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會議

熊廷弼也不戳穿他,只是笑笑。孫承宗道:“既然濟農覺得這個辦法不錯那就好,朝廷就怕引起各部的不滿,影響了漢蒙親善的大事,所以纔想出這樣一個辦法,讓只要心向朝廷的便多得賞賜,纔會讓各部落的人都無話可說。”

額爾克孔果爾問道:“我察哈爾部是真心歸順大明,願意起全族之兵加入大明近衛軍,請閣老在察哈爾部多徵一些部隊。”察哈爾位於其它蒙古各部與大明之間,如果想要反明,那便是四面皆敵,所以額爾克孔果爾想着既然不能造反,那還不如多出些兵力,這樣可以多換些金錢來供自己消費,至於擔心沒有人看牛羊的問題,這根本不是問題,草原上真正放牧的倒是以婦人居多。再說,現在大明的糧食豐足得要溢出來了,草原上沒有飯吃的情況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了。

孫承宗道:“濟農這樣想,足見對大明的忠心。只是徵兵之事要分批進行,察哈爾部多勇士,這是我們深知的,到時候多招些兵那自然沒有問題。”

熊廷弼連連點頭:“濟農放心,同等條件下,我們會優先徵召察哈爾部的勇士的。”

額爾克孔果爾這才放下心來,這時外面來報,各部落首領聽說大明天使來到,在外面求見。孫承宗道:“既然都來了,那就麻煩濟農找一個寬大的蒙古包,我們就把這消息一起告訴給各部首領吧。”

額爾克孔果爾連道“不麻煩”,一邊讓人去收拾大的蒙古包,一邊請各部首領進來。衆首領均知漢家禮節,進來後有的作揖,有的抱拳,還有的小部落首領直接跪倒見禮。孫承宗和熊廷弼面帶笑容,一一地和首領們述着閒話。

不一會額爾克孔果爾的部下來報告蒙古包已經準備好了。孫承宗便道:“此地侷促,我們一起去察哈爾濟農準備的地方,也好商議一些事情。”

衆人來到大蒙古包內,孫承宗要請奧巴和炒花坐上座,兩人連說不敢,一定要推孫承宗坐了主位。孫承宗推辭不過,便坐了上位,然後下面便分成兩邊,一邊以奧巴和熊廷弼爲首,一邊以炒花和額爾克孔果爾爲首。

孫承宗等諸人坐定後,便開口道:“諸位首領大多都是老熟人,本閣部與蒙古諸部打過多年交道,知道蒙古人的特點便是實在,沒有那些彎彎繞繞,所以我也就有話直說了。上次朝廷請蒙古各部落出兵襄助大明在西北方的征伐,結果大家都踊躍出兵,但聽說有人對朝廷的賞賜不滿呀。”

奧巴和炒花是上次得到了賞賜的,自然不好說話,其它各部首領就坐不住了,額爾克孔果爾站起來道:“閣老,朝廷賞賜是有定數的,我等不敢有不滿呀。”

孫承宗笑道:“是呀,是不敢有,不是不會有。大家有意見,朝廷也能明白,也能理解。所以這次朝廷準備重新釐定蒙古出兵之事,換一種方式,讓每個部落都能憑藉出力的多少來得到適當精確的賞賜,請熊參謀長爲大家說一下辦法吧。”

除了額爾克孔果爾外,其他人都盯着熊廷弼,張大耳朵,想着大明如何能夠把賞賜適當而且精確地分給各個部落。適當他們倒是明白,大明說是適當的就是適當的,但是精確可就不是很容易能夠做到的了。

熊廷弼站起來,拱手一圈道:“熊老子是個粗人,與各位也相熟,要想精確地將賞賜分給各個部落,我們想了一個主意,要請各位一起參詳一下。朝廷的意思是重新在蒙古各部落中招收兵員,加入到近衛軍中。注意,不再是蒙古軍隊協助近衛軍,而是蒙古人加入到近衛軍中。之所以要這樣,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方面,是因爲我們通過研究戰爭過程發現,近衛軍與蒙古各部落軍隊的配合有些不大合拍,一個是擅長於奔襲的騎兵,一個是穩紮穩打的步兵,總參謀部收到了下面各個近衛軍師的報告,都認爲這樣的配合太難,不如將騎兵打散後加入到近衛軍中,重新組成新的建制,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蒙古騎兵的優勢。”

蒙古軍隊協助明軍往西北去時,其實蒙古人很擔心近衛軍會把他們當成炮灰,而蒙古部落的首領自然也會有這樣的擔心。大明的官員和軍官們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把蒙古人直接編入近衛軍後,蒙古人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明軍中,而不會一直與明軍格格不入。

“第二個方面,各個部落出力的多少,一直只能有一個粗略的估計,這樣使得朝廷在給予各部落賞賜時,可能就不容易做到面面俱到,從而引起有些部落的不滿。這樣一來,以後朝廷來衡量各個部落給予賞賜時,便只需要看兩件事:一件是部落裡面加入近衛軍的人數,一件是各部落和賣給朝廷的牛馬數目。以後的賞賜有了標準和量度,便不會再有貢獻大的賞賜少,貢獻小的賞賜大這樣的錯誤出現,大家也就都會服氣了。”

農業部每年都要在草原上收購一批健壯的耕牛供給國內的農民使用,這些耕牛的收購價是由農業部統一制定的,稱之爲和買。因爲農業部對耕牛的要求高,而且價格並沒有商量的餘地,所以有些部落便不大願意將牛賣給農業部。現在把牛馬數量作爲賞賜的標準之一,等於是變相地對賣給農業部牛馬的部落進行補償,自然會讓各部落頭領滿意。

至於軍隊人數的賞賜,熊廷弼說道:“一個蒙古騎兵加入到近衛軍中,朝廷會給予部落五元的賞賜,只要他繼續在軍,每年都有五元是給部落的。如果殉難,則有五十元補償是給部落的。而加入近衛軍中的蒙古騎兵,其家人在分配草場時享有優先權,其所有的賦稅都免去,而大明軍隊在戰爭中爭奪到的新草場,也會按部落中的軍人數量,分配一部分給予部落,作爲軍人家屬受到優待的賞賜。軍人加入近衛軍後,遇到災害之時,他的賑濟糧依舊算在原來的部落中,照人頭付給。”

這樣的條件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一個參軍,全家免稅,這錢雖然首領得不到,但是朝廷還會給予新草場,這草場可是首領進行分配的。而且一年五元,看起來不多,但是人數一多的話可就不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是穩定的財源,旱澇保收的。即使這個人戰死了,還會有給部落的撫卹五十元,相當於十年的錢了。

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二十八章 寶鈔司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糧食儲存署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二十章遼東第一大俠第五章 錦衣衛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極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二)第一百三十章 失敗的伏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兩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請降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八十九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三)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歸來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一百二十二章 《婦女兒童保護法》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九十二章 金礦拍賣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三章兵仗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四十五章 蘇州抗稅(一)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轉變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六十章四面困遼東之蒙古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極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爲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