲聲喝斥,且雖然言語中是對給事中,而實際上是對閣員劉一燝,倒是讓很多大臣吃了一驚。

大家心中想着一句話:“龍有逆鱗,觸者必死。”看來我們這位陛下已經對某些人很不滿了。

衆臣一起跪倒在地:“陛下聖明。臣等不敢。”

朱由校轉而冷笑道:“只是不敢,看來還是很想的喲!退朝吧。”

朱由校今天的表現,讓大臣們見識到了皇帝冷血無情的另一面。而對蘇州抗稅事件的處理結果,則使得大臣們明白,商業稅這事,誰敢再生事,那就真的是自己找死了。

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六十五章辦工廠第五十章 專利法頒佈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三章兵仗局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三章 噦鸞宮失火第六十三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一)第兩百四十四章 開始談判第五十章總算全身而退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三十章開平煤礦第一百零四章 糧食方面的新問題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十五章 鐵路與立法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十一章 軍制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七章 清京營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一百三十一章 滿桂結婚了第二十四 說禮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兩百二十二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下)第五章體育鍛煉第三百零一章 曹變蛟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兩百八十七章 緬甸歸順第二十六章 京營拉練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極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結局(上)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農部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二章 搶功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兩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請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寧願對你不好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