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

畢懋康道:“陛下,臣是這樣想的,不如在研究院裡專門設一科,名曰雜科,這樣不管什麼樣的人才都可以放在雜科裡,然後根據他們的特長,找到相應的教師或者是讓他們自行研究,這樣會不會好一些?”

朱由校拍手道:“這個辦法好,只是聽畢卿所言,應該不是一時性起,而是早就有考慮此事,爲何不與朕商議呢?難道朕就這麼可怕,讓你們有話不敢說。”

畢懋康擺手道:“陛下,臣只是有些初步的想法,還未能考慮清楚,自然不敢貿然進言。陛下於研究院裡,一直都平易近人,臣怎麼會因爲怕而不敢說呢。”

朱由校道:“那就好,畢卿能有話就說,這一直是朕欣賞的一種品質。我們搞研究的,還是不要和他們那些人一樣彎彎繞繞的好。那就加上文史和雜科兩門,在報紙上發一個招考通知,就在一個多月以後開考。”

大明週報在研究院新增文史和雜科的消息後面寫了一個編者按,指出在五月十八將在京師大學堂進行這兩科的招生考試。並且註明,只要任何與文字有關的技藝,包括雜劇,詩詞曲,小說,都將會包括在文史科中。而其他並不在已經有的六科和文史內的,都可以歸爲雜科。並且舉例子說,一個人口技說得好,也可以入文史科,一個人跳繩跳得好,也可以入雜科。但前提是,你做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這一個方面必須是做得很出色的才行。

這時,孫承宗終於回到了京師。朱由校要雲臺接見了他。行禮過後,孫承宗便開始彙報自己這兩年來的情況。

大部分都已經在以前的奏摺中說過,但孫承宗最後說出的一件事,引起了朱由校的重視。

孫承宗道:“有兩個葡萄牙人找到了臣,提出想和大明聯合起來,攻打西班牙人和荷蘭人。”

朱由校問道:“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呀,他們原來不是挺好的嗎?爲什麼現在葡萄牙人竟然想聯合我們攻打西班牙人?”

孫承宗回道:“臣詢問了一下,我大明所稱的佛郎機人,其實包括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甚至連荷蘭人也在內。但他們內部是有區別的。澳門的就是葡萄牙人,而呂宋島上的是西班牙人,巴達維亞的是荷蘭人。而葡萄牙人現在和西班牙人是一國。因爲這個原因,臣有些擔心葡萄牙人是不是有詐。”

徐光啓道:“陛下,臣與傳教士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傳教士所來之地,他們稱之爲歐羅巴,分成了很多個小國家,並沒有象大明如此的大國。他們各國之間的王室有一些親緣關係。葡萄牙人本來有自己的國王,但是四十多年前,他們的國王死後,是由西班牙國王繼承葡萄牙王位的。這樣葡萄牙就成了西班牙的一部分。”

朱由校問道:“那葡萄牙人聯合我們攻擊西班牙人是什麼意思?”

徐光啓道:“臣聽傳教士說,其實葡萄牙人並不想讓西班牙國王任葡萄牙國王的,當時西班牙人用武力攻佔了葡萄牙的京城,而且教會也支持西班牙國王,所以葡萄牙人不得不讓西班牙國王兼任葡萄牙國王。這樣一來,有些葡萄牙人深恨西班牙人也是有可能的。”

朱由校問道:“那兩個葡萄牙人現在在哪裡?”

孫承宗道:“臣以爲他們不過大言而已,所以隨便敷衍了兩句,不過臣記下了他們的名字和地址。”

朱由校道:“閣老這個處理方法好,將資料交給黃兵部,他正好要去搞這種事,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這個人我們都要把他們趕出去。現在日本已經沒有必要保留大量的海軍了,以臺灣爲基地,朕準備將水軍全部變成海軍,水軍這個名字不用了。”

在收編顏思齊時,已經用到了海軍都督這個職銜。但依然保留有水軍,現在等於將原來的水軍和海軍合併在一起了,象張千方原來是水軍都督,現在也成了海軍了。

黃克纘道:“陛下,以臺灣爲海軍基地,但象顏思齊等人的家眷可否安置在廈門?”

朱由校笑道:“黃兵部的意思朕明白。不過朕一直以爲,忠心這個東西與我們本身的力量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力量強,他們自然就會忠心。再說,朕相信,做爲一箇中國人,應該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引以爲榮的一件事。所以朕的看法是,首先要相信他們,其次也要保留反制的手段,但扣留家眷這樣的就算了吧。”

黃克纘羞愧道:“陛下有大海之量,臣等望塵莫及。臣這就儘快與孫閣老完成交接,前往南邊了。”

朱由校道:“我大明以南一直到呂宋,所有的海域都叫南中國海。所有的島嶼,沿海的陸地,都應該是中國之地。命兵部尚書黃克纘爲南中國海經略,一切軍政民政都由其負責。”

黃克纘跪倒在地道:“臣定不負陛下厚望,用我中華文明來教化蠻夷,讓我大明揚威海外。”

朱由校點了點頭道:“孫閣老先與黃經略交接一下,朕還有重任要交託給你。”

兩天後,朱由校叫來了孫承宗。行禮過後,朱由校說道:“前時孫師弟子袁崇煥之事,想來您已經知道了。”

孫承宗道:“都是臣教導無方,使其不知朝廷法度,其人既有取死之道,那也是他的命。”

朱由校道:“其實說起來孫師可能不相信,朕一開始是對袁崇煥寄予厚望的,可惜他自己不爭氣,朕也沒有辦法。”

孫承宗道:“老臣明白,以一知縣而直接進入職方司,已經是難得的厚恩,後來又派他前去十三人救援義民,只能怪他自己辜負聖恩。”

這事說了就到了正事。朱由校問道:“現今建奴已不足爲懼,而北方邊地之事,卻不知孫師有些什麼看法。”

孫承宗沉吟半晌道:“建奴若全滅,則蒙古人坐大,此事倒是有些麻煩。”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九章佈局海上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一百四十章 在呂宋的新政體設想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三十三章東林分裂跡象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十五章 鐵路與立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龍江將軍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四十二章劉興祚第九章佈局海上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約第二十八章 寶鈔司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九十一章講道理的白健森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兩百零三章 收復河套(八)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十一章 軍制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五十九章陝西巡撫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臥底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六章 檢舉箱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蝦夷和苦夷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嘗試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學報》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華多俊才第一百一十五章楊漣也會殺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論二代的正當性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七章白蓮教亂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六章 檢舉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