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細胞學說

最後一個人用彆扭的官話說道:“我家貝勒說了,一切都聽王先生的。”

山羊鬍子笑道:“我們王家收服了江南的幾個水賊,這幾個人功夫極好,特別是水裡的功夫。所以第一套方案便是用這幾個水賊,在朱由校去西苑時動手。侍衛中精於水性的可不多,到時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我們殺掉朱由校了,先用第一套,不行就用第二第三套,反正朱由校必有死。”

中年人說道:“朱由校倒行逆施,天下人已經苦其久矣。我等成功之後,信王將會撥亂反正,還我大明以安定。到時論功行賞之時,還要劉公公多多美言呀。”

劉公公自得一笑道:“諸位背後的主人自然論不到灑家來評頭論足,諸位爲此事盡心盡力,灑家是看在眼裡的,到時各位的功勞自然是不會埋沒的。”

山羊鬍子和中年人一起道謝,那個後金人道:“只要我們家主子能夠回到遼東,我怎麼樣都可以。”

劉公公笑道:“信王說建州可以爲大明守衛邊牆,到時自然只能由四貝勒領導建州,難道真的由得多鐸那個小孩子來掌控嗎?他掌控得了嗎?所以請陳統領放心,告訴你家主人,事成之後,必有厚報。”

幾人又商量了第一套方案實施的時間和注意事項,然後再各自散去,給自己的主人去彙報。

而這時的信王朱由檢,則正在和自己的侄子朱慈燃一起玩耍,而皇后則在旁邊笑吟吟地看着。方正化看着逗着太子的朱由檢,總覺得信王這段時間有些不大對勁,和一個兩歲不到的小孩子哪裡有那麼多的話講,特別是這小孩子根本就聽不懂呀。不過他總不能將信王趕走,只能讓人仔細地監視着信王的一舉一動,唯恐他對太子造成傷害。

朱由校正在京師大學堂接見吳有性一行人。是的,吳有性終於從遼東回來了。見過禮後,吳有性道:“陛下,學生這段時間,利用顯微鏡,在患者傷口的膿液中,終於看到了陛下所說的細菌,學生懷疑,時疫便是由此等細菌傳播所致。”說罷呈上一張圖,上面畫的便是他所看到的細菌。

朱由校看了看道:“不錯,不錯。此圖畫得甚是詳細,以後遇到的細菌也要照着樣子一一畫下來。”

吳有性奇道:“陛下,細菌難道有很多種嗎?”

朱由校道:“當然有很多種。你便是隨便在你身體上都能找到成百上千種。”

吳在性便覺得全身開始發癢,手臂不由自主地扭動了兩次,朱由校笑道:“身體上雖然有很多細菌,但並不是都對人有害的。再說,你皮膚完整的話,細菌也沒有辦法進入。我們洗澡換衣,便可以將皮膚上的細菌減少,而人在受傷後醫生爲他包紮傷口時,首先要保證自己手上沒有細菌,以免給細菌進入傷口的機會。”

吳有性停止扭動,他定了定神說道:“陛下,學生尋找了您所說的細胞,發現人體不同的部位的細胞形狀有些差異,這讓學生頗爲困惑,故而求助於陛下解惑。”

朱由校笑道:“你看,如果我們要砍樹,我們就要用到鋸子或者斧頭,如果我們要耕田,我們就要用到犁。各個不同部位的細胞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他們的形態結構也當然會有一些不同。”

吳有性心裡連翻白眼,這個道理我當然懂,只是細胞已經是體內極小的結構,它們不應該是相同的嗎?爲什麼竟然會有區別,有區別就表示它們還不是最小的結構,還有比他小的結構,這樣才能說得通。看來皇帝也只是知道細胞而已,更小的結構還要自己再去研究才行。

朱由校接着的話便打破了他的想法:“細胞並不是最小的結構,還有更小的結構,不過我們可以把細胞當成組成生物的最小單位,因爲他們雖然有不同的地方,但他們更多的是相同的地方呀。你仔細地觀察記錄,然後寫一篇文章,發表在《大明科學報》裡,將細胞的方方面面都寫出來,你將成爲大明的生物學之祖。”

吳有性連忙道:“陛下,學生只是根據陛下的指點才找到細胞和細菌的,所以大明的生物學之祖只能是陛下,不能是學生呀。”

朱由校大笑道:“朕不需要這些虛名,但你們需要。朕不過是提出了兩個詞罷了,發現它們可都是你們的功勞,對了,在你們的文章中,你們把頭髮中的細胞與其它地方的細胞的區別要寫出來,當然還有眉毛呀,指甲呀,這些地方的細胞和其它地方的細胞到底有什麼不同,朕準備要大家再仔細思考一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段話。”

吳有性怔了一下,然後說道:“陛下,您準備讓人可以剪去頭髮?”

朱由校看了看他道:“你怎麼知道?”

吳有性道:“學生在觀察時,也把頭髮放在顯微鏡下看了幾次,發現頭髮裡面也有細胞,只是形狀和其它細胞有些不同,學生聽到陛下如此說,猜測而已。學生罪該萬死。”他一邊說一邊跪倒在地,揣測聖意,這可是大罪。雖然自己不是官員,但如果皇帝怪罪,一樣難逃充軍甚至賜死。

朱由校看着他突然滿面的汗水笑道:“你不要緊張,我們在討論科學問題,又不是朝堂奏對,你怎麼想怎麼猜那都是可以的。你說得對,夏天天氣太熱,頭髮扎着確實不好,又難得清洗。朕有時走過一些學生旁邊,都可以聞到溲水的氣味。所以朕想可否把這句話稍微改一下,把頭髮和肌膚分開。”

吳有性心想,你想法倒是不錯,讓人在夏天舒服了很多,但是這不是一個頭發是否舒服的問題,這是一箇中華禮儀的問題,不過他不敢再說,只是滿口答應下來。

幾天後,《大明科學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論生物的結構基礎》,作者是吳有性。在這篇文章中,他首先定義了什麼是生物,然後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各種求,謝謝支持!吳有性是中國第一個提出時疫是外邪入侵引起的醫學家。由於戰亂,他不能繼續自己的研究,所以纔不能有更多的發現。

第七章 清京營第六十五章辦工廠第九十八章阿久根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五十四章城門洞的戰鬥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八十九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三)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二章 初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三十八章楊嗣昌的後勤策略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婦女兒童保護法》第兩百七十章 嚴峻刑法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十一章 火柴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錘子和釘子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十章備忘與進展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四十一章王丙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七十章談判(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稅(八)第十章 練新軍(二)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一百二十一章 覺華島之戰(中)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四十六章 蘇州抗稅(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兩百九十三章 銀行無限放款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二十七章 講武堂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兩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