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

炒花咳嗽一聲問道:“敢問熊帥,這蒙古人加入近衛軍以後的待遇如何,可是與漢軍完全相同?”

熊廷弼心中暗贊,這老傢伙並沒有被這大量的好處迷住了心智,首先便想到了蒙古人的待遇問題,難怪能夠牢牢地控制住內喀爾喀部。

他笑了笑道:“濟農問得好。皇上一直教導我們要漢蒙親善,漢人耕種,蒙人放牧,這纔是天下應該有的景象,自然不會虧待蒙古兄弟。蒙古士兵與漢人士兵待遇完全相同,而且參軍三年以上的士兵,只要願意退役可以隨時提出申請退役。參軍五年以上或者是升職到旗長或者以上職位的,可以延長其服役期限到四十五歲。退役後會根據其軍階給予養老金直到去世。升職到營長或者以上職位的,可以一直服役,並在退役後安排其進入軍隊的其它部門,比如參謀部,後勤部,巡捕房,鐵路巡捕局擔任官吏。”

炒花嘆了口氣,他老奸巨滑,自然明白這樣會導致蒙古人中的精英慢慢地脫離部落,成爲嚴重漢化的蒙古人。但是從軍條件如此優厚,難道自己還能阻擋嗎?又阻攔得了嗎?不說朝廷那一邊,就是自己部落裡的年輕人,會如何看待自己的阻攔呢。

他看向奧巴,正好奧巴也看了過來,兩人交換了眼神,都微微地搖了搖頭。大勢如此,如果自己這些人敢從中阻撓大明的計劃,那明天說不定部落的濟農便會換人了。自己這批人已經老了,現在的年輕人見識過漢人的武力,再加上吃了幾年飽飯,早已經沒有了搶劫漢人的膽量,卻把其他被漢人打得叫苦連天的部落視爲弱雞,這樣也好,總還是要有些蒙古人要出頭的,能夠不再和漢人打打殺殺,去欺負那些異族,成爲這個國度裡面第二厲害的民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奧巴開口問道:“招兵是由部落招來以後送到近衛軍中,還是由近衛軍來各部落招收呢?”

熊廷弼道:“現在各部落都有軍隊在支援近衛軍,如果全部重新招收的話,確實比較麻煩,所以我們想和各位商量一下,採取折衷的辦法,在當地的蒙古軍隊中先招收一部分士兵加入近衛軍,沒有被選起的士兵們則回到部落裡面來。而同時我們也會在部落裡面進行招兵,這樣應該會減少時間,同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不知道各位頭領有什麼看法。”

奧巴點了點頭,其實他明白,既然大明費盡心機想要重新對蒙古軍隊進行徵召,那當然不會由部落招來送到近衛軍中,他問出口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答案,不過是存着萬一的希望罷了。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很容易地挑選出適當的士兵,而且部落對於被徵召的士兵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小。因爲能夠被挑上是因爲自己的能力,這樣一來他們對部落的歸屬感又能剩下多少呢。

孫承宗笑道:“皇帝陛下有一句話,漢蒙親善是我大明的基本國策,不能容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來破壞。蒙古兄弟應該和漢人一樣,成爲保護大明的中堅力量,也會成爲統治大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大家一定要領會清楚。漢蒙親如一家,則大明穩如泰山。”

這話各部落首領愛聽,而炒花等人則聽出了話中那淡淡的威脅意味,大明是要將蒙古人納人統治範圍內,從根子上消除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這一點確定不移。而將蒙古人中英勇善戰的士兵納入到近衛軍中,便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措施。這時候與大明作對,一定會遭受到大明凌厲之極的打擊。

各部首領一個一個地表示了對於大明朝廷的忠心,並且承諾在朝廷徵召自己部落的兵力時,會把最勇敢的子弟推出來供朝廷挑選,使得蒙古人成爲近衛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爲漢蒙親善作出應有的貢獻。

孫承宗和熊廷弼對於蒙古各部首領的知情識趣很是滿意,在隨後舉行的宴會中,大家推杯換盞,氣氛極爲融洽。衆人敬過皇帝陛下後,再又要敬孫承宗,孫承宗端着一杯酒站起來道:“今日大家都能響應朝廷的號召,讓承宗能夠看到漢蒙親善實現的美好前景,承宗心裡高興呀。在這裡承宗謝過各位濟農的理解和幫助,請滿飲此杯。”

見孫承宗如此說,蒙古首領們自然更是高興,大家興致極高,便要不停地向孫承宗和熊廷弼敬酒。孫承宗如何是這些蒙古漢子的對手,喝了兩杯便宣佈不能再喝。衆人自然不會逼迫他,便都圍着熊廷弼敬酒。熊廷弼酒量卻是極好,杯到便幹,引得首領們一陣陣叫好。

第二天上午,孫承宗特意將炒花和奧巴請來,四人進行了一番談話。首先孫承宗開宗明義道:“兩位都是蒙古部族中的老人了,經歷了當年的不時犯邊,也經歷了建奴之亂。有些話我也就不虛說了,炒花濟農,您當年不時叩關,所爲便不過是欲與大明交通貨物,應該沒有吞併大明,回覆蒙元之意吧。”

炒花這一生,一會兒爲兄長報仇而與明朝爲敵,一會兒因爲要對抗建州女真,所以與明朝關係緩和,最後又差點投向建州,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在天啓六年時便已經被建州女真征服。這一世因爲建州敗得快,所以他現在還能掌控內喀爾喀五部。

炒花道:“我內喀爾喀五部之所以犯邊,確實是要與朝廷互設。當年我年輕氣盛,不願意受人欺壓,所以作出了些出格的事,幸得皇帝陛下寬宏大量,不與我們計較,而且現在的互市公平合理,我們內喀爾喀部很是滿意,永遠不想再與朝廷爲敵。”

孫承宗笑道:“當年互市之時,確實有些人欺負蒙古兄弟,低價買馬,高價賣鐵。當今皇上登基以來,都是奉行的平等互利的原則,所以邊境倒是平和。不過,當年與大明關係緊張,只怕也不僅僅是互市不公平的原因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錘子和釘子第五十四章城門洞的戰鬥第六十二章 賣地的設想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細胞學說第八十九章準備攻打薩摩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一百零六章 細胞學說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嘗試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二章 減租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三百五十三章 從歐洲到美洲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八十二章 對女真的分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十六章 選妃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三十九章遼東開發公司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七章朱徐再會第九十七章 獻城第三章 魯欽的進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鐵道連通兩洋第四十一章王丙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一百二十一章 覺華島之戰(中)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擬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爲仇敵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八十一章 盧象升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臥底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