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

茅元儀聽說只是一百多裡地的鐵路,心裡大定。鐵道部雖然人力不足,但到時只要派上十來個人,就能夠將行程勘探好了,倒也沒有多大的負擔。至於修鐵路時,美洲那邊人力充足,倒沒有什麼問題,便滿口答應下來。

王徵接着說道:“用鐵路將現在佔領的各地連接在一起,在北方我們是這樣做的,在美洲同樣可以這樣做。只有修成了鐵路,我們各地的領地才能成爲一個整體,即使有敵人攻擊,也容易調配兵力,運送物資。”

朱由校笑道:“是呀,如果能夠修建鐵路將美洲與大明本土聯絡起來,那就更好了,不過白令海峽的情況現在還沒有探明白,不知道能不能修鐵路。這個現在倒還不急,我們的領地大都在沿海,用海運聯繫很方便,等佔領的地方多了,和海岸的距離遠了,再考慮這個問題吧。”

衆人自然都稱是。朱由校對盧象升道:“對了,我們對新幾內亞島瞭解多少?”

盧象升看了看地圖道:“陛下,此地最早是葡萄牙人發現的,現在葡萄牙人並沒有正式佔領此地,只是偶爾在此地補充淡水等物資。如果陛下有意,我軍可以佔領此地。”

朱由校道:“這裡是要佔領,但朕的意思是它的南邊的一個大島,我們也要佔領。”

盧象升道:“二十多年前,有荷蘭人曾經登陸過一個大島,被他們任命爲新荷蘭,陛下所說的可是這裡?”

朱由校有些困惑,因爲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他還一直以爲是英國人最早發現它的,想不到卻是荷蘭人。

他想了想道:“不管是誰發現的,我們都要佔領此地。也不要太多兵力,但要帶些移民一同過去,在那裡找到適宜的地方修建碼頭,先把大明的日月旗插在那裡再說,先把那裡叫做新明州吧。”

孫承宗道:“陛下,此地有何出產?佔了以後有用嗎?”

朱由校笑道:“沒有地方是沒有用的,關鍵是看你怎麼用。這樣說吧,當我大明是冬天時,這個地方是夏天,而且一年四季,都不見落雪呢,這樣的地方就算是去避寒,也是個好地方呀。”

孫承宗滿臉不信道:“這如何可能?陛下的意思是從大明冬天出發,到的時候是夏天了嗎?”

盧象升笑道:“孫閣老,我們在美洲的基地,洪武城是夏天時,在北方的萬曆城便是冬天。雖然我不明白是什麼道理,但確實如此。所以大明是冬天時,這裡是夏天倒是有可能。”

朱由校道:“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太陽直射的區域在不斷地變化,所以纔有四季。我們在地球的北邊,新明州在地球的南邊,太陽直射在南邊時,北邊斜射,所以我們冷的時候那邊熱,是相反的。現在中級學堂中正在準備開辦地理課,這些都是會學習的,所以以後你們家的小孩子可能都會知道了。”

盧象升道:“新明州並不在航線上,如果只是爲了避寒,其實呂宋也有相同的效果,也是四季無雪,一直都比較熱。陛下想佔此地,應該還有其它原因。”

朱由校道:“這個島極大,比我們大明的地方不會小多少。而且此地氣候適宜,物產豐富,特別是鐵礦不但多,而且品質極好,先佔下來反正又不用費多少功夫,日後自然會有好處。”

盧象升問道:“此地的土人如何處理呢?”

朱由校道:“只要漢人佔了多數,土人的存在便不會造成威脅。他們可以做許多事的,開拓一個地方,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先招募他們幹活吧,幹得好的,可以讓他們歸化,如果和我們爲敵,那就消滅掉吧。”

盧象升心裡大定,他就怕皇帝顧忌名聲,想要用懷柔政策。那時候軍隊束手束腳就有些麻煩了。既然皇帝心裡明白,那就沒問題了。

總參謀部調派了鄭吒前往新明州,鄭吒從呂宋一直向南行,先到達了新幾內亞,這裡已經被皇帝命名爲新南島。船隊在葡萄牙人曾經登陸的一個港口進行休整,並留下一部分人在這裡修築碼頭,這裡原來是有土人的,所以並沒有移民安排在這裡。

船隊休整後,便繼續向南,幾天以後終於看到了陸地,鄭吒率領一隊士兵先去查看情況。一共是兩百個人,每人一支火銃和一柄短刀,帶了能夠供應五天的乾糧就上了岸。

從登陸點向內走了不到五里路,一羣臉色黑黑的人擋在了面前。鄭吒讓人在前面呼喝,那些人卻一動不動。鄭吒看了看他們的武器,不過是一些木棍,木棍的頂端綁着些尖銳的石頭,還有些人手中拿着一些奇怪的三葉形的東西,不知道是作什麼用的。

雙方語言完全不通,所以無法交流。鄭吒有些惱火,便準備一起殺掉再說。這時一個士兵道:“大人,他們好象在說啞語喲。”

鄭吒看去,只見那些黑人正在用手勢比劃着什麼,他說道:“就是啞語,我們也不會說呀。”

那個士兵道:“小的家裡有個哥哥不會說話,所以我倒是跟着他學了一些啞語,不如讓我來仔細看看他們說的是些什麼吧。”

鄭吒殺心不重,並不想無緣無故就殺人,如果能夠和他們溝通當然是最好的。那個士兵上前一點,用手做了幾個手勢,對面的黑人也回了幾個手勢,然後士兵又做,黑人又回,彼此之間倒是顯得很熱鬧。

鄭吒問道:“你們說的是些什麼?”

士兵沮喪地說道:“我先和他們打招呼,他們的手勢我看不懂意思。”

鄭吒笑道:“看不懂你還和他們比劃這麼長時間?”

士兵道:“只怕他們的啞語和我們的不同。沒道理呀,大家都不會說話,不應該是一樣的嗎?不過小的覺得他們沒有惡意。”

鄭吒道:“大明離這裡何止萬里,遠隔重洋,手勢一樣才奇了怪了。既然你覺得他們沒有惡意,那你去和他們比劃一下,說不定能夠通過比劃手勢進行簡單的交流呢。”

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設化龍城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兩百九十二章 金礦拍賣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崗學堂調查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六章科學實驗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一章 沒人把皇帝當回事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兩百七十章 嚴峻刑法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軍隊修鐵路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三百零一章 曹變蛟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一百四十八章 菸草第三百零三章 甘肅鎮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賭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五十六章建奴來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三百三十七章 錘子和釘子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兩百八十七章 緬甸歸順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閉城大搜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詔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四十章 內閣的衝突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蘇祿求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八章 進展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四十五章 蘇州抗稅(一)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