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

一行人來到了小崗學堂,看着那嶄新的磚瓦房,朱由校心裡稍微舒服了些,笑道:“至少這學堂還是建設得很不錯的。”

魏忠賢笑道:“按照一個小學堂五千元的標準,這次的承建商社應該是沒有賺到多少錢的。”

三人在門口與看門人說了一聲,便往裡面走去。這時候正是學生中間休息的時間,只聽到教師的辦公室裡傳來叫嚷聲,而外面則圍着許多學生。

見到幾個陌生人,學生一鬨而散。朱由校站在門口,但見裡面一個老師模樣的人正在對一個粗莽漢子說道:“……即使你不考慮小六的成績很好,不希望以後靠小六來享福,但是你應該知道,還有《教育法》管着呢。《教育法》規定,如果當地已經建有學堂,那麼所有的適齡男童必須至少進行兩年小學教育。而成績優異的,則必須進入中級學堂繼續學習,如果家長阻撓學生求學,那就會先警告,然後是鞭刑,最後是進入勞作營服役兩年,陳啓,你可要想明白了呀。”

那叫陳啓的男子笑道:“劉先生,你看我家中貧困,小六的娘又給他添了一個弟弟,家中六口人,全靠我一個人土裡刨食,飯都吃不飽還讀什麼書呀。”

劉老師怒道:“陳啓,你家中六口人,每年都有按人頭髮下來的錢糧,又哪裡來吃不飽之說?再說小六這個年紀,就是不讀書了,回家能夠幫你做什麼?幫你拿牌九嗎?”

陳啓繼續笑道:“劉先生,你看喲,我們小六還有幾個月,就讀完了兩年的書,到時讓他回去幫我,就是官府也沒話說吧。”

劉老師道:“小六人極聰明,那是完全可以進入中級學堂讀書的,只要他不鬆勁,日後便是京師大學堂也是有可能進的。這樣的孩子,按《教育法》的規定,一定要繼續進入中級學堂學習的。”

陳啓陰陰一笑道:“這成績好壞,總不能靠你們老師嘴巴說就行了的吧,如果最後考試成績不好,自然便不用上中級學堂了。先生覺得,我想要讓小六考不好,難道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劉老師狠狠地盯着陳啓,半晌說不出話來。陳啓又道:“當然,如果學堂裡肯每個月給我一些損失費,那麼我讓小六好好讀書,他倒也會聽我的。”

劉老師無力地嘆了口氣道:“陳啓,你真是枉爲人父,竟然拿孩子的前途來籌措賭資。罷了,一個月一元,還有半年,一共六元,希望你要信守承諾,不要阻撓小六的學習和考試。”

陳啓笑着連連點頭:“謝謝劉先生了,我就說劉先生是最好的先生,這話果然是沒有錯的。”

劉老師嘆道:“我是最好騙的先生吧,這錢你拿去後,不要再賭了,給娃娃添點衣裳,至少穿得暖和一些,上次小六的冬衣便是學堂裡的先生們買的,你這個做父親的,至少也要稍微關心一下吧。”

陳啓拿着六塊銀元,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手裡將銀元拋上拋下,聽着那清脆的碰撞聲,完全沒有聽到劉老師在說些什麼,卻把頭連連地點着,然後得意地向着辦公室外面走去。

朱由校看着從旁邊走過的陳啓,搖了搖頭,便徑直向辦公室內走去。魏忠賢拿出一個木牌道:“我家大人是督學,今日特來巡視鳳陽的學堂。”

劉老師看了看木牌,便拱手道:“小崗小學堂山長劉明理恭迎督學大人來到。”

朱由校道:“剛纔我們在門邊看到你給那個陳啓錢,是怎麼回事?是公家的錢還是你私人所出?”

劉明理道:“督學大人明鑑,這是小的私人所出的錢。學堂裡公中的錢是有記載的,必須經過會計作賬然後才能支付,年末會有人來清理賬目的。”

朱由校奇道:“你爲什麼要私人給他錢?”

劉明理痛心疾首地說道:“督學大人,那陳啓愚笨不堪,卻生了一個好兒子。他的長子陳六生聰明伶俐,聞一知十,是個極好的讀書種子,我們準備等他讀過兩年小學堂後,便推薦他去鳳陽府的第一中學堂繼續讀書,日後便是進入京城的京師大學堂也是有可能的。而陳啓則想借機訛些錢財,以滿足其賭博之慾。這已經是第二次了,總是藉口其欲讓陳六生回家種地,讓我不得不給他錢財,以換來陳六生在這裡讀書。等到陳六生進了鳳陽府的中級學堂,還不知道他要到那裡去多少次呢。”

朱由校笑道:“誰說陳啓愚笨不堪,在我看來他聰明着呢。他知道你們憐其子之才,不願意其中斷學業,也不會把此事上報到法院治他之罪,他只是把聰明沒有用對地方罷了。”

劉明理道:“真的報到法院,當然會要取證,那麼自然會影響到陳六生的學習情況,所以能夠用一點錢來解決的事,我也就儘量用平和的手段,免得傷了六生向學之心。”

朱由校道:“這樣的事,便等於是姑息養奸,只會將陳啓的胃口越養越大,這樣如何是個頭。將此事上報法院,以勒索錢財之罪名起訴他,把他搞到勞教所裡去住了兩年,自然也就好了。至於他家裡的生計問題,我想他不在家裡可能還會強一些,不是每年都按人頭髮了錢糧了嗎。”

見劉明理有些糾結,魏忠賢不耐煩地說道:“讓你現在去報法院,是因爲正好他從這裡拿了六元錢,證據確鑿,他沒有辦法狡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一味的縱容最後能夠有什麼好結果。”

劉明理不明白爲什麼督學的老僕竟然敢這樣說話,但他當然不會因此而動怒,便叫來了學堂的雜役道:“去法院報案,便說陳啓勒索錢財。”

朱由校點頭道:“早便應該如此,這種人不狠狠地罰他一下,他不會有畏懼心的。好了,這事先等法院來人再說吧,你先把你們這裡的情況說一說。”

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一百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二章 對女真的分化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二十六章 京營拉練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兩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九章 練新軍(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戰西班牙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四十三章 戰成 都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七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兩百六十四章 牧羊行動之費奇米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嘗試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八章火器改革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五十章總算全身而退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一十一章懼內的德川秀忠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九十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五十八章 火柴造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五十六章建奴來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院(中)第二十章 大喪事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