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

方正化道:“他們又不是沒有造過反,當年打死監稅使不也是在蘇州嗎?”

劉立功臉露微笑道:“方掌班也知道他們是打死的監稅使呀。”

方正化大怒:“你這人好不曉事,我們是來幫你的,現在又不是來監督你的,你拿出這幅嘴臉給誰看呀。師兄,不要理他,等他出問題了來求咱們。”

曹化淳也不理他,又對劉立功道:“剛纔沈知府出門時可是對劉局長口吐不遜之語,劉局長真的想一個人把這事都扛下來嗎?”

劉立功不喜歡太監,更何況是監視稅務局的太監,但他也知道,稅務是直管的,想借助地方官府的力量就需要和官府搞好關係,而地方官府的力量當然不如東廠的力量放心,也不如東廠的力量好使,所以只好說道:“曹公公但有吩咐,立功自當從命。”

當天下午,東廠番子收到一些消息,知府大人本來說明天給請願的商人答覆的,結果今天就通知了商人們,稅務局說了,稅要照收。

而市面上則有人說知府大人去稅務局求情,被稅務局長趕了出來,然後稅務局長還揚言要在蘇州收重稅,別的地方半成,蘇州要收兩成。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整個蘇州城,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半信半疑,當然也有人深信不疑,有人已經揚言要去稅務局問個明白了。

夜裡,曹化淳終於等到了調來的東廠番子,他一下子把附近湖州,嘉興,松江,常州四個府裡的番子抽調一空,共有三百多人。

他立即開始佈置,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帶領兩百人,前往稅務局,另一路由方正化帶着一百多人守在東廠蘇州分社。方正化要帶隊去稅務局,被他壓了下來,他擔心方正化性子太急,不知分寸會把小事鬧大。

在稅務局附近,他早已經包下了一個大客棧,他帶人住了進去後,派了十來個番子在接近稅務局的各處路口巡查,其他人開始休息。

第二天早上,大量商人開始彙集在一起,然後向稅務局而來。曹化淳讓陳檔頭帶着十個番子守在稅務局門口,其他人依然在客棧等候消息。

很快有番子傳來消息,彙集的不僅僅是商人,裡面還有一些身形剽悍的打行中人,看其形狀,應該帶有兵刃。

曹化淳立即帶人來到稅務局旁邊的一條小巷子中,並派番子不斷報告前方情況。

商人們一路行來,人越來越多,王立民看了看前面的沈萃禮,心裡暗暗後悔。本來只答應沈三去衙門請願,結果又讓他擠兌來到稅務局請願,這事鬧成這個樣子,最後可如何收場纔好。

衆人終於到了稅務局門口,看着大門兩邊的“稅務重地,非請莫入”,和大門口站着十來個大漢,領頭的那個戴尖帽,着白皮靴,一看就知道是東廠的人,有些人開始感到腿有些軟了。

陳檔頭一跺腳上的白皮靴,手向前一伸道:“稅務重地,非請莫入,請各位細細思量,就此止步吧。”

這話嚇到了大部分人,但嚇不住所有人,一個大漢上前喝道:“先帝廢除了礦稅,如今又要收什麼商業稅,我等是來稅務局說理的。”

陳檔頭也上前一步道:“收稅不收稅不是稅務局說了算的,是朝廷說了算的,你們回去吧,要想不收稅,不如去敲登聞鼓。”

大漢道:“你這話好沒道理,明明稅務局管收稅,不找稅務局去敲登聞鼓,難道是想消遣老子嗎?你快給老子讓開,我們要找稅務局,我們不要交商業稅。”

有人帶頭,其他人膽氣自然就壯了,腿軟的也覺得不再軟了,大家一起喊道:“我們不要交商業稅!我們不要交商業稅!。”

大漢根本不理陳檔頭,回頭大叫道:“衝進去,問問稅務局,爲什麼要收商業稅。”

陳檔頭大急,退後一步抽出刀來,兩手拿着刀道:”爺爺倒要看看誰敢前一步。“

大漢陰陰一笑,旁邊一個小個子直衝上來,向陳檔頭的刀撲了過去,陳檔頭大驚之下,又退了一步,刀卻沒有及時收回來,將那個小個子的手劃了一道大口子,鮮血直冒。

大漢和小個子一起大叫:”東廠殺人了,稅務局要殺人呀。“後面人羣中也有人跟着叫道:”衝進去,打死東廠的狗奴才。“

大漢和小個子帶頭向前衝去,後面也有些人拿出短刀木棍開始衝。王立民大驚失色,左右亂看,只想找個地方鑽出去纔好。突然看見一道刀光,定晴一看,一個獨眼大漢拿着短刀正不懷好意地瞄着自己。

這時場面已經極度混亂,陳檔頭一時反應不過來,將兩把刀舞得飛快,卻又傷了一個人,衆人更怒,衝得更急。王立民向旁邊躥去,卻見那獨眼大漢緊跟着自己,心裡大急,這時又見刀光閃過,情急之時往旁邊一躲,手臂已經被劃了一刀。

心裡把沈三的祖宗八代都罵了個遍,現今卻只想如何擺脫這個獨眼大漢,一時卻又如何躲得開,腿上又被砍了一刀。嘴裡無意識地說着什麼,儘量往人多的地方靠去。

一個東廠番子被人羣撲倒在地,立時被人一涌而上,拳打腳踢,死得不能再死了。出了人命,卻更激起了人的兇性,平日溫和的人也變得兇狠,一時羣情激憤,很快就撞破了稅務局的大門。

這時曹化淳得到消息後立即帶人從巷子裡衝了出來,他一個縱身,跳到稅務局門口,刀光閃過,兩個拿着短刀的人倒在了地上。他大叫一聲:“錦衣衛在此,速速住手。”

衆人明明是東廠番子,他卻叫錦衣衛在此,倒是把一些人搞糊塗了,就是這一楞神的功夫,曹化淳已經帶着幾個番子堵在了大門口。他大叫道:“東廠在此辦案,閒人閃避。”邊說邊拿刀摩擦,濺出一溜火星。

衆人這時漸漸冷靜下來了,有人卻不幹了,人羣中一人叫道:“東廠殺人了,大家衝呀。”

這時一個人影從衆人頭上飛過,幾個起縱,將一人從人羣中摔了出來。然後一伸手,將他的長衫一把撕開,露出了裡面的褐色短衣,腰帶上插着一把刀。

曹化淳這纔看清竟然是方正化,只見他指着那人的短衣短刀,問道:“你是商人嗎?你到底是來請願的還是來殺人的?”

人羣中突然冒出一句:“大人,他們是來殺人的。”只見一個身影跌跌撞撞地從人羣中奔出,正是好不容易覓得生機的王立民。他一把跪倒在方正化腳前道:“大人,他們是來殺人的,小民可以作證。”

第十五章 鐵路與立法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兩百一十一章 收復河套(十六)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四十四章先下蓋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六十章四面困遼東之蒙古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十一章 軍制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七十九章濟州島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七十九章濟州島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九十七章 獻城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六章 對廣寧失守的處理結果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四十七章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第三百二十六章 票擬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七章 清京營第十章 練新軍(二)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詔第兩百九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三章 大難來時各自飛第三章兵仗局第兩百九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章 搶功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結局(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八十二章 對女真的分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稅(八)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六章 檢舉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