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

方從哲道:“陛下,宣宗舊事,是因爲宣宗仁慈,而臣下等依舊是遵循二名不偏諱,從未有過同時出現二名之事。而今陛下則將整名均刻於劍上,實乃亙古未有之事,故而臣等惶恐。”

朱由校笑道:“首輔之意,朕心裡明白。此事是朕特意所爲,因爲朕這些天特意查了一下避諱之事,發現避諱之制始於周代,但僅在本廟中避諱。生者避諱是很不嚴格或者說不做要求的,當時有所謂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等。無論是在《禮》或者是《春秋》中,君王的名字都是不避諱的。”

“但進入漢代後,避諱變得嚴格起來,比如劉邦之邦改國,呂雉爲後之雉改野雞,劉秀時之秀才改爲茂才,均可見其時避諱已經風行。”

“避諱分爲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爲親者諱倒不用管,因爲這是別人的家事,但爲尊者諱和爲賢者諱,朕覺得倒是有可以商榷之處。”

葉向高怒道:“陛下難道想要廢除避諱?此事老臣萬萬不敢贊同。”

方從哲,徐光啓,畢自嚴也一起道:“請陛下深思!”

孫傳庭猶豫一下道:“陛下,廢除避諱之事,事關重大,如果貿然行事,只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葉從高道:“什麼只怕,是一定會。”

朱由校看着五個閣臣都反對,一時倒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殿中出現了尷尬的寂靜。

畢自嚴想要打破這種寂靜,他想了一會道:“陛下,如果只是對陛下的名字不用避諱,因爲宣宗曾經爲之,忠勇劍也只是少數人才能得到,倒也是沒有太大的波瀾。而至於其它的避諱,就算是陛下下旨,那也不是一時可以解決的問題。”

朱由校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道:“那麼先就只是對朕的名字不再避諱,我大明列祖列宗遵循二名不偏諱的原則,如何?”

葉向高嘆了口氣,這個皇帝什麼都好,一般的時候也都願意聽從大臣們的意見,但有時候的想法,真的是讓人捉摸不透呀?爲什麼會特意要把避諱這事拿出來呢?明明已經將聖人都捧到了極高的高度,卻又要拿避諱這事出來,真是想不明白呀。

其實是他把朱由校想複雜了,朱由校只不過是覺得避諱這事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而且此事在他看來全無意義。如果說要尊敬祖先和先賢,避諱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呀,用建祠祭祀的方法不是更有效更好嗎?

朱由校道:“既然是二名不偏諱,那朕倒是有兩件事想要改一改。一件是學校之名,一件是錢幣之元。”

方從哲道:“如果陛下一定要堅持,學校倒是古已有之,不過學堂和學校差別不大呀,爲什麼一定要改呢?一塊錢老臣也覺得不錯呀,雖然有些俗了,但錢財本來就是俗物,用俗名稱俗物,不是很正常嗎?”

朱由校道:“因爲朕準備建立一個完整的貨幣體系,定下的單位是元,角,分。而用塊做單位,讓朕覺得不大舒服。”

衆人不明白爲什麼用元就可以,用塊就不舒服。不過這只是小事而已,反正現在也有人用元寶這個詞。而學校這個稱呼其實與學堂並無太大區別,皇帝卻一定要用學校。看起來皇帝就是想要作出不用避諱的姿態,寧願讓自己和祖宗的名字被隨意使用。

畢自嚴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可是覺得用塊字,會讓人想到一塊銀子嗎?”

朱由校笑道:“有這個考慮在內,再者用元做單位,顯得更加正式。塊字確實太俗,而朕希望大家不要把錢幣當成俗物,塊最多可以作爲元的俗稱。”

葉向高道:“忠勇劍反正數量少,這個老臣反對也已經無效。不過現在學堂好好的,一定要改成學校嗎?”

朱由校笑道:“這個倒是不必。但以後會建立新的學堂,爲了和原來的學堂區別,就可以用學校來命名了。比如講武堂現在是培訓軍官的學堂,而以後如果再設立類似的學堂就要叫做軍校,而且是分兵種的軍校。”

葉向高點了點頭道:“如果只是如此,老臣覺得倒也無可厚非,只是希望陛下能減少忠勇劍的數量,最好上面不要刻全名。”

朱由校笑笑沒有說話。葉向高也知道現在木已成舟,皇帝不會同意不刻全名的,不過一想到是他自己的名字,就隨他去算了,只要不是所有的避諱都不講就行。

於是避諱一事,至少現在朱由校佔據了上風。雖然只是二十把劍,但週報在報道講武堂畢業典禮時,特意註明了忠勇劍上所刻的全部文字,這讓大家都知道了皇帝並不願意對自己的名字避諱。既然皇帝都這樣做了,那麼一些官員什麼的名諱還避的話,豈不是表示自己比皇帝還要尊貴。

而大明皇家銀行也在週報上特意提出,將會發行新的銅幣:當五文和當五十文銅幣。一塊錢銀幣改稱爲一元,五十文銅幣稱爲一角,五文銅幣稱爲一分。而原有的一文銅幣繼續流通,且持一角和一分可以在銀行隨時進行銀幣和一文銅幣的兌換,且沒有手續費。

一角和一分銅幣在重量上與一文銅幣相差有限,初次發行時,民衆會有疑惑心理,認爲是朝廷剝奪民財的方法。所以朱由校要銀行隨時可以進行銀幣和銅幣之間的兌換,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大家就會承認一角和一分銅幣,而他們具有的便利性,顯然是強於一文銅幣的。朱由校相信,在幾年之內,這個新的貨幣體系信用就會建立起來,而這可以大大減少造幣廠的銅條消耗量,而且可以爲紙幣的發行方法提供很重要的參考,等到大家適應了角幣和分幣之後,再接受紙幣就相對來說容易得多了。

果然,新幣發行後,角和分根本就沒有人來銀行兌換。農業合作社在交易中卻開始使用角幣和分幣,並聲稱歡迎使用角幣和分幣,使用角幣和分幣在農業合作社購買物品時,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轉變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建設化龍城第三十六章 東林應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寧願對你不好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兩百零五章 收復河套(十)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四章又遇見你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村的新問題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寧願對你不好第八十章濟州島(二)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變東林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四十一章王丙第六章科學實驗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八十一章 盧象升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轉變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一百四十九章 蘇祿求援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一百零四章 糧食方面的新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十一章 軍制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八十三章 生日蛋糕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鐵道連通兩洋第九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六十三章 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