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

賭場頭目怒道:“大人,我們這麼說您說不行,我們那麼說您也說不行。您是朝廷官員不錯,你可要知道,你們是在遷安的土地上。”

朱由校突然開始大聲咳嗽,衆人都朝這邊看來,巡查使上前問道:“諸位,不知你們到此地有何事。”

朱由校理也不理他,上前指着賭場頭目說道:“你可要知道,你們是在大明的土地上。”

魏忠賢擔心那個賭場頭目出言無狀,衝撞了朱由校,上前手腕一翻道:“東廠巡查。”

那賭場頭目正準備罵朱由校,聽到東廠兩個字,立即安靜下來,聲都不敢出。

朱由校繼續道:“遷安新村確實是在遷安縣治內,你們是縣令嗎?竟然敢威脅朝廷官員。這裡當日是一片灘途,是朝廷下了大力氣整修後用來安置遼民的,那麼長的時間,你們爲什麼不在這裡墾荒,現在修好了,就開始來打主意了。”

那頭目低聲下氣地說道:“大人,只是有人借了錢給趙二,趙二卻避而不見,小的只是想要回借款。剛纔出言無理,請大人責罰。”

朱由校慢慢地踱過去,坐在了屋子中唯一的一張椅子上,開口問道:“趙二借了你多少錢?”

頭目回道:“大人,一共是四十塊錢。”

巡查使大怒道:“你剛纔說是一百塊錢!”

頭目道:“不敢欺瞞大人,小的只想拿回本錢,利息不敢再要。”

朱由校笑道:“本錢,你們知道本錢是怎麼回事,不過沒有抓住你們,算是你們的本事,這件事我想做箇中人,和你們協商一個還款的辦法,不知道你覺得如何呀?”

頭目陪笑道:“大人如何說,小的無不聽從。”

巡查使上前道:“大人,趙二還沒有找到呢。”

魏忠賢哼了一聲道:“讓管委會的現在去找趙二,半個時辰保管找得到。他能跑到哪裡去,人生地不熟的,還不是躲在附近哪個的家裡。”

一個管委會的管事上前道:“小的這就去找趙二來,盡聽大人吩咐。”

那個人出去只一會兒,就帶着垂頭喪氣的一個小年輕進了管委會。他在管事的指點下,先跪下向朱由校叩了個頭,然後畏畏縮縮地站在遠離賭場頭目的遠處。

朱由校道:“既然兩方的人都在這裡,那我這個中子提個建議,你們看是否滿意。”

那賭場頭目連聲道:“一定滿意,一定滿意。”他心裡連聲叫苦,竟然遇到了東廠的人,現在錢是要不到了,說不定還要受到懲罰。

朱由校笑了笑說道:“趙二欠的四十塊錢,分成四年償還,每年還十塊錢。現在纔到春日,還款時間就定在每年秋天,你們覺得如何?”

賭場頭目連連點頭道:“如果趙二不方便,那就分成十年也是成的。”

朱由校道:“一戶人家一年結餘三四十塊錢那是很容易的事,一年還十塊錢當然沒有問題。管委會的要隨時監督趙二,錢還完之前,趙二不準賭博。”

管委會管事道:“我們一定會看好趙二,不再讓他賭博。”

朱由校搖搖頭道:“不用管他,只要發現趙二有賭博之事,立即取消其所分田地房屋,將其移民到海外之地,永世不準再回內地。”

他轉頭對巡查使說道:“你要密切注意趙二的情況,一經發現他有違規,立即上報。”

然後他對趙二說道:“你的田地,十天之內如果還沒有種好,那也就不用再種了,直接去海外吧。”

趙二立即跪倒在地道:“謝過大人厚恩,小的一定會馬上種好莊稼,兩年就可以還掉欠的錢了。”

朱由校搖頭道:“不行,說四年就是四年,不準提前還錢,每次還錢也不準多還。而且巡查使你要搞清楚,賭檔絕對不能開到新村裡面來,一經查實,立即沒收其房屋賭具,然後流放海外。”

巡查使點頭道:“謹遵大人吩咐,對岸的賭檔要如何處理。”

朱由校沉吟一會道:“賭之一事,沒有辦法禁絕,朝廷將會制定專門的規定來規範賭場青樓之事,到時你就會知道如何做了。”

他站起來道:“此間事就照剛纔所說來做,你全程監督,不要出了岔子。現在帶我們去看一下新學堂吧。”

巡查使帶着他們來到了遷安小學堂。小學堂修的很大,雖然都是平房,但看起來很舒服,用起來也很方便。學堂山長認出了皇帝,但魏忠賢先私下裡告訴他皇帝是微服私訪,不想要讓人認出,所以山長和教師們只好裝做不認識的樣子,恭謹地給朱由校介紹學堂的情況。

“大人,本學堂一共有教師七名,學生四百二十三人,分爲兩個年級,九個班。初級七個班,我們一人帶一個班,中級班兩個。初級班上午上學,中級班下午上學。”

朱由校已經看了學生學習的情況,學堂裡設施齊全,學生衣着得體。他問道:“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你們開了一些什麼課?”

山長答道:“這裡的學生都很喜歡讀書,在學習上都不甘心落於人後,我們都很喜歡他們。按照師範學堂的規定,國文和數學是必修科目,初級班都只開這兩門。中級班還開了自然和農事,農事課很受歡迎,學生學習後,在家裡指導家長積肥深耕,使得新村的作物產量去年有了一成的增長。”

朱由校奇道:“他們指導家長,家長會聽他們的嗎?”

山長笑道:“我們傳授農事知識時,都說這是皇上說過的增加產量的方法,家長自然無不聽從。”

朱由校知道馬屁又來了,他笑了笑道:“你們做得好,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教授適合於他們生產的東西,這纔是真正有意義的。四書五經,可當不得吃食。”

山長本來是讀四書五經起家的,只是在師範學堂一年裡,他們每天被灌輸的就是經世致用的觀點,對空虛的詩書之事已經不大有興趣,所以聽到皇帝這樣說,不但沒有反感情緒,而是覺得理所當然,學問如果沒有用,學來幹什麼?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六十四章大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三十章開平煤礦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爭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一百零四章 糧食方面的新問題第十章 減租行動在繼續第四十四章 敗奢軍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二)第三十章 初戰(二)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兩百一十四章 收復河套(完)第三百一十章 初見哥薩克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穩第三十七章 楊三的遭遇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四十五章戰海州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八十二章若非同道,即爲仇敵第七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引子(主角不會重用東林黨,更不會重用圓嘟嘟)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古成功在嘗試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十一章 軍制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九十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四)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三百四十二章 還有這麼窮的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一百零六章 細胞學說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九章佈局海上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