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

楊漣見他言之鑿鑿的樣子,有些意動。皇帝從來不會說大話,這次說的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如果是真的呢?那麼大明的糧食可以說將不再是個問題。皇帝所說的這種田地製造起來並不麻煩,而且很容易驗證,皇帝應該不至於說一個隨時可以被戳穿的大話。

他施了一禮道:“陛下,臣願意用陛下的方法進行試驗,如果確實有效,臣願意在全國各地推廣,而且支持陛下收回奴爾干城。”

孫傳庭急道:“那我們現在就要準備投票,那楊尚書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總要先要有個定準纔是。”

楊漣道:“收回國土,那當然是好事,我想各位大臣和將領們都會願意。大家所慮的不過是這樣做會不會是得不償失,所以纔會有不同意見。今天投票,楊漣願投贊成票。陛下,臣先走一步,去試試陛下此法如何。”

朱由校道:“楊卿性如烈火,做事也是雷厲風行。不過此法之要點你要明白,那就是土地所栽種作物易於吸水,水溝裡的水可以助作物禦寒,糞尿之物可以肋作物生長。朕所說尺寸也並不一定就適合於我大明,楊卿可以多試幾種,找出最適合的尺寸纔好。”

楊漣拱手道:“這個自然,陛下所發明的試驗之法,農部中的學生早已運用得得心應手,臣會仔細交待下去的。”

楊漣走後,孫傳庭心裡暗暗思量:如果現在投票,文臣中最多隻有方從哲和葉向高會反對,武將絕對不會反對,那收回奴爾干城便已經成了定局。

他咳嗽一下道:“陛下,您看現在是否可以開始投票了?”

朱由校笑道:“何時投票當然是由你這個主度決定,只是朕是這樣想的,各位臣工說不定還有些事想了解得更加詳細,不如再議一議,總要大家都有志一同纔好。”

葉向高嘆了口氣,皇帝並沒有準備用投票的方法直接將自己和方從哲折服,已經是給了兩位老臣極大的面子,這和先帝(萬曆)比起來已經是天壤之別。

他站起來道:“陛下,臣倒不是反對收回奴爾干城,只是正如楊尚書所說,擔心會得不償失。如果我們用少量兵力可以先控制住奴爾干城,進而將附近土地都收歸大明名下,先立住名目,至於移民之事,徐徐圖之如何?”

他這等於是退了一步,由以後收回奴爾干城變成了以後再移民。方從哲也道:“陛下,老臣也有此意。”

孫傳庭大喜,這下等於是全員都可以通過了。這時見盧象升示意,他連忙道:“學士請說。”

盧象升道:“陛下,首輔和次輔大人之議,果然是老成持重之言。臣也覺得,我們先佔領奴爾干城,然後在當地收稅,形成事實上的恢復行政管轄。如果楊尚書通過實驗證明皇上之法可用於大明國內,那當然是好,我們便可以開始移民或者在當地僱傭人來製造這種新式田地。如果不適用於大明內地,那就正好用當地人在奴爾干城進行實驗,然後再進行推廣。不管是哪一種結果,我大明都得一大糧倉,我大明子民都可新得一覓食之地也。”

方從哲和葉向高大喜,他們自然知道盧象升與其他武將不同,皇帝對他有一種超出常理的信任,他都表態支持自己這一方,那皇帝也應該不會反對。

朱由校道:“盧學士之議很有道理,朕覺得很不錯。各位還有什麼要說的,都問個清楚明白吧。事未定之前充分討論,但事定之後,即使原來是反對的,也必須遵守大家一起做出的決議。”

於是文武官員們又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詢問。不過文官與武將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文官想要了解現在奴爾乾地區大明的影響力如何,當地人可是遵從聖人之訓,或者是有多大的可能性能夠遵從聖人之訓。而武將則是想知道要多少軍力就可以控制奴爾乾地區,有哪些族羣可以爲大明所用,哪些必須要滅之而後快。

當然,武將最關心的是,如果要去奴爾干城,自己有沒有機會。滿桂直接向皇帝請戰,要求前住奴爾干城,卻被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說得垂頭喪氣:“滿桂,你媳婦懷上孩子了?”

魯欽見狀,便在滿桂耳邊悄悄地說了一番話。滿桂面色轉喜,對皇帝說道:“陛下,說不定換個環境反而會有作用喲。”

衆將一起大笑,把正圍着顏思齊的文官們嚇了一跳,把滿桂笑得摸頭不知腦。朱由校也笑道:“魯欽,你倒是欺負老實人上癮了呀。”

魯欽笑道:“陛下,滿將軍可不是老實人喲,聽說他小婊子整天對着他拋媚眼呢。”

曹文詔擠眉弄眼地說道:“那算個什麼事,不是有句老話嗎:小婊子的屁*股有一半是姐夫的,這很正常呀。”

衆將轟笑。盧象升無力地搖了搖頭,這些傢伙一閒下來,就不知道勁往哪裡使,他咳嗽一聲道:“滿將軍真的想去奴爾干城嗎?那裡冬天可是很冷的,反正我這個南方人是不敢去的。”

朱由校笑道:“學士,你這可就搞錯了,北方的冷,你只需要將衣服穿得厚厚的,或者有火烤着就行了,但是南方的冷,你衣服穿得再厚也沒有用。不過你們老家那裡倒還不算很南,你如果到湖廣的南方,那你才知道什麼叫冷到骨子裡。”

曹文詔不相信地說道:“陛下,北方可比南方要冷得多,怎麼可能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還要難過呢?”

朱由校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去找幾個剛纔說的湖廣南邊的人,或者是廣東廣西北邊的人來問一下就知道了。另外近衛軍將在長沙駐紮一支軍隊,這樣可以西控雲貴川,並且管轄江西及廣東廣西等地,到時你去任主帥試一下?”

曹文詔道:“陛下,臣還是想去打仗,國家安定,是陛下之福,是大明之福,卻不是武將之福。”

各種求,謝謝支持!剛剛從貴州回來,碼出一章。

第十三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八十四章遼東與西南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四十五章 蘇州抗稅(一)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六十章 秦軍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四章又遇見你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兩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動之外喀爾喀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一百零七章奇貨可居第三十章 初戰(二)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二章 登基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八十章濟州島(二)第兩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四十六章 蘇州抗稅(二)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三十六章軍銜與勳章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會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絲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四章又遇見你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絲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五十三章戴春風的春風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學報》第一百九十三章 當官不如爲娼,爲娼不如從良第兩百一十四章 收復河套(完)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十四章 丁憂與奪情第四十四章 敗奢軍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七章 清京營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兩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